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纠纷办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必须坚持自愿原则,若学生自愿购买本地区推荐的教辅材料并申请学校代购,学校可以统一代购,做好服务,不得从中牟利。其他类教辅材料由学生自行在市场购买,学校不得提供代购服务。
2021年1月份,兴县初级中学初三年级约700名学生,接通知让每人购买600元教辅材料。若真是为考生在中考招生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那是好事。可是您让购买盗版书籍及没有书号,没有定价的书籍,就让人难以接受。每位家长为了孩子,只有硬着头皮,违心的接受,通过与孩子班主任老师微信转账支付。每人累计发放14本,书本封面印有“蓝皮书”“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出版社”和“博知书苑”,主编***标识。可是,书的封面主编和内页主编名字不是同一人,内页书号和封底书号不一致,书籍印刷粗糙、图片模糊等等。还有纯粹没有书号、定价的书籍。有定价的7本书籍总合计金额为588.6元,每本已经达到约84元了,不得不问您的599.06元收费依据是这样来的吗?没有定价、没有书号的书是什么?盗版书是什么?这些书籍来自何方?这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作为教育部门应该是再清楚不过吧?盗版!非法出版!
学校是什么?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作为学校理应审核教辅资料的来路,也就是渠道,对教辅材料出版、印刷、发行不规范和违规行为严格杜绝。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得擅自盗印供学生有偿使用的教辅材料。学校发放盗版教辅材料,直接侵害的是学生正当权益和出版社的著作权。对于做校长的来说,靠山吃山,靠学校吃学校、吃学生几成铁律。尤为可怕的就是使用盗版教辅或者以盗版代替正版,鲸吞其中差价的做法,若不是有关部门不时采取行动,那么、被发现、被追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非法出版物,盗版和正版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价,一般来说,价格只有正版价格的三分之一。那么巨大的差价跑哪儿去了,变成了学校的“小金库”还是流向某些领导的腰包? 来源网路,如有侵权致电1312049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