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48)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读毛主席《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作者:虎跳峡、月亮泉
诵读:月亮泉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一九三六年
壁上红旗飘落照,
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
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
今日武将军。
著名女作家丁玲,1932年入党,并任“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被国民党囚禁南京。1936年9月在我党组织帮助下逃脱出来,11月辗转到了党中央驻地陕北保安(今志丹县)。中宣部在大窑洞里开会欢迎她,毛主席、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出席。不久,她奔赴陇东前线红军前方总政治部工作,用文艺反映军民的战斗生活。丁玲到前线去,曾跟随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行动,根据代理军团长左权的口述,创作了散文《记左权同志话山城堡之战》。山城堡战役,是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战,基本全歼胡宗南的第78师,迫使其停止了对陕甘根据地的进攻。在陇山之东的庆阳,丁玲收到毛主席用电报发来、红一方面军转交的这首《临江仙》。
词作清新、畅达,体现了毛主席对一位女作家的欢迎、重视、信任和礼赞,同时也体现了对所有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支持与鼓励。
上阕写欢迎丁玲之事。顺序娓娓道来,真诚而朴实。一个“新”字,显示出诗人的喜悦——因为丁玲是较早投身革命根据地的著名知识分子,起到了“孔雀西北飞”的带动作用。到西安事变后,才有大量知识分子风起云涌奔赴延安,追求进步和光明。
下阕对丁玲的过去与现在作了高度评价。“毛瑟”指德国毛瑟工厂制造的步枪和手枪,诗人化用了孙中山“一支笔胜于三千毛瑟枪”之句。“陇山”为六盘山南段又称。
拜读毛主席这首《临江仙》,记感如下:
保安窑洞会丁玲,
笑语欢声热气腾。
投笔从戎泾水北,
随军鏖战陇山东。
救国救难(nàn)巾帼勇,
奋笔疾书大作精。
领袖高评发礼赞,
赠词辗转庆阳城。
泾水:即泾河,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最大支流。
(2016年6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