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江文学》刊登安徽大学教授袁世全撰写的著名歌唱家潘幽燕的纪实文学轰动上海滩
文/袁德礼摄影/向工、闲语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双料教授袁世全不仅著作等身,而且对中国歌唱家颇有研究,情有独钟。日前由他撰写的著名抒情女高音歌唱家潘幽燕艺术人生报告文学,刊登在《浦江文学》杂志上被抢一空。


袁世全双料教授跟我说:“那天下午,座落在上海南京西路的上海商城剧院举行的“潘幽燕独唱音乐会”,在全场《我和我的祖国》的高歌声中圆满地落下帷幕。

观众对著名抒情女高音歌唱家潘幽燕的演唱,普遍称赞有加,认为这是一场真正高大上的艺术享受,精神陶冶。


这里有几朵花絮尤其值得一提。
一是当主持人问到潘幽燕穿的绣花旗袍时,她深情地说:这是海外的一位华侨观众一针一线绣的花,精心制作送给她的。她至今珍藏,每到演出时穿起来;

二是当主持人问到潘幽燕的已经毕业的学生(学生上台演唱一首歌感恩老师的歌),作为大学生,你们对潘老师的印象如何?这位学生在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形象高大”、“温柔”、“人好”、“女神”等语词,发自内心地赞美自己的老师;


三是,除了会场外摆满了大批祝贺的花篮外,主办方原定观众送花,统一交由主持人送,并且在舞台下面两侧安排了6个保安阻止观众送花。但是,后来,两边的保安也挡不住了,观众一个接一个络绎不绝地争相献花,以致潘幽燕手不暇接,怀不能抱,只能由其他人代接,代拿,代放。

四是音乐会结束后,观众争先恐后与潘幽燕合影。一批接一批,一茬接一茬,挤满了舞台。笔者也打算去与她合影。但争着合影的人太多,推来搡去的。此前时间不算,笔者在一旁又等了约20分钟,还是排不上队,而且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就走了。”


潘幽燕在上海商城剧院举行独唱音乐会,680多位粉丝拿着《浦江文学》杂志纷纷要求在封面上签名留言。

潘幽燕屡获国内外金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潘幽燕不摆名流功架,她曾被邀到上海老记协和各社区表演节目,我不至二次专题写过她的独家专访。老报人沈鹤,夏云,梁刚曾对我说″潘幽燕能如此送歌下基层,我们的官媒对她的报道实在太少太少,您要抽空大力宣传她″。

要说潘幽燕,还得从六年前的她获得惊人创举说起。
那是2016年7月31日,维也纳金色大厅,第四届国际艺术节中国大型歌舞《梁祝》正在演出,领衔表演的是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潘幽燕。这个节目不仅被评为金奖,潘幽燕还获得了奥地利雪绒花歌唱奖。毕业于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声乐专业,在东京艺术大学获硕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的潘幽燕,近年来出版了十多张个人专辑,并在日本第一个获得外籍人士新进音乐家称号。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她离开日本,回国任教上海师大……


不做檐下燕
在重庆工作的潘幽燕父亲是京剧演员,母亲爱音乐。从小得到艺术熏陶的潘幽燕在西南师大音乐学院时,师从冯坤贤教授、陈玄教授夫妇。这对夫妇曾教授著名歌唱家李光曦、中央歌舞团一级独唱演员王玉文等。潘幽燕毕业后获得重庆市声乐一等奖,也成为歌坛新星。

1994年,潘幽燕考进日本宇都宫大学和东京艺术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师从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岭贞子教授。岭贞子对学生的要求近乎苛刻,但潘幽燕勤奋、刻苦,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并被老师视为自己最喜爱的学生。


