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家乡而歌
谢岳雄 / 文
春天的羊城,木棉迎风盛开,繁花娇艳,生机盎然。满树英雄气,遍地飘芳菲。
三月的一天,风和日丽。我们十几位旅穗乡亲相约茶聚,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畅叙乡情,纵论潮汕高铁站、新机场开通后,潮州沙溪如何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天时、地利、人和”机遇,发挥区位后发优势,加快全面发展。
喝着清香的凤凰茶,聆听着沙溪镇委书记抛出的话题,大家踊跃发言,满座春风,各人使出智慧的“洪荒之力”,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出谋献策。此刻,仿佛一股股浓浓的乡情在流淌,一颗颗爱心在跳动。

回到家,望着窗外闪烁的南国都市万家灯火,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万千。并非工夫茶的醒脑作用,而是茶话会上众乡贤的真知灼见和家乡领导的“宏伟蓝图”令人激动。我19岁就离开家乡求学外地,大学毕业后留在广州工作。30多年来,作为旅穗游子,对少时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的沙溪印象深刻。我无时无刻不盼望老家兴旺发达,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幸福小康生活。但是,身为一介文人,非商非富非贵,能为沙溪的发展做些什么?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那隽永的诗句,像颤音悠长的钟声,敲打着我的睡意。“对!记住乡愁!”一个神秘的灵感倏然跳出我的脑海。编写出版一本叫《走进潮州沙溪》的乡土图书,用文字和图片将岌岌可危的乡村人文精华如实完整的记录下来,让我们的后人带着享受的心情寻古探幽,欣赏“小桥流水人家”“茅舍槿篱溪曲”的田园风光,感受精神家园的温馨,保存村庄记忆,让后人记得住乡愁。我的想法跟同乡李义丰教授不谋而合。一说出来立马得到蔡泽伟等乡贤的响应。
收集整理资料的时候,我又突发奇想:国有国歌,一个镇能不能也有镇歌呢?故乡的一草一木、乡情乡音、历史遗迹、名人传奇、当代乡贤……一幕幕像蒙太奇在脑海里翻滚。几个晚上彻夜未眠,诗神钟情于我。于是,披衣弄笔,吟诵出一首小诗《沙溪之歌》:
“和谐号”一路欢歌,向大潮汕报喜/桑浦山阳光明媚,映照着我和你/东山湖的温泉,弥漫着浓浓的情意/青春的处女地,勃发在腾飞的梦里/高速路南来北往,涌动活力生机/新机场联通全球,情牵着我和你/状元埔的芳草,颂扬人杰不朽传奇/古老的小乡村,到处有美丽的印记!
韩江水碧波荡漾,掀起阵阵涟漪/春风中伟南精神,鼓舞了我和你/高铁圈的热土,绽开了芬芳的希冀/勤劳的沙溪人,抒写着如画的奇迹/啊,建设家园共筑梦,撸起袖子齐奋力/啊,祝福我们的沙溪,百业兴旺春万里!


我索性将这些句子的文字组合发给文友们。著名军旅作家、诗人郭光豹老师读后发来文字鼓励说:“看了你的沙溪歌词,感到:深刻、新鲜、概括……不错,老弟,加油!”。潮州诗人恬淡评价说:歌词很美,抒情,建议谱曲。香港音乐人陈瑜4月初用了几天时间倾心谱曲,并自弹自唱录音发给我。广东智慧制造研究院陈泽煌博士在微信朋友圈品鉴了歌曲后说:创举!一个镇有自己的歌我还没听说过。沙溪人民将会世世代代传唱下去,更具精气神和凝聚力!


沙溪镇委书记发来微信说:您的作品已经在全镇所属学校开始练唱了,“七一”前夕准备搞歌咏比赛,将《沙溪之歌》作为比赛歌曲,那么沙溪人从小就心有镇歌了,这将是沙溪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成果。多位文友也欣喜地告诉我,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内容健康向上,时代感强,朴实、抒情,充满正能量……
为故乡而歌,其乐无穷!
(本文分别刊于《羊城晚报》2017年5月3日花地版、《潮州日报》2017年5月7日05版和潮州《秋晖》杂志2021年9月号)

本文作者谢岳雄与著名侨领、大慈善家陈伟南先生(右)合影。
作者简介:
谢岳雄,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广东潮博智库专家。已出版诗集《爱的呢喃》《丹青情缘》,散文集《文化不是装饰品》,长篇纪实文学《南粤之剑》(合作),报告文学集《商海涛声》,纪实文学《南粤利剑》(合著)、《第一次握手:中共三大与国共合作的形成始末》(合著)。长篇纪实文学《南粤之剑》(合作)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和首届解放军文艺图书奖。影视文学剧本电影有《瓮城风云》《六祖传奇》(与人合作编剧)。主编文学作品集《母校忆事》及总主编《岭南乡村记忆丛书》《五分钟法律通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