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的家园
作者:刘志民
朗诵:隋源
在茫茫的人海中,在复杂的大千世界里,在这个多变多
极的时代,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寻找精神的家园比寻找物
质家园困难得多。

童年时没有精神家园的概念,无忧无虑;少年时对于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玩耍是最大的乐趣;青年时追求的突然骤增,但是属于目标模糊,在青涩的年华中东撞西碰;中年时似乎成熟了,可是原来在心里构建的美丽美好,逐渐出现了一些颠覆性的倾倒,精神家园即将轰然塌;老年时步履蹒跚,目光呆滞,不与人争,不与事争,精神的支撑点可能仅剩下挣扎地活着。

当然这种精神家园的线路是自己的假设,尽管是一种没有真凭实据的假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难道没有一些莫名其妙地巧合吗?人类的精神家园,其实就是一个躯体东奔西走,上下求索的指令,是黑夜里那盏伫立在礁石上的航灯,是人们灵魂休养生息的家园,是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修炼场所,是人类所有喜怒哀乐的发源地、落脚点。
可是哪里才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个神秘的天堂究竟在何方?多少人苦苦地追寻,多少人在迷茫,多少人根本就忽略了它的存在,稀里糊涂地度过了一生。精神的家园,你在哪里?

不在浩瀚的星空,不在蓝色的大海,不在万里戈壁,不 在茫茫草原,不在深山老林。当人们呼天喊地,四处碰壁,翻阅图书馆,查找老皇历,寻师问卜亦终无答案。
其实精神的家园很简单,它就在每个人心灵中,在每个人对世界的感悟里。

作者简介
刘志民,律师,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总部投资合伙人,文学专著中国九州出版社《心灵漫步》,代表作品有《雪花》、《姥姥的粽子》、《我的平凡母亲》、《日子》、《那片岁月的叶子》、《过年》等。
朗诵嘉宾简介:
隋源 青年朗诵艺术家、诗人。近年来参加各类朗诵、主持活动300余场,线上线下朗诵作品1000余篇。朗诵作品原创代表作《丝路放歌》、《改革开放四十年颂》、《蒲公英》、《梦父》、《讲讲娘的事》、《母亲的眼睛》、《这个夜晚》、《建党百年颂》等。部分诗作被《中国诗选》、《当代诗人文选》等收录。其中《蒲公英》被印度出版诗歌合集《绿化地球》收录。海淀残联朗诵公益指导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