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公镇中心学校党建引领铸师魂
安徽青年报记者 王浩淼
通讯员 黄娟

东至县葛公镇中心学校敢为人先,臻于至善,弘毅自强、攻坚克难,通过一系列举措,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人民欢迎的好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师德修养。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对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进行学习,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并开展了“铸师魂 守师德 立师表”专题教育工作推进会,同时各校在周例会时进行广泛宣传发动,签订了《葛公镇中心学校师德师风承诺书》,明确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坚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未来的建设者为己任,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保证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践行好教师的四条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每个老师必须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同时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党性修养进行有机结合,并积极带动群众教师进行学习,实现思想观念上的整体优化和更新。党员教师要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路和方式,将党建工作在师德师风建设当中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树立先进典型,崇尚师德引领。学校根据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助力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开设师德微讲坛活动,“铸师魂,守师德、立师表”、举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演讲比赛,开展教师节表彰活动,在《葛岭花开》校刊上刊登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先进事迹,让全体教师学有方向,学有动力,争做“四有”好教师,引领全体教师牢记立德树人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完善监督机制,校准师德偏差。师德师风教育重在监督管理,我校在每学期初就开学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对全镇各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开学检查,各分管领导不定期地深入各校开展了“回头看”,尤其对师德师风、学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查找,列出清单,要求相关责任人或教师要深刻剖析原因,找准措施,立行整改。使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全体教职工树立了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和教育观,更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在德育为先、以生为本、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同时结合近期一些反面典型案例进行师德深入剖析,让老师们真正感受到师德失范的严重性,从思想上教育和警醒教师们要时刻防微杜渐,不踩“红线”,保持职业操守,潜心教学育人。

落实五育并举,彰显师德魅力。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光荣任务,为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现状,学校精心组织活动,创设活力教育给孩子们打好人生底色。足球、篮球、舞蹈、美工、电子琴等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开展滋养着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因地制宜的趣味运动会和田径运动会助力学生健康;组织学生到葛公镇敬老院关爱慰问老人、学雷锋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开设假期田园课堂,进行暑期大家访等对需要的孩子进行假期辅导,让留守孩子不孤单;丰富的班级文化建设让孩子自己装点出温馨的“家”;红领巾讲解员大赛,党史故事宣讲,建党百年红歌大合唱,规范的升旗仪式,激起乡村孩子最本真的爱国热情;开展我们的节日、建队日、国庆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赓续光荣传统;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劳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大队委竞选、红领巾争章、展示队员风采,争先勇担当……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培养孩子们养成好品质好习惯,长大成人后更好地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强国一定有我。

葛公镇中心学校党支部始终将教师使命教育抓在手中,坚持做有灵魂的教育,将师德师风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学生管理、师生关系、家校联系等过程中,将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育使命有机结合,书写好大写的“人”,成就教师的神圣使命。学校先后获得“2000年市级文明校园”“2000年池州市生态道德教育进校园示范学校”“2021年池州市首届德育示范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