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创新和发展不能辜负
——有感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成立38周年
池朝兴
2021年10月25日
一个文学社团的生命力靠什么?靠以人民为中心养生立命,靠增强凝聚力巩固奠基,靠提升作品影响力说话,靠不断创新和发展获得活力和生命力。
2021年10月20日,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成立38周年了。三十而立,广东省侨作联正处于中华民族百年复兴梦的新发展时期,唯有以人民为中心不可偏离,唯有凝聚创新和发展不能辜负!
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原名广东省归国华侨作家联谊会)于1983年10月20日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侨界作家群众团体。我省著名老作家陈残云、秦牧、杜埃、郑达、于逢等等是该会早期的中堅力量。先后与泰囯、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香港(地区)华文作家(学者)进行过互访或文学交流。不定期开展华侨题材电影、电视剧本和华侨题材短篇小说征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可以说,广东省归国华侨作家联谊会的作家大咖们,他们的作品影响着新中国的一代又一代人。陈残云创作了电影剧本《羊城暗哨》,后被搬上银幕。由于陈残云深入生活,与公安人员共同审讯罪犯,因此他写出的作品真实、感人。他与蔡楚生,王为一合编了电影剧本《南海潮》,后拍成电影,轰动一时。秦牧的名篇《土地》、《花蜜与蜂刺》寓思想教育与深刻的哲理于闲谈趣语之中。以散文体裁写作的文艺理论集《艺海拾贝》,将文学创作的规律在谈天说地之中娓娓道来,闪烁着思想和知识的火花。由于他的散文朴素优美,曾被海内外许多大、中学校转选为语文教材。
...... ......
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的创始人,先辈们,给我们开疆辟土,在文学创作上为我们树立了旗帜和榜样。我们怎么办?
事实上,广东省侨作联的领导团队和作家们,没有辜负前辈的希望,他们在团队建设和文学创作上做出了许多骄人的成绩,让省侨作联在新时代的发展大潮中“侨起来”“活起来”“兴起来”。
2018年,因自然减员,省侨作联经统计只有100余人。经过努力,会员迅速递增,2021年会员已达300多人,有不少是侨界作家队伍的“生力军”,不少是各地侨乡和省市部门的创作骨干,有着良好的创作势头。
为集聚力量开展华侨题材的文学创作,2019年12月7日,省侨作联第一个创作基地——汕头创作基地挂牌,拉开了打造文学"侨军方阵"的序幕。尔后,又先后在江门的台山、开平同时建立了创作基地,在广州黄埔区举行创作基地挂牌仪式。
为利于提升会员之间的互动积极性,和不断提升会员的创作水平,省侨作联于2019年9月成立了小说、诗词、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文学评论等专业委员会,并成立了书画院和艺朮团,参加书画交流和文艺演出,颇受欢迎。
据不完全统计,省侨作联会员每年在各级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一千多篇。至今,共出版著作1000多部(种),国内外发行的会刊《侨星》杂志出版了120多期。
2021年,省侨作联出版了《春花烂漫·广东省侨界作家优秀作品集》,开平创作基地出版了会员们的《侨乡新时代》文学作品合集。
省侨作联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推动侨界文化交流。2018年11月,与广东华侨博物馆达成“共建广东侨界作品阅览库”,共同举办文化讲座与活动,2019年5月,在华侨博物馆举行“侨心·致母亲”诵诗会;2019年10月在华侨博物馆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司徒眉生(家族)的爱国情怀”主题活动等。
“诗与歌”成为省侨作联一个文化活动品牌,自2019年开始,省侨作联每年都至少举办一场“诗与歌”文艺活动。还举办过“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等各类征文活动;举办线上线下的书画、文艺活动;多次和印尼《千岛日报》开展艺术交流,扩大了影响力。
2019年5月4日下午,习 近 平 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在这次联组会上,习 近 平 总书记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可以说是抓住了根本、说出了关键。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呼唤我们的作家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有所作为不断开拓进取,把个人的力量和创作生命自觉汇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筑魂。我相信,广东省侨作联一定能在新的征程中不断上新的台阶,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都市头条岭南作家编辑,作者简介: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外诗人注册会员,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