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诗词与党史(45)
作者:虎跳峡
诵读:月亮泉
读方志敏烈士《咏竹》《诗一首》
《咏竹》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1934年4月,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失守。为调动和牵制敌人,减轻中央苏区压力,7月,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开赴闽浙皖赣边区活动。同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合后,组成红十军团,方志敏任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
这首咏物诗托物言志,以物寓情,吟成于1935年1月。当时,方志敏率领先遣队北上抗日,遭遇七倍多的国民党重兵堵追,处境极端危险。方志敏率部队拼杀到浙皖赣三省交界处,打算攀越南华山突围,正值大雪压竹,枝梢咯(gē)吱作响。方志敏以隆冬高耸挺直的傲骨翠竹激励大家,抒发坚强不屈的革命斗志和忠心耿耿的报国之情。到1月底,红十军团遭受严重损失,方志敏被俘。国民党士兵搜遍他全身,没有一文钱,诚如他所说:“清贫……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在狱中,面对严刑和诱降,方志敏正气凛然、英勇无畏,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不朽篇章。《狱中纪实》中作有:
《诗一首》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信仰“宇宙的真理”,求得全人类的解放,是诗人超越个人、甚至是超越国家民族的崇高境界。诗人描绘了他对未来的期盼:“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方志敏烈士感人肺腑的诗文篇章,抒发了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表现了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打动教育了几代人,我们很早就特别爱读。他的崇高信仰,他所描绘的对未来的热切期盼,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进步,已经越来越可以告慰于他了。
把崇高的敬意献给方志敏烈士:
弋横起义震华东,
创建红区特色浓。
著作感人犹泣血,
内涵尽验笔中情。
(2021年4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