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可托海的情怀(报告文学)
一一致为祖国两弹一星作出卓越贡献的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作者:驼铃叮咚
朗诵:大树、木子、小小莲花、路芳
在我国雄鸡形版图弦丽的尾部,在准蔼尔盆地东北部的边缘,在阿尔泰山脉的东端南麓,在额尔齐斯河的源头,有一个名符其实的富蕴县。富蕴县有一个可可托海镇(可可托海,哈萨克语为绿色的丛林),那里有绿色的丛林。丛林之旁,偏偏有一块粗糙丑陋、寸草不生的山蛮。继而,荒凉的山蛮变成了大名鼎鼎的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建国以來,它被列为国家特级机密的区域,它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它曾有不被人知的隐情,它曾有为国分忧的壮举,它曾有惊天动地的功勋,它曾有地质圣坑的桂冠,它曾有取之不尽的宝藏。

一、隐情(诵读:大树、路芳)
三号矿坑,曾有不为人知的隐情。当年,有一位名叫阿雅阔孜拜的探矿者,在额尔齐斯河河道里发现了稀有矿石的踪迹。他逆流而上,终于找到了阿尔泰山脉这块风水宝地。1935年,苏联地质队正式进驻阿勒泰,发动牧民四处采集矿石标本,进行收购。经过认真考察,最后,把开采点定在了可可托海三号矿脉。1950年,苏联的两个地质队进入,来了核能和地质专家、工程师、翻译、做生意的人等等。运来了先进的设备及矿山机械。此后,可可托海这块弹丸之地,涌入四万人。密密麻麻,像一大群黑蜂。小镇蓋起了红色尖顶的俄式楼房,车水马龙。高鼻梁、蓝眼睛、金头发的俄罗斯人趾高气昂。夜晚,霓虹灯代替了煤油灯,酒巴、舞厅应运而生。嘈杂声、华尔兹西洋乐回荡在小镇的夜空,打破了小镇的寂静,成了西部边陲的“不夜城"。从此,可可托海隐姓埋名,在地图上消失,代号为“111矿"。
苏联用中国最廉价的劳动力,开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藏。当额尔齐斯河涨潮的时候,苏联拉运矿石的货轮,络绎不絕,满载而归。他们用三号矿坑的稀有资源,支撑起冷战时期极具威懾力的核武器,发展起与西方媲美的人造卫星航天技术。试想,苏联倘若没有原子弹、人造卫星;那么,谈何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谈何东风压倒西风?谈何解体后的俄罗斯,至今依然有敢跟美国叫板的底气?而当时留给我们的,是货轮冒出的浓浓黑烟,是堆积成小山般的矿渣,是越挖越深的大坑。
我不明白,我国的稀有矿产资源,被苏联无偿运走。这是掠夺还是馈赠?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啊,你含着泪水,默不作声。你那古铜色的皮肤、你那新鲜的肌肉被人剜去,我岂能不心疼呀?你那一圈一圈的内壁盘旋车道,仿佛是古罗马的大斗兽场。人兽激烈搏斗,必有伤亡,你就是被宰割得鲜血淋淋的一方。
1960年,苏方背信弃义,撕毁援华协定。撤走专家,拆走设备,三号矿坑被洗劫一空。顿时,乌云压满了天空,令人窒息。两国紧张的关系逐步升级,大后方变成了大前方,天然边境线挂满了铁丝网,红莓花儿开变成了铁列克的枪响,老大哥变成了冷面杀手。那时,受蒙蔽的我国边民,驱赶着10万只牛羊,外逃苏方。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伊犁、塔城事件。
苏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们突施冷箭,逼迫中国还请52亿元人民币的债务本息,限期五年还清。这对我国来说,倘若把灾荒年比作伤口,这就等于在伤口上再撒一把盐啊!倘若用粮食还债,这就等于从我国饥饿的老百姓口中夺粮啊!倘若向苏方要求网开一面,这就等于举手投降啊!

