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外孙叫刘芷宜,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她的爱好很多。
喜欢速算,自己拿着个秒表,看一眼题目,歪着小脸不动,朝天冥想,手指头半空中一圈一圈的转,只要她眼神一亮,这题肯定是想明白了。
前几天我见她拿着秒表,自己在那儿悄悄流泪,看见我过来,赶忙装着眼睛进了灰揉一揉,轻轻地和我说话,眼泪却止不住得往下掉。
我知道她速算速度上不去心里着急,就鼓励她说:“你已经够努力了,可还差那临门一脚,那就咬紧牙关继续努力!加油……!”。
孩子用手摸摸脸上的泪水,埋头继续速算,嘴里念叨着:“我就不信了,还是做的不够多,功夫不到家,我非得犟过这个坎去”。
最后孩子全班速算拿了第一名。
她回家有点得意的举着卷子给我看,我心中窃喜却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对她说:
“你真得好棒,可不要以为你有多聪明,比你聪明的多了去了,那是你拼命努力的结果。”
孩子点点头说:“姥姥我知道,努力真的比聪明更重要。”
我觉的对孩子说话要有分量,关键就是少唠叨,做对了表扬努力,但绝不说她聪明。
做错了严肃的指出问题,以后不许再犯,只说一遍,不再重复。
我们家一般都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她喜欢魔方,那就买几个让她玩,孩子刚开始就是拼不成一面的颜色,急得小鼻子尖上都是汗,我感觉那小手真想把这块不一样的颜色扣下来换个地方粘上。但她还是咬牙煎熬了两个小时,最后一跃而起蹦的老高,我知道她总算拼成了。
现在孩子又迷上了古建筑,我们俩一起看书,讨论故宫太和殿上的骑凤仙人有几个?屋脊上的鸱吻为什么上面又叉了一把刀?
十一放假,坐在小区大金马雕塑的台阶上,斜阳沉重,空气金黄,不远处的上空有一大朵美丽的火烧云,我问她想去哪儿玩玩,她抬起让夕阳映红的脸回答道:“我想出去看看古建筑。“
到底去哪看呢?北京当然是最佳选择,可是疫情的原因北京是去不成的,就近也只有曲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