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阴专区暨清江浦抗美援朝运动撷实
郭应昭
1950年6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继而越过“三八线”,将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同月,美军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阻止台湾解放……1950年10月,毛主席、党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淮阴专区暨清江浦(清江市)人民积极参加抗美援朝的运动,他们加班加点,增加生产,节衣缩食,捐款献物,踊跃参军,血洒战场,展现了淮阴人民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怀和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精神。
抗美援朝家喻户晓
1950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时事宣传的指示》,指示“各地应立即展开关于目前时事的宣传教育”,“使全体人民正确地认识当前形势,确立胜利信心,消灭恐美心理”。2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10月底,中共淮阴地委、专署和当时所辖的淮阴、涟水、泗阳、沭阳、灌云、宿迁、新安、睢宁、邳睢9县和清江市的县(市)委书记开联席会议,对全专区及各县(市)的抗美援朝时事宣传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会后,淮阴专区及10个县(市)均成立了抗美援朝分(支)会。
在淮阴专区抗美援朝分会和淮阴地委宣传部协同下,11月上旬举办了全专区400多人的县、区、乡三级宣传员骨干集训班。在骨干的作用下,全专区各县(市)都建立了县、区、乡三级宣传网,运用标语、传单、漫画、黑板报、土广播、报告会、诉苦会、活报剧、艺人说唱和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抗美援朝重要性和必要性”和“正义战争必胜”。
1950年秋,全专区450万人有3089561人在《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上签名。1951年3月6日,参加“拥护中、苏、英、美、法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签名的有3501160人。3月15日,清江市举行2万人的反美游行示威活动,城区人口二分之一参加。五一劳动节,清江市和淮阴县共有24万人参加以“拥护五大国订立和平公约签名活动,反对美帝武装日本和美帝侵占台湾”为内容的大规模游行示威。5月12日,涟水县开展反美游行示威、和平签名活动。时属盐城专区的淮安县参加反美游行示威活动的有32万人。全专区大多数人家还签订了《爱国公约》, “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的道理家喻户晓。为了明志,不少家长为给当年出生的孩子分别起名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踊跃参军保家卫国
爱国反帝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淮阴人民参军热情空前高涨。1950年冬,淮阴专区抗美援朝分会和淮阴军分区号召青年参加国防军不久,淮阴专区城乡就出现了参军热潮。泗阳众兴镇60多名党员干部要求参军赴朝作战。沭城区昭德乡张云兰写信劝未婚夫参军。机场乡妇联主任朱大嫂在会上就为自己儿子报名参军。洪福乡徐贵元妻子唱着十送郎小调送丈夫到部队。钵池乡刘乃义的14岁小儿子几次报名未果就请庄邻跟指导员说好话,痛哭着要参军当号兵。参军报国在学校里反响甚为强烈,从1950年淮阴专区教育系统一份总结中看到:运师有15名同学自发破指写血书,表示愿意坚决献身祖国,报名参加军干校。据当时统计,运师报名参加军干校有46人,淮中49人,涟中75人,涟东13人……
1951年1月15 -25日,全专区有父母送子参军2135人,妻子送夫参军542人,哥姐送弟参军976人,亲友送亲友参军542人,兄弟争先参军51人。1951年1月28日,清江市报名参军青年3836人,批准入伍896人。清江市人和镇廖基昌二儿夫妇和三儿都上了朝鲜战场。1951年3月份的前半个月,淮阴专区就有7825人参军赴朝作战。1951年底,全区又有6500名青年参加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淮阴专区共输送15508名志愿军战士。未在其统计的淮安县有2100人参加了志愿军。
捐机献炮支援前线
1951年6月,为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淮阴专区抗美援朝分会要求全区人民节衣缩食,争取完成3架战斗机和一门大炮的任务,全专区各界纷纷响应。党政干部捐款献物,文艺界义演捐款(如专署文工团义演三天,捐款80万元),工商界筹资捐钱,沭阳县赵甫亚、涟水县刘老好、泗阳县王维德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名发出《爱国丰产支援前线的挑战书》……全专区实际捐献123亿元(1亿元即新币1万元),可购8架战斗机。