二、雄起(诵读:木子)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曾有为国分忧的壮举。当厄运来临的时候,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运筹帷幄,高瞻远瞩。提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用稀有矿石还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三号矿坑没有倒下,没有屈服,没有退缩。矿工们豪迈地说:“苦我们,不能苦国家;卡我们,不能卡国家;难我们,不能难国家。”展现了博大的家国情怀。
可可托海不是海,这里山险风硬。一年中多半是寒冷的冬天。那是1961年冬,阿勒泰连下鹅毛大雪,两米多深,平均气温达零下45度,最低温度达零下53度。白杨河畔200多名党员、团员、积极分子成立了突击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在后勤保障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开采矿石,为国偿债。他们干活没有上下班。他们用粗糙的手,把钢钎、铁镐、铁锤紧紧握住;用原始的方法艰难地开采矿石。他们把矿石人背肩扛、马拉驴驮运到码头。他们冷了,搓搓手,跺跺脚;他们渴了,喝得是冰渣水;他们累了,在矿坑里伸伸腰;他们困了,躺在矿坑打个盹儿。他们拖着浮肿的双腿,他们迈着沉重的脚步。他们不顾放射物侵袭,他们只能用口罩、胶皮手套再不能简单和节约的办法来防护。有的工人感冒发烧、风湿、矽肺疒,依然坚持上班。在灾荒年的寒冬腊月里,他们超强度地劳动。开始,他们还能吃带麸皮的干粮。随后,粮食少了,他们每天只能喝四碗菜糊糊。再后来,粮食快没了,他们每天只能喝一碗菜汤。工人们玩命地抓紧爆破、外扩,造成了多次塌方滑坡事故;但是,轻伤不下火线,咬紧牙关坚持早日还债。他们是平凡的劳动者,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他们是永不褪色的丰碑!
三号矿坑像一位勤劳忠厚的妇女,自己挨着饿,却挤干了干瘪的乳房,把苏联的娇子喂养。l964年,三号矿坑用稀有矿石为国家还清了四成以上的债务,约20多亿元人民币。同年,我国提前一年还清苏方的全部本金、利息。请问: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灾荒之年能勒紧裤腰带还债务?是的,只有中国最讲信用。中国人民的腰杆子最硬。中华民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大民族!有位工人写了一首打油诗:“天寒地冻饿断肠,日夜鏖战采矿场。双腿浮肿骨头硬,为国分忧两肩扛。"这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出了那个年代中国工人的责任担当。
在苏联人逼债的时候,曰本人早已对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的矿渣垂涎欲滴。他们假惺惺地提出,用8万吨猪肉与矿渣交换,或者用一斤矿渣换一斤粮食。当时,我国矿产冶炼技术落后,提纯率仅能达到六成左右。这就是说,这些矿渣具有极高的二次冶炼价值。我国地质学家识破了日本的阴谋,果断予以拒绝。工人们说:“宁愿饿死,也要把小日本馋死!绝不能让他们用原子弹害人。"这就是矿工们的骨气!
三号矿坑的工人,主要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连队的战士,职责是屯垦戍边。老矿工经常对兵团二代说:“我们今天弯着腰在矿洞里爬,就是为了让你们以后挺直腰杆子站着!”那时,小镇有三十几个半大小子,他们听说突击队给军队的重要原料供应吃紧,主动来到突击队帮忙。工人师傅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孩子们学着叔叔的样子,戴上了胶皮手套,穿上了胶皮围裙。他们用榔头把铀矿石敲碎,把碎石放到水缸里浸泡。等碎石水浓缩成酱汁之后,再把酱汁灌进陶瓷大缸,进行密封。他们拉着排子车,争分夺秒,把装有铀原料的大缸送到了军车上。军车开往了马兰原子弹基地。孩子们高唱着“打靶归来",脸上绽放了愉悦的花朵。后来,矿工们再不让孩子们靠近这里。叔叔们说:“孩子,再不要来啦。干这活,要得疒。干这活,会早死。干这活,生不了孩子。"

三、功勋矿(诵读:小小莲花)
三号矿坑,曾有惊天动地的功勋。从1964年起,当蘑菇云从罗布泊升起的时候,当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时候,当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太空的时候;可可托海,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高举着毛主席画像,欢天喜地;人们敲锣打鼓,扬眉吐气;人们高呼着口号,一片欢腾。这是不同凡响的年代,这是人民创造的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辉煌!从东亚病夫到屹立世界东方;从一穷二白到基本温饱;从航天梦到大国利器的诞生。请问,哪一件没有三号矿坑的泪水?哪一件没有三号矿坑的血汗?哪一件没有三号矿坑的梦想?铍是运行核反应堆不可缺少的材料。铯是火箭发动机的理想燃料。锂矿石提取的同位素锂6,是引爆氢弹的重要动力。钽、铌被称为“宇宙航空时代”的稀有金属,其合金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的制造。精确到十亿分之一秒的原子钟,源自于铯镏石。国家曾授予可可托海三号矿坑一面写有“为国分忧”四个金光大字的锦旗,熠熠生辉。还被国家命名为“功勋矿”、“英雄矿"。
三号矿坑,曾有地质圣坑的桂冠。地质之父李四光曾在这里勘查。核弹之父钱学森曾在这里考察。又有多少科学家、地质学家从海外归来,隐姓埋名,为了祖国的富强,在这里呕心沥血,勤奋工作。又有多少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兵团人、矿工、普通劳动者,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他们无怨无悔,义无反顾,甘于奉献,勇往无前。世界上已知140个矿种,这里有86种。稀有金属和放射性元素,占我国总储量的九成。其中:铍资源量,居中国的首位。铯、锂、钽的资源量,居我国的第五、六、九位。门捷诺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三号矿坑填补了7种稀有元素。仅此一项,足够弦耀天下。三号矿坑矿藏规模之大,矿种之多,居位之高,储量之丰富,成带之分明,为国内独有,世界罕见。它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耶路撒冷"、“麦加”圣地;地质工作者慕名而来,无不感到无比自豪。三号矿脉,被海内外列入地质教科书,誉满全球。
三号矿坑,曾有取之不尽的宝藏。听老人讲,很久很久以前,有的人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才去那个神秘的地方挖几块金子,换回些粮食,以解燃眉之急。但是,谁也不贪婪。五十年代,在这里寻找一块海蓝宝石,不费吹灰之力。这里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聚宝盆。矿工们在这里采到过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体(黑色),500公斤重的水晶块,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晶体。硕大的宝石,令国人振奋,令外国人望洋兴叹。
1982年,来自成都的地质工程师韩凤鸣,在额尔齐斯河畔发现了一块5克重的白色半透明自然晶体,指甲盖大小,晶莹剔透。很多顶级专家都看不懂。直至1984年,被国际矿物学会确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按惯例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韩凤鸣拒绝。最后,命名为额尔齐斯石。西方国家想用一车翡翠、钻石来换,我国不换!采宝人把它无私捐献给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成了镇馆之宝。细看这块玫宝隐约可见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它是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的标志。

