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47)
大会师•长征胜利在会宁
——参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新韵)
作者:虎跳峡
诵读:月亮泉
吴起甘孜到会宁,
三军欢聚凤凰城。
曾经浴火荒原草,
今日荣枝柳絮风。
长路迢迢埋烈骨,
野田处处染殷(yān)红。
获成伟业铭青史,
抗日亟亟再进征。
柳絮风:柳絮飘飞时节的风。指春风。清•钮琇(xiù)诗句:“重门夜静梨花雨,孤馆春寒柳絮风。”
亟亟:急迫;急忙。
1935年,中央红军在四川懋(mào)功(今小金)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6月,中央政治局决定红军集中主力向北进攻,以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8月初,红一、红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左、右两路军北上。毛主席、张闻天、周恩来等率中央机关和前敌指挥部随右路军行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红军总司令部随左路军行动。8月21日,右路军从毛儿盖出发,穿越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等待左路军前来会合。张国焘却要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毛主席等连夜率部先行北上。9月12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并将北上红军改称“陕甘支队”。10月19日,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胜利结束。
1935年10月,张国焘公然另立“中央”,自任“主席”。重新南下的红四方面军减员过半。 1936年6月,张国焘被迫取消另立的“中央”。
1936年7月初,红二、红六军团同红四方面军在西康甘孜会师。党中央指定红二、红六军团同红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经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等力争,并得到徐向前等红四方面军许多干部、战士的支持,红二、红四方面军终于共同北上。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隆德将台堡(今属宁夏),同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红一方面军长征8.6万人,历时一年,纵横11省,行程2.5万里,到达吴起镇时仅为近8000人。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红二方面军长征2.1万人,历时11个月,纵横八省,行程1.6万里,到达将台堡时仅为1.1万人。
——红四方面军长征近十万人,历时一年零七个月,纵横四省,行程近万里,到达会宁时仅为3.3万人。
三军合计行程5.1万里,损失兵力15.5万人。红二十五军——红军中第一支到达陕甘根据地的部队,最多时近8000人,最少时只有1000多人。
会宁,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城郭形如凤凰展翅,故有“凤凰城”之称。红色历史浸润了会宁的土地。领导红军创造长征历史伟业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九位元帅及八位大将等1000多位将军,都在会宁留下了光辉的足迹。1800多名红军指战员牺牲在会宁。
红军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开展爱民活动。会宁人民与红军结下鱼水深情。400多名青年参加红军。群众积极参加救护红军伤病员,节衣缩食、筹集钱粮支援红军。他们为红军准备了香甜可口的良谷米粥,红军对良谷米赞不绝口,群众就把良谷米称为“红军米”。
会宁人民修缮了会师楼——当时中央领导开会的西津门楼,扩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建造了纪念塔。后于2006年10月18日扩建为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建筑总面积3310平方米,分序厅、各路红军长征相继到达陕甘、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弘扬长征精神建设红色热土四个部分,为全国最大的全面展陈各路红军长征历史的纪念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2016年8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