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江上海心桥
敏静
鸟翔舟影丹霞鹜,
绢舞琴鸣海上桥。
江畔繁星连浩宇,
花城双子会阿娇。
横观弦乐追和凤,
侧看弯弓射大鵰。
抗疫便民添美景,
山河锦绣共书描。
(中华新韵.六豪)
注:琴鸣绢舞,岭南花舟一一来自海心桥的造型概念。
花城双子一一花城广埸双子塔。
啊娇一一广州塔。
和凤一“和凤”为后妃伴随君主之典实
南成点评:此诗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广州海心桥的壮丽造型和设计创意,以形象化开招了丰盈优美的诗意。
海心桥是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该桥主拱拱跨198米,桥面最大宽度15米,桥形设计植根岭南文化,造型概念来自“琴鸣绢舞·岭南花舟”,吸取粤曲水袖、广州水上花市、岭南古琴等具有岭南文化代表性意义的意象融入设计当中,将桥梁完美地融入广州中轴线步行系统。2021年6月25日,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正式定名“海心桥”并开通,成为广州新地标。此诗用流畅生动的诗行,涵盖展现了这些特色,内容丰富,诗意丰盈,意象丰美。
首联“鸟翔舟霞丹霞骛,绢舞琴鸣海上桥”,演绎了“琴鸣绢舞,岭南花舟”的海心桥造型概念,“鸟翔舟影”的比喻使海心桥充满破浪飞翔的动感,在这两个比喻的基础上,诗人升华到“丹霞骛”的比喻,这个比喻来自唐代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名句,即晚霞与野鸭子一齐在赣江上飞舞,珠江广州河段无野鸭,借用来形容海心桥展翅欲飞的英姿,第二句前四字“绢舞琴鸣”是造型创意,以视觉到听觉的穿越突出桥的艺术性,后三字“海心桥”点出此诗的题材,即写什么,诗的基础和中心内容。
颔联将视觉拉开,先写“江畔"的灯光如繁星“连广宇”,地面天上连一成一片,对句写花城广场的双子塔和广州塔,从出句的面到对句的点,扩展了海心桥的环境美。颈联以“观"“追"“看"“射"等动作写人行海心桥的感受,雄浑中的真实和亲切感。
到了尾联,写海心桥的开放正是广州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以此形势歌颂了广州的国泰民安,升华了海心桥的象征意义。
南成简介:记者、诗人、评论家。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两本诗歌评论家。近三年来在报刊平网络平台发表了五十多万字的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