四、爱国教育基地(诵读:大树、路芳)
三号矿脉露天采坑开采半个多世纪以来,原本高出地表200多米的山峦,变成了南北长520米,东西宽430米,深236米的矿坑。共采出矿石6397100吨。生产绿柱石10593吨。锂辉石528400吨。钽铌铁矿567吨。铯镏石87吨。
1999年11月25日,三号矿坑因锂资源枯竭,闭坑停采冬眠。从此,这里积水成湖,晶莹绝伦。那蓝宝石般的水面,始终与额尔齐斯河持平,宛如一颗巨型的翡翠镶嵌其中。整个矿坑,气势恢宏,让人感到有穿越时空之感。
本世纪初,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氧化铍资源的需求日益兴旺,蕴藏超千万吨氧化铍矿石的三号矿坑再次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2006年,三号矿坑重新苏醒,仅在外层探明氧化铍的储量,就有300多万吨,潜在市场价值80亿元,至少可开采十年。深层矿产底蕴深厚,真是富有的天然宝库。2007年5月19日,三号矿脉恢复露天开釆。2010年7月,三号矿脉转为地下开采。2013年7月1日,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在不影开釆的前提下,三号矿脉露天釆坑1066一一1076平台进行了最后一次大爆破,釆矿量11720吨。
历史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三号矿坑在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实践中;鞠躬尽瘁,忍辱负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及尖端科技、大国利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资金支撑。“神州”系列航天工程,相当一部分材料来源于三号矿坑。它还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联合实验提供了8吨钽铌矿石。
近几年来,可可托海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稳步发展,各民族兄弟姐妹过上了富足的好日子,旧貌换新颜。2013年初,国土资源部批准可可托海为国家级地质公园。额尔齐斯河奔流不息,阿尔泰山层林尽染。白桦林集木成林,展现着蓬勃的生机活力。夏秋之季,可可托海令人心驰神往,吸引了四方八方的来客,人们慕名而来,一睹可可托海今昔的风彩。2015年7月26日,中国航天基金会授予可可托海为“两弹一星”爱国教育基地。功勋的矿坑继续发挥新的历史使命,以其特殊的地质魅力、历史功勋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工业旅游、红色旅游景区。昂首阔步,行进在伟大复兴新的百年征程上。
我常想: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究竟是什么支撑着矿工们无怨无悔,创造了永载史册的功勋呢?答案只有一个:“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吃苦耐劳,为国争光。”一一这就是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精神!
人们来到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观展。难怪有人在这里长脆不起,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难怪有人在这里充满虔诚,充满敬仰,充满激情;难怪有人在这里献上鲜花,举手宣誓,铁骨铮铮。因为,这里埋藏着珍贵的宝藏;因为,这里埋藏着民族的底蕴;因为,这里埋藏着不朽的英灵!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啊,你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丰厚馈赠;你给了我们火红年代劳动者的无私奉献;你给了我们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啊,可可托海三号矿坑,你是共和国的功勋矿!向你致敬!

【作者简介】仝文雄,网名:驼铃叮咚。天津市人,现居新疆昌吉。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人民银行退休老干部。天马纯文学铜笔作家。退休后热衷于文学创作,讴歌新时代,绽放一束光。诗歌、散文300余首(篇)散见于各媒体、刊物及网络微刊平台。

【朗诵简介】邹坚(大树),退休电视新闻工作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天津市老年人大学朗诵研究会委员、天津薇电台、天津朗诵艺术团等多家朗诵团体成员。

【朗诵简介】木子,国企退休职工。退休前曾任单位广播员、工会副主席等职,高级政工师。酷爱诵读,用自己的声音传播正能量。现为天津老年大学朗诵班学员,天图经典朗诵志愿者。

【朗诵简介】小小莲花,热爱朗诵,愿用声音传播人间大爱,带给人们安宁,平静的心情,用声音唤醒沉睡的心灵。

【朗诵简介】路芳,一个生长在军工大院的朗诵爱好者,爱好朗诵,用文字传递真情,用声音唤醒文字。为梦想加油!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