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致敬冰雕连
作者:二月微风
朗诵:相逢一笑
长津湖的冰雕连啊
你是一座丰碑 高耸入云
永远矗立在长津湖畔
让人民敬仰纪念
你是一柄银光闪闪的长剑
直刺云天
让敌人心惊胆颤
你是一条巨龙
斗雪傲霜
不惧雷鸣闪电
永远在长津湖上空盘旋
你是一把长琴
长长的琴弦一头在朝鲜
一头连着祖国的万水千山
永远奏响和平音符
响彻霄汉
你是一座搏击
千古风云的钢铁长城
永远坚不可摧
巍巍壮观
永远捍卫着祖国的主权
红色十月 徐徐清风
再次拨动我心灵的琴弦
铺开七十一年前长津湖的战斗画面
海涛般的激情在我胸中翻卷
长津湖之战
那是志愿军入朝的第二次战役
那是王牌对王牌的决战
那是钢铁军人与武装到牙齿的豺狼之战
那是血与冰 血与火 血 与泪之歌
那是让中国人既自豪又心酸
让美国人既恐惧又不愿提及的血战
那也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战
随着美海军陆战队仁川登陆
战火将烧到鸭绿江边
若美军陆战一师东线进军
与西线美军汇合
志愿军西线战场
就会受到两面夹击的危险
第九兵团三个军在宋时轮 的统帅下
临危受命 从东南沿海紧急调往朝鲜
仓促出兵 时间刻不容缓
第九兵团15万将士
来不及备齐冬装
三之分二的将士仍穿着单薄的冬军装
一双棉鞋只能站岗时轮流穿
他们扛着步枪
跨过鸭绿江
隐蔽急行军
就雪吃炒面
按时到达东线战场
在长津湖设伏
使美军陆战一师进入包围圈
美陆战一师是美军精锐中的精锐
他们装备精良
有坦克火炮 还有空中支援
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无一败绩
陆战一师是美军的旗帜
号称美利坚之剑
志愿军第九兵团是华野的精锐
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
将士们面对强敌 无所畏惧
虽然敌机封锁,后勤补给中断
但是志愿军战士凭借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集中优势兵力 出其不意围歼北极熊团
击毙美军上校团长
三千多美军只有几百人仓皇逃窜
至今美国总统亲授的北极熊团团旗还陈列 在北京军事博物馆
志愿军战士凭借钢铁意志
视死如归 勇往直前
硬是将美陆战一师分割包围
最难忘那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
五天五夜的死鹰岭战役中
连长杨根思战至最后
手持五公斤重的炸药包
只身冲向攻上高地的敌群
与四十多个 敌人同归于尽
志愿军的旗帜仍在高地上迎风招展
更悲壮的是 在死鹰岭后 方高地上
设伏的117团六连
在敌人南逃时
无一人冲锋追赶
师长戴克林震怒了
与政委来阵地视察
他们泪流满面
原来长津湖遭受五十年一遇的严寒
夜间气温骤降至零下四十五 度
全连一百二十五名战士 全冻成了冰雕
但他们仍目视前方 手握钢枪
时刻准备冲锋陷阵
17岁的上海籍战士宋阿毛
留下了“冰雪啊 我绝不屈服于你
哪怕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 立在我的阵地上”的遗言
在水门桥附近的高地上
为阻击陆战一师残部南逃
还有两个连二百多人也冻成了冰雕
他们成战斗队形 趴在阵地上
怒目远视 眼睁睁看着敌人却不会动弹
当美军搜索至此时
也极为敬佩震撼
美军也向志愿军战士脱帽致敬
发出了 “这样的军队,世界没有人能打得过”的感叹
多年后 美陆战一师一名军官曾说
在那里从来没有军队,只 有不停移动的钢铁
那是对中国军人的称赞
美前任国防安全理事约翰·海顿曾直言
国家最好的状态是不要和 中国开战 ……
是啊 长津湖之战
将美陆战一师打残
把美利坚之剑折断
迫使美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漫长的地狱之旅
长津湖之战 扭转了战局
成为朝鲜战争中的转折点
打击了迈克阿瑟的嚣张气焰
迫使敌人最终在板门店谈判
打出了军威
打出了国威
打出了尊严
让联合国军心惊胆寒
让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
即使大笔如椽
东海之水为墨
也难抒写尽对志愿军的礼赞
长津湖的三个冰雕连啊
你们是志愿军的军魂
你们是新中国的国魂
是你们为子孙后代挡子弹
是你们为祖国换来了长治久安
你们像冰山雪莲 冰清玉洁
你们像高山松柏 挺拔伟岸
这一座座冰雕啊
像一团团火焰
在长津湖畔熊熊燃烧
映红了绚丽的艳阳天
让全世界人民肃然起敬
让华夏后裔薪火相传
向驰骋在朝鲜战场上的勇士们致敬
向血洒疆场的志愿军勇士们致敬
向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十九万多先烈们致敬!
向兵雕连致敬
致敬 冰雕连
你们的英灵永存
你们的精神永存
你们永远活在人民心间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