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老年书画学会洪山分会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二周年
书画展取得圆满成功
逍遥山人

天公一扫多日的阴霾,露出灿烂的笑脸,好一个晴空万里。
10月22日,注定是个好日子。
由洪山镇党委政府、淄川区老年书画学会主办,淄川区老年书画学会洪山分会承办的“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二周年书画展”在洪山镇文化站隆重举行。
淄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永华,淄川区原人大副主任、淄川区老年书画两会理事长李金孝,区老干局副局长蒋月魏,区文联副主席戚鹏,淄川区老年书画两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先荣、贾梅远、郇庆水,秘书长刘元忠,副秘书长张云波,中国书法家会员孙良等多位书画大师,还有部分书画同仁参加了开幕式。







淄川区宣传部副部长李永华,淄川区原人大副主任、淄川区老年书画两会理事长李金孝,淄川区老年书画两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先荣,洪山书画分会会长张杰华分别发表讲话。




区老干局副局长蒋月魏、区文联副主席戚鹏为书画展揭幕。


摄影留念。









领导与会员们依次进行参观、交流。














领导与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纷纷献上墨宝。












部分书画作者与自己作品合影。











在区学会领导、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洪山分会经过精心筹备,征集了绘画、书法、篆刻等作品300余幅,共计展出196件。作品融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为一体,充分展示了参展人员的书艺才华和精神风貌,讴歌了祖国繁荣昌盛、江山锦绣的盛世之景,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盛世翰墨情,夕阳无限美。”此次书画展的成功举办,展现了洪山分会昂扬向上、发奋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新精神,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开展,进一步激发了会员们爱祖国、爱洪山的热情。
部分参展作品(其中有淄川区诗词学会诗友的20首诗词由书法家们书写)。
















洪山书画分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



光辉的历程与业绩。
自1995年1月洪山分会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扩大影响,尽快增加人数,壮大了会员队伍。依据区学会的章程,制定了活动制度,规定了活动时间,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各项活动按部就班地开展了起来。
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活动场所多次变更。因多方因素的影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多次调整与充实。先后担任分会会长的潘鲁忠、李德泉、王厥福、张杰华等同志,认真负责,不图名利,甘于奉献,团结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广大会员,以洪山镇特有的蒲松龄文化为依托,以书法、绘画、篆刻艺术门类为载体,多方位开展老年书画活动。
洪山分会以国家法定节日和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组织承办了“洪山镇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展”“洪山镇践‘四德’,庆国庆,喜迎‘十八大’书画展”“ 洪山镇喜迎十九大,翰墨颂党恩书画、摄影展”“洪山镇庆国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画、摄影展”等大型活动,共计展出各类作品近2000件。
坚持开展书画“五进”惠民活动。每年都以笔会为主要形式,举办各类无偿奉献书画作品活动10余次,赠送书画作品1000余件。为把惠民活动走向深入,坚持每年春节前开展“为群众写对联、送祝福”活动,据统计,共为群众写送春联11086副,“福”字、“寿”字5081个,参加会员达393人次,受赠单位达71个次。
以洪山镇文化云书画惠民培训班为媒介,组织会员参加培训,每月两次,常年不断。举办讲座、作品点评、相互交流、现场演示等。造就了一批省、市乃至全国知名的书画家。中国书协会员孙良多次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大赛中获奖,并被欧楷大家田英章收为关门弟子;蒲文善、郭四方、黄洪庆先后被山东省协吸收为会员;中国美协会员王春荣的得意门生王书斌被山东省美协吸收为会员;市书协会员王厥福除了在会内承担义务辅导书法外,耗时一年,用小楷书写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32开本,2600多页,计40余万字;秘书长刘永宽篆刻作品在“第五届全国老年书画大赛”获二等奖(紫薇花),在“全国第二届篆刻展”获一等奖。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分会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遵守政府防疫规定,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居家创作作品。以艺抗疫,用书画作品向防疫一线医护工作者表达敬仰之情。在整个抗疫工作中共举办微信网展3期,展出作品226件,参与会员81人次。


淄川区诗词学会诗友在参观之后,欣然赋诗,以示敬贺。
行香子•洪山分会国庆书画展纪感(通韵)
王文良
雨霁新阳,丹桂飘香。庆国庆、书画弘彰。花明山秀,蛇舞龙骧。赞党勤政,民安泰,业辉煌。 聊斋故里,文化仙乡。群贤至、艺苑徜徉。挥毫泼墨,再续瑶章。看人潇洒,神专注,韵飞扬。
洪山书画分会庆建国七十二周年书画展有寄
杨升发
高秋十月送心声,翰墨丹青百轴呈。
红雨岩头洇国色,白云山脊舞长城。
谐柔颜体金笺醉,潇洒草书银汉倾。
即兴挥毫桑梓赞,仙乡贤达颂昌平。
参观洪山书画分社书画展有感(通韵)
张先海
洪山布展天晴好,书画研习水准高。
想那蒲公没预见,人才济济在今朝。
文字编辑:张先海
摄影:除照片上署名外,其余均为张先海拍摄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