清江市踊跃捐献“清江号”飞机和一门大炮。淮海印刷厂、华新卷烟厂、光华化学厂、大众牙刷厂等工厂开展“爱国增产劳动竞赛”,为捐献“清江号”战斗机找窍门、挖潜力、搞革新、加班点,4家工厂共捐出4亿多元。清江市搬运工会1500工人自认捐款1亿元,至当年10月份,11个基层工会有9个单位完成9千万元,超额260万元。清江店员工会按时完成自认捐献的9500万元。淮阴简师为庆祝志愿军出国作战一周年,特地召开一次捐款会,简一级级长任阜贤代表全班同学表示在已捐23万元的基础上再捐30万元,让“清江号”早日飞到朝鲜战场;王羽珍同学当场把自己买鞋子的2万元献了出来。清江市万柳镇王玉才等抬土工人自动把抬土所得8万元奖励金全都捐出。新义镇孙桂英、张大姐是两个十七、八的小大姐,家境穷,她们将两天抬土得到的8000元汗水钱全部捐了出来。
淮阴、涟水等县农村爱国捐献情况非常感人。淮阴县三树区山岔乡范秀英、于秀珍将要出嫁做衣服的四斗粮食钱捐出去购买“淮阴号”战斗机。涟水县张渡村共捐献玉米、豆子1989斤,人民币318500元,用于购买“涟水号”战斗机。当地群众邢成林、汪大奶说:只要用去买飞机大炮打败美国鬼子,献点粮食也舒心。1951年7月底,时属盐城专区的淮安县完成捐款240万元,可购买“淮安号”战斗机一架和大炮10门。
淮阴各地对烈军属实施一系列的优扶政策。如代耕代种代收,优待看病,优待上学等。受到政府多方照顾的刘桂兰等志愿军家属纷纷写信鼓励亲人英勇杀敌,早日把美国鬼子赶出朝鲜去。
“最可爱的人”名垂青史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中国人民志愿军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在10多万人。按现在淮安市区域统计的抗美援朝烈士英名录,抗美援朝中牺牲的淮安籍志愿军有657名。当年淮阴专区域内的沭阳、灌云、睢宁、灌南(新沂市文史委提供)4县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志愿军有918名。淮阴(淮安)子弟兵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从淮海抗日根据地走出去的39军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威震敌胆。这支曾经参加解放两淮的部队,在曾任新四军淮海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和中共淮海地委书记的吴信泉率领下,第一批入朝作战,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和阵地坚守防御战,为抗美援朝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支部队创下了第一个与美军交锋、第一个击毁美军坦克、第一个缴获美军飞机、第一个获志司嘉奖、第一个攻占平壤、第一个解放汉城(首尔)、第一个用步枪打下美军飞机的多个第一。特别是39军116师的347团(曾参加解放淮阴城)和346团(在解放淮阴城后获“清江部队”称号)第一个突破“三八线”,346团第一个占领汉城总统府,347团3营长申明和第一个把美军飞机从天上打了下来。美军司令李奇微回忆美骑兵师第八团在云山战斗中遭到重创时多次提到347团,说“中国人是坚强而凶狠的斗士”。
116师参谋长薛剑强牺牲在347团的阵地上。薛剑强,1922年农历7月17日诞生在涟水县五港镇三湾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40年秋,薛剑强入伍在新四军9旅,参加过高沟杨口战役。抗战胜利后随新四军三师到东北战场……1950年,任116师参谋长,在抗美援朝的釜谷里战斗中坚持一线指挥,不幸被敌一块弹片击中太阳穴而光荣牺牲,时年28岁。吴信泉军长为其牺牲嗟叹不已:“年轻而有文化,太可惜了……”他是朝鲜战场上牺牲的11位师以上将领中最年轻的一位。
特等功臣陈其昌舍生救战友。涟水县麻垛人陈其昌在1950年12月6日围歼美军陆战一师的战斗中,他在主动向连长汇报破敌对策时发现敌人的一发燃烧弹落在讨论的战友们附近,他大叫一声让战友们闪开,自己猛地扑在燃烧弹上而壮烈牺牲。1952年10月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追记陈其昌特等功。
当年家住清江浦新义镇的何衡昆,1934年出生。他15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毕业于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第一期,先后两次赴朝作战,其首次赴朝所在的炮兵第7师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上甘岭战役。这次战役涌现了黄继光、孙占元等许多战斗英雄。何衡昆也多次荣立战功,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50周年时,他被委任为志愿军老战士代表赴朝鲜友好访问团团长,毛主席的儿媳邵华、孙子毛新宇亦随团前往。访问回国后,按中央电视台4频道记者要求,他带领志愿军英雄、模范、功臣和老战士代表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重走鸭绿江端桥时,竟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的词作者、他的炮兵战友麻扶摇相逢。麻扶摇是应央视9频道邀请到丹东拍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电视片的……久别战友邂逅于中朝边境上,其情其景令人感慨不已!
2016年12月16日写2021年10月26日改
2000年9月,志愿军英雄何衡昆与战友麻扶摇在鸭绿江大桥上喜相逢。
1950年11月,清江市抗美援朝宣传台
1953年8月,清江浦新义镇将何衡昆的立功喜报送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