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穗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沙龙第9期侧记
文/肖金
10月26日晚上,在广州采墨堂第9期暨大穗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沙龙如期举行。当天活动在播放演讲家蔡朝东老师的《信仰与责任》下期的同时,邀请了联合国63届妇女大会代表、“全国公益之星”,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并任永久名誉会长的李建辉博士分享。
在分享中,李建辉博士从一位工匠喜爱做家具到十大茶与人生的故事,从四书五经到四大发明,从汉字的演变到武则天提升女性地位的故事,一个个贴近现实又有新的含义。从对待保安的态度到厅长与保安吵架的故事,她通过自己的经历激励大家爱家、爱单位,活在当下,争取为单位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她重点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十条不生气的铁律”到“学会快乐的20个习惯”,引导大家在工作生活中学会放下、学习原谅、学会给予从经营自己家庭和工作入手,做一名有利于家庭、有利于单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
据了解:李建辉博士生于梅州大埔,从一名英语老师到成为10多所学校的名誉校长,她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正能量先进人物”、“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公益之星”等荣誉。2020年,她入围世界华人爱心奖候选人之一。
参加当天沙龙的张修贵说:“与智者同行,自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与善者为伍,自己也 会成为人见人爱者,李博士说的太好了,特别是她说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反思,就是自省,省字上面一个少下面一个目,少看外面就是省,多看自己内心并加以改正。”
张琼瑶说:“感恩李博士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分享。昨天晚上李博士讲出了很多名句,警句,传统文化更多的是提升我们自身的修养;她讲的十条不生气的铁律我一定要记住:不生气;不能不动;不要太操心;不较真;不过度伤心;不熬夜;不乱吃;不压抑自己;不透支自己;不能太孤独;句句大实话、要想做到需要坚持!她让我明白了语言的力量,她的分享拓展了我的思维方式眼界,她的语言让我看到了什么叫腹有诗书语自华!文化自信的四句话: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李伟琳分享:穗华口腔传统文化沙龙第九期,请来广东省民政厅李博士给大家分享什么是传统文化。 听完李博士讲解传统文化,马上拓宽了我的认知。原先以为传统文化是儒释道文化,没想到传统文化包含很多,比如,中国传统的东西:十大名茶、茶与人生、四大名绣、四大名花、传统节日、四大发明、四书五经、八股文、汉字的演变、甲骨文、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经典、中国历史、史记、书法绘画、中药、中国皇帝、武则天……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只是自己有无这种观念,去留心去学习去继承。以后说到传统文化,我的内心已经会联想到今晚的分享,体会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肖金书记说:李博士的行动让我明白,成功需要准备的。她讲课时说,自己晚上5点半刚刚从中山回来,因为晚上的分享,马上围绕我们传统文化公益沙龙进行准备。她从一名英语老师到考取公务员,从区民政局到省民政厅,从全国公益之星到走上联合国讲坛;每一步都是在准备着。特别是她对武则天的解读真是让我们顿悟,对人从精子到与卵子的结合,她用民间“二百五”进行解释,又搞笑又有内涵。原来每一个人不仅仅是冠军,还可能是二百五的由来。太搞笑了,令我们听课的人时而大笑,时而点头认同,当天听课的人都直呼过瘾。她曾经去达68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到联合国讲坛,原来优秀的是都是不断地在付出!原来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那么的广濶,以前我们把优秀传统文化想的太狭隘了,未来可期,明天更美好。
活动结束后,李建辉博士还将书写自己的《善者仁行》书籍赠送给组织活动的暨大穗华口腔医院党支部书记肖金的手中,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都市头条岭南作家编辑,作者简介: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外诗人注册会员,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