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花以多为胜。昭通绿荫村近万亩地种荷花,夏天荷花层层叠叠,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真是一个大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的就是这种景象。
《红楼梦》惜春住的地方叫藕香榭,亭子上的对联:“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真是很美的赏荷对联。“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谐音“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需媒”。荷花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经济价值。嫩荷叶做的汤清香。荷花干制可以做月饼馅,藕可以做藕粉。贾母请刘姥姥吃的藕粉桂糖糕,藕粉是主要原料。昭通的藕白净粉嫩,用慢火炖出来,既香又面。宝钗吃的冷香丸:“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莲花花蕊是一味中药,味苦、性寒。《本草再新》记载,莲芯可以“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清暑除烦、生津止渴”。
昭通画家尹荫平先生分给我一对很精致的紫砂荷花底座。这个可做茶托的底座质朴内敛、文雅、润如玉、声如磐。沏一壶茶摆在上面,物我相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感悟一下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蛮有趣的。正如丰子恺说的:艺术化生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看见艺术的情味。
镇雄堰塘的藕粉曾经很有名气。因为土法炼硫的污染,堰塘的荷花一度绝迹,据说这几年又开始大规模种植了。堰塘藕粉味清、性平、易于消化,尤适宜于年老体弱者食用。
现在热衷旅游的人多。夏天看看随风摇曳的荷花,秋天感受一下“留得残荷听雨声”,说不定就有人写出朱自清《荷塘月色》样的名篇佳作,岂不美哉!
作者: 申时恒 辛丑年霜降日于昭通
编辑/摄影: 艾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