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霜降即将来临,北方的天气已带有几分寒意,地处新疆天山以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白昼气温差异特别明显,早晚身上不加厚点的衣服还有点冷索索的感觉。
今天我和爱人天蒙蒙亮就起床了,随便吃点早餐,带上出行的必须用品驾车前往事先和爱人商量好的目的地———喀什古城。
阿拉尔市距离喀什市有将近六百公里的路程;从阿拉尔到阿克苏一百二十多公里的一级公路,再从阿克苏上吐和高速到喀什市有四百六十多公里;加起来不到六百公里,需要将近七个多小时,沿途有四个服务区可供休息。
我驾驶着车子用一百迈的速度奔驰在高速路上,一道道美景被高速奔驰的车子抛在了后面;爱人坐在旁边一边欣赏着沿途景色,一边给我介绍着……
沿途两旁有寸草不生的石山荒漠,有深秋季节的金色胡杨林,有座落在道路两旁的农家小院,也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棉花地、红枣地、葡萄园、香梨园和苹果园。风景各有特色,荒漠石山与绿洲园林相映着,绘制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出新疆独特的个性美。
下午三点多钟我们到达喀什市,我和爱人找了个小面馆每人吃了一盘维吾尔族人最拿手的特色羊肉拉面,在就近老城的地方开好宾馆好好休息一下,准备第二天早起开始我们向往已久游玩喀什古城的愿望。

人都说来新疆不到喀什不等于真正来到新疆,来到喀什不到古城不算来到喀什。喀什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情独特的古城,它的全名叫“喀什噶尔古城”,是国家五A级旅游区,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维吾尔族人的特色建筑和古老民居,展现出西域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新老城建筑风格相呼应,既有古老传统风格,也有现代建筑的美;是历史文化研究者最有研究价值的好地方,也值得我们现场感受和体验了解这里的人文风情。
喀什老城位于喀什市中心,面积大约有四平方公里之多;老城区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经通幽,民居大多为土木与砖木结构,有不少民居已经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是我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教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布局的街区城市。
喀什噶尔古城的灵魂在喀什老城,它代表了这座城市古老的历史,也反应了现代发展历程;现在所在的喀什古城是喀喇汗王朝王都的遗址,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为了赶早观看古城开城门仪式,我们天刚刚放亮就起来了,九点多赶到古城,很多游客已在等待。
十点半左右,开城仪式开始,首先美女讲解员简单介绍了喀什古城的人文风情和最基本简单的维吾尔族用语;其次就是牵着毛驴的阿达西(朋友)幽默风趣的用维语高声问候:“阿达西,亚克西嘛?(朋友们,你们好)”,接下来的一句我听不懂,问旁边的一位同志:“大哥,刚才出来的那个维族朋友说的什么?”,这位大哥给我翻译说:“刚出来牵着毛驴的维族人是阿凡提,他说:‘朋友们你们好,请问你们都是来自何方的游客’”;接着阿凡提用维语向着城门高声喊了一句,大哥翻译说:“他刚才在喊‘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贵客’”。出来一队身穿古装的人物。大哥说:“刚才先出来手提铜锣的是古城管家,再出来的一队人是身穿盔甲的武士,那第一个是东汉名将班超,第二个是汉族特使张骞,第三个是乾隆皇帝的爱妃香妃”,接下来出来的是手捧特色产品的表演者,还有维吾尔族小伙和姑娘表演的维吾尔族舞蹈,其场面特别隆重,代表意义非凡,也有观赏价值。
开城仪式是从古到今传承下来的规矩,代表着新的一天来临,祝愿游客们开心快乐、美好吉祥的幸福生活,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是热情好客民族;这是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的一种。

喀什古城建筑奇特,街巷东转西折、南弯北错就像迷宫一样;迂回曲折,看似路已尽头,人走过去却是柳暗花明又见一巷;街区、巷道为土石路面,宽的地方能走驴车,窄的地方两人并肩也比较难行;巷道两边居住着一户户维吾尔族百姓,很多户人家开有小商铺,摆着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商品,特别是维吾尔族人戴的小花帽、手工银饰、土制陶瓷等等,做工精致,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民居屋舍也很有特色,在有限的地面上盖起土木结构的两到三层小楼,客厅、居室都是木质的扶手楼梯连结;建筑物的廊柱、雕塑、挑檐与五颜六色的鲜花、盆景、花饰相互辉映着,错落有致、优雅清静,绘制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人进去后沿着木制楼梯拾级而上,登至屋顶,眼前豁然开朗,真有“一览众屋矮”的感觉,观看远处的高楼大厦,仿佛就在你脚边,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
老街巷都是沿用维吾尔族旧名称,且各有含义,已毁的原有街道位置以及古代的市场布局,如果按街巷去访问的话可略知一二,街巷呈环形,中心有九股泉眼,人称“九龙泉”。

在喀什噶尔老城东南方向的黄土高崖上,有一处维吾尔族民居群,这里的房屋依崖而建,以土木为基,依次筑成,这是一处家族式的建筑群,随家族人口的增多,不断的向上延伸筑建而成,根据房屋的结构来看,具有维吾尔族独特的建筑风格。
位于喀什老城内地势最高的长达数百米的高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曾在这里留下了足迹。这些房屋尽管都是用泥土所筑,但且十分坚固,很多房子已经有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

站在喀什吐曼河大桥上放眼瞭望四周,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城市景色,一边是散发着西域气息的老城区,另一边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有古典的风格,也有现代的美;古老文化与新时代相结合,把这座古老的城市装饰得奇特而又完美。
喀什老城是免费的不收门票,在喀什老城不远处有座艾提尕尔清真寺,也是游玩观赏的好去处,具有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宗教文化。
下午我们坐公交车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喀什市东郊五千多米的浩罕村“香妃墓”。 “香妃墓”始建于明末清初的1640年前后,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约两公倾,据说墓内葬有同族的五代72人之多,可实际只有大小58个墓穴。
“香妃”真名叫“买木热、艾孜姆”,自幼体有异香,被当地人称为“伊帕尔汗”(维语为“香姑娘”的意思),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常有一股沙枣花的香味,人们便称她为“香妃”。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这里只是葬有她的衣冠冢而已,她确切的葬地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

夕阳斜照下,晚霞染红天空,我们还是有那种“游玩一日兴未尽”的感觉。
喀什市的夜色也相当迷人,有不少维吾尔族群众和汉族群众,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跳着维吾尔族舞蹈,给我留下了无法忘记的印象。
第二天早晨,我们打道回府,奔驰在回家的高速公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和爱人谈论着游玩古城的每一个有趣细节和独特的人文风情,都感觉这次喀什一游不虚此行,而且收获也不少。我们在新疆生活三十多年了,这次的喀什古城之行,才真正感觉来到了新疆。

最后,让我以几句顺口溜作为文章的结尾:我们新疆好地方,千里天山白雪茫茫,绿色草原尽是牛羊,大漠戈壁金色胡杨,石榴红汁酸甜可口,苹果香梨瓜果香甜,红枣核桃满园飘香,地大物博美丽富饶。
2021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