日本每年都要在日本音乐家的圣殿——东京文化会馆举行“日本新音乐家表彰发表会”,全日本最著名的音乐家作为评委,对报名参评比赛者进行遴选,评委们常将外国籍参赛者拒之门外。1998年,贞子教授为她进行了精心辅导,结果潘幽燕以高分通过评审。日本著名音乐家石井好子在授予潘幽燕日本音乐家证书时评价说:“作为一颗灿烂的新星,潘幽燕音色甜美,前程似锦……”

为了解和寻求意大利歌剧的真谛,她把奖学金、演出费节省下来,自费到意大利、法国、德国拜访名师。东京艺术大学主任教授了解了潘幽燕游学欧洲的情况后,鼓励她继续深造,并推荐她为本校歌剧科全额奖学金。


展翅在东瀛
在日本,潘幽燕多次参加著名的NHK“歌谣音乐会”,发行了个人专辑CD《折鹤》《再见横滨》。由于潘幽燕家祖上与邓丽君家住在同一个村庄。耳濡目染使得潘幽燕能将邓丽君的歌唱得惟妙惟肖。日本的一些邓丽君粉丝,干脆称潘幽燕“日本邓丽君”。连专为邓丽君写歌词的庄奴也特地为她写过歌词。2010年潘幽燕荣获香港“第一届 邓丽君歌曲比赛”冠军。2009年潘幽燕被选为华侨华人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常务理事。她到美国、夏威夷、及中国香港、等地参加演出,以及为中国留日学生义演,都受到华侨和留学生的热烈欢迎,尤其是潘幽燕唱起《花非花》《渔光曲》《小城故事多》《青藏高原》《我爱你中国》等华语歌曲时,华人的掌声久久难以平静。

幽燕反哺情
潘幽燕2012年回到祖国,她谢绝了一些专业艺术剧团的邀请,在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教,将培养有志于声乐的大学生及提高全民族音乐素养作为神圣的职责。她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外声乐技巧比较、抒情歌曲的演绎、邓丽君演唱技巧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

她还在上海老年大学和开放大学任教,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多年来,无论是剧院演出还是到老人病床边演出,她都一丝不苟。有一年冬天,特别寒冷,而潘幽燕又患感冒。当她得知杨浦公园老人合唱团希望她前去辅导时,她不顾病痛,整整花了两个小时从上海师大赶到杨浦公园。

潘幽燕知道老人喜欢听京剧,她拜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张南云夫妇,并融合东西方艺术使京剧更贴近老人。潘幽燕对祖国尤其一往情深,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参加国际支援灾区的义演,不仅将演出收入捐献给灾区,还为灾区募捐。近年来,她前往几十个省市举行慈善演出,捐钱慰问困难地区的孩子。

回国以来,潘幽燕相继参加或主办了鄂尔多斯文化艺术节大型音乐会 、“飞回祖国的凤凰” 个人独唱音乐会、2016跨年潘幽燕独唱音乐会等。用音乐传播美好、感动和大爱,是这位具有世界眼光歌唱家最喜爱的选择。

《浦江文学》杂志社总编辑陈柏有将有刊登著名歌唱家潘幽燕独家专访的秋季刊物发给到会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报界大佬袁德礼,上海作家协会会员陈柏友,周劲草,钱钧华,周伟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毛恒锅,以及沈煦光,陆慧兰,孙明,蔡全国,向德旺,王明翠,李昶阳,沈宇,庄寅亮,曹祥根,凌振鹏,王扣贞,贺贤人等4O多人。





















作者简介:
袁德礼,1954年4月生于上海。现为《城市导报》创业人生、校园内外、终极关怀版面责任编辑、资深记者、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30年来,先后发表上万篇各类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作品,累计1300万文字。出版过《武则天:一个女人的强权、沉沦史》、《百位老板谈人生》、《走访殡葬十年间》、《远航的心》、《女儿袁靓》、《在雨中我梦见本家袁崇焕》、《记者写天下》等书稿。作者曾在建筑公司、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劳动报等岗位上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上海德礼传媒集团公司(国企)法人。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