[北京头条]品赏广东名家陈中希老师的佳作《悟二篇》「飘舞的剑」(1023辑)
悟(一)
文/陈中希
悟者,如开门见山,拨云见月。佛教认为,悟则大心凡夫,能与佛同。
悟是一种感觉,一种境界,一种身心达到较高水平的状态。
开悟要通过有目的的修行,才能实现,并在渐悟的基础上逐步达到顿悟。
开悟是我们每个人最初的生存状态,我们本来就是在不断的觉悟中成长。但遗憾的是,从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我们很多人难以开悟,从而忘了自己是谁,从那里来,到那里去,渐渐地迷失在这个世界里。
怎样才能开悟,古往今来,都是修行人一直探索的真理。其实开悟很简单,道也反其道而行之。放手即开悟,古人说:大道至精至简。大道,“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皆是阴阳,明白阴阳的规律,也就明白了大道。开悟也不过是明白了道,明白了宇宙万物的真理和规律。 我们为什么开不了悟,是因为念头和执着,不懂得放手,固执地在小我的小道不停地去追求,以为得到的越多越好,却背离了真正的道。
念念不忘的追求,我们才被念头所迷惑。念头只是一个幻想,它只是我们链接外在世界的讯号,象一根无形的电线,连接着宇宙的一切。念头的本质是一种思想意念,你只要不理它,不赋予它能量,它只是瞬间生灭,这是它的规律。它为什么能在你心里驻足,是因为你的欲望和执着赋予了它不灭的能量。
念头本来是我们产生的,结果反过来把我们迷惑。正由于这些无形的念头链接宇宙万物,久而久之把这些念头当真了。由于各种欲望的产生,念头源源不断,我们无法跳出念头的洪流,才看不清这一切的真相,被虚妄的念头缠绕,困在迷网中,把假的当真的,把真的当假的。
难怪曹雪芹在他的《红楼梦》里感叹道:“假当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曹雪芹大彻大悟之后向世人的警示告白。
一旦我们看不清真相,如同雾里看花,水中观月。就会彻底落入妄念的圈套,被妄念所牵,根本无法逃出来。并产生很多心理障碍,也是强迫症、恐惧症走不出来的原因。
只有智者,只有修行自律者能摆脱各种念头的缠绕,通过不断的开悟,直至到觉悟之成的彻悟,最终促成自我的大彻大悟,排除各种欲望念想,使自己进入一个忘我的境界。珍惜当下人和事,心无旁骛地做好眼前的具体的每一件事,从而使自己处在一个从容淡定的愉悦状态。
2021年10月27日
悟 (二)
文/陈中希
大彻大悟就是彻底的觉醒,经历由大梦初醒到恍然大悟过程。此时,人就处于一种超然尘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忘我境界,达到佛家的内心世界静如明镜的状态。
大彻大悟的人,往往集儒家、佛家、道家三大家的精髓,能"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在他眼中,一切名利欲望都是过眼云烟,昙花一现。只有愉悦而健康的心身才属于自己。 我们为什么总觉得活得很累,不外乎是对曾经的过去念念不忘,对当下的犹豫不决,对明天的杞人忧天。 我们为什么总觉得不如别人而闷闷不乐,不外乎是未放下各种欲望,倾慕别人的荣华富贵,不断地去攀比追逐。
某城市一对打工夫妻,为攀比出国留洋的虚荣,不顾自身经济条件,将儿子送往日本读书。母亲身负多份兼职,艰难地维系着儿子高昂的生活费用。那一天,儿子乘飞机返国,向家里索要生活费。母亲到机场接机,儿子当面索要生活费用,母亲却再也没法拿出来。又急又气的儿子手持利刃,当场将亲生的母亲刺倒在候机楼内。我们的虚荣与欲望,培养出一个兽性的孩子……
多年来,须然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都读过不少圣贤书,都长在红旗下,但究竟有多少人能在人生迷茫的道路上幡然醒悟,大彻大悟? 君不见,因为想不开,常有打工一族为讨薪爬到高压线杆上、 高 楼上要生要死,全然不顾家中妻儿老少的感受和痛苦。
君不见,因为放不下,一位汶川地震死去儿子的父亲(公务员),两年后,终因走不出心魔的缠绕,自杀于家中。
君不见,因为拿不起,一些有知识文化的青年人,沒有勇气和毅力去做好每一份工作。要么朝秦暮楚,要么呆坐家中啃老…
多年来, 因为未开悟,我们不知为此付出多少血与泪的代价。在感慨的同时,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2021年10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