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士哲 李海霞 

我们是爱国主义志愿者,来自百姓心忧祖国 ,我们自觉自愿自发走到一起,做出无悔的选择,播洒爱国的种子,传递党的政策。
东望志愿者简单听话照做,时刻在传递党的政策,国家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志愿者就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垃圾分类。
内蒙古讲师们给居民讲:中国人口有14亿多,每年垃圾的产量有十亿吨,但咱们国家大部分垃圾的处理方式是燃烧或者是填埋,燃烧会造成环境污染,填埋呢,就是会让大部分土地污染流失减少,同样,庄稼也会减产而且垃圾如果堆放时间长了会产生一种非常臭的味道,这样的话,形成一种有毒的物质,会对我们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也会致癌。所以国家提出来,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2018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目标,建设示范模式。垃圾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等。垃圾分类提高大众节约意识,让人们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素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等等,从多方面给百姓讲为什么垃圾分类、怎样分类,以及垃圾分类的好处。
他们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就是在培训学习期间也不忘引领百姓垃圾分类,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也不管炎炎烈日,还是细雨绵绵,一直坚持不懈。王宝耀、赵淑贞、鲍国清、黄凤琴等优秀的讲师,大都六七十岁,但为了做好垃圾分类事业,每天都乐此不疲,完全不像花甲之年。
他们擦垃圾桶,带领百姓分类。内蒙巡网王明锋,把垃圾桶里没分类的垃圾倒出来,一点一点地分类, 他说:“做一件事情要做到极致,要做好,就像做人一样。”那里的每个人几乎都这样。
在垃圾分类实践过程中,引起在呼和浩特市西乌素图回民区做垃圾分类试点的卢总关注,主动联系纪素清找到东望志愿者。
垃圾分类继医疗、教育后,是第三大民生工程。卢总是西安人,来呼和浩特和政府做垃圾分类工程,可见呼和浩特政府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在和伍志勇、李海霞谈话中对志愿者高度认可,要让1+1>11合力把呼和浩特市打造成无废城市样板。他说:2020年国家出台了文件,禁止洋垃圾进口,要把我国,打造成无废国家,无废城市。比如,小石子,把它利用起来,就是最好的建筑材料,否则就是垃圾。生活垃圾可称之为城市矿产,城市矿产就是可再利用的资源,利用越好,对环境保护得越好。我们把城市矿产利用起来就不用去国外买矿产了,所以要做好垃圾分类,就禁止了洋垃圾进口。我们要全面推动无废城市的建设,引领小区环境进入爱美龄时代。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垃圾必须有厢房,你们东望志愿者是首选垃圾分类的好组织。”肺腑之言是对他的认可。
2021年5月份至现在,他们一直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街道所辖社区14个小区配合做垃圾分类,由于做得好,得到了回民区新文明实践站的邀请,也想和东望志愿者合作。
东望志愿者有坚定的信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燃烧生命,奉献自我,一定会做好垃圾分类,用一颗红心报效祖国,打造无废城市,让祖国处处有美景,人间有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