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尽缤纷见楚魂
——读许峰诗作
◎杨小清

【作者简介】杨小清,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惠州学院副院长、广东中国文学学会顾问,广东省美学会副会长、《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原副主编,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惠州市人才学会副理事长,政协惠州市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曾在国家权威刊物及省市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艺术构造论》;主编教学教材1部,意识形态文集三部。

我与许峰差不多快三十年的朋友。那年他刚从部队转业,英俊有礼,不掩刚气,喜欢文字。因他自报湖北蕲春县人,第一次见到脑子直接跳出的就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他的儒雅又让我想起唐代诗人崔灏《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句。几年前他告诉退休了,经常约我喝酒,又告诉闲来他写些小诗。先是手机微信发给我分享,两年前竟结集出版《咏物悟道100首》,可见许峰专情用功。他赠作于我,读后深感其诗染屈原《楚辞》遗风。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浪漫主义诗歌早期的杰出代表。二千多年后的许峰诗受当今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影响,自然为利益理性思维框架,他的作品虽很豪气浪漫,但骨子还是现实主义的。审美取材与造境均鲜明着工业社会的烙印。湖北古称荆楚之地,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许峰说他写诗追求的就是“咏物悟道”,不喜风花雪月,讨厌无病呻吟,不循格律平仄,更注重诗的思想性,即使是写山水花鸟,力求都能给人一点思想和灵魂上的启示。够直白够火煮!他究竟直白用火“煮悟”了什么“道”?读其诗我强烈感受一种以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主义情怀,或许这就是许峰诗作吸引大众的根本密码所在。许峰当然不是屈原,他与屈原一脉相承的就是中华民族经久不灭的爱国主义精神。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峰曾随军在老山轮战半年。许峰的诗读来还真有一针见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直白“土”味。也许正是这“白土”得让人不能不信的血性,经过他创作时特殊个性的化润,如是构成了今天让大家喜欢的样子。家国大地微尘弥漫,爱国主义既为柔情恋母绵缠,又为必然舍命铮铮侠骨。抗战时艾青一首爱囯诗《我爱这土地》至今让人动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爱国主义是向死而爱的誓言立场,同时更是血溅三尺舍生忘死的行动。老山轮战他做到了,所以我信他的血性!选几首他的边塞诗。《忆西北边防》“梦里千回巡边防,漫天黄沙洗戎装,战马蹄激犹在耳,只把征衣换布裳”!《送别老首长》“曾经边塞战马疾,再见已是眼迷离。月台蹒跚噙老泪,续约重逢百年期”!《赞卫国勇士》“蚍蜉撼树再惹火,勇士铁拳卫山河。扬戈止战方天道,口水难灭毒飞蛾”!
说许峰诗“退尽缤纷是楚魂”,何谓楚魂?爱楚人而情寄楚国者。中国文学史有“楚风”“楚韵”“楚文化”等,从文化学角度着,楚国和楚人都是由楚文化结构的楚精神来概括命名的。屈原的《楚辞》以苦难,求索、复兴、无悔、祭祀、投江等系列悲壮审美意象,把楚文化灵魂化成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中最生动令人向往敬畏的爱国主义生命范式。许峰从小在湖北蕲县山村长大,当得荆楚天地神人养成。史书记载楚文化原神为“火”!典藉称“楚俗尊凤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楚人认为自己是日神远裔,火神嫡嗣。读许峰诗犹读火,嬉笑怒骂让人烤炙,或许这是许诗的文化生成渊源。据我所熟悉,许峰其人爱憎分明,只要可以放下就喜欢不加修饰原性如真。讨论楚文化渊源,说他就是一团燃烧着的“火”是可以的。普世评人不一定准确,但就评许峰看人不顺眼国骂随风,责任如山之问政风格,他当真是用燃烧的方式来做人做事做诗的。他听云飞唱《怀念战友》,就直说“同栏牛犊戍边庭,敢搏苍狼烫酒蒸。岁如流水惊白日,唯留思念作和声”。董文华唱《长城长》,他点火直接“万里长城万里长,心城更比石城强。萧瑟寒风岁岁有,众志成城御冰霜”。评《大湖美》是他柔情的一面了“一筝一笛和清弦,一山一水生雨烟。一花一草皆蜜意,一醉一痴尽缠绵”。可读来仍然情火攻心。又《秦淮景》“昔日灯红琴瑟飞,公子王孙撑玉杯。千金撒尽求一笑,哪管饿殍弃荒堆”。写柔情之作但他终于还是憋不住了,这就是“白土”味血性中的柔情侠骨!为了家囯社稷“同栏牛犊戍边庭”,直白得披肝沥胆甚至如初生牛犊纯幼到无心无肺,让人燃烧怜爱。而“哪管饿殍弃荒堆”“敢搏苍狼烫酒蒸”又“血性”得一腔正义驱恶必归,确有屈原“虽九死犹未悔”之咏物求索悟道之精神。

许峰诗作审美源于楚魂之火,这是文化承传深处的一种信仰。信仰不是理想,相信世间没有的是真的,这才是真正信仰。我长大了想当医生,这叫理想。想当工程师,哪怕将军,都是理想,不叫信仰。信仰是知行合一的人生对死亡背后的眺望,就是那么一股用穿越死亡的劲,冲着那爱那忠诚那“虽九死犹未悔”,死神就站在你面前的时候,当刺刀对着你的胸瞠时,你那绝望背后的一定是灵魂最直白真实的倾诉。所有缤纷退尽展露出来的真实才是真正信仰的窗口。是的,即使这样也还是信仰本身,而仅仅是看见信仰模样的窗口!许峰的信仰窗口在“家国情怀”。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是许峰直接血性表现,当今在关系到两岸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我们来看看许峰的爱国主义诗评视角!《蒋经国》“宝岛莺歌数十春,经天纬地不虚名。无奈众逆叛正道,一叶孤舟宦海行”。《洪秀柱》“救国护党志如磐,纤纤弱女笑残男,可叹独木难支厦,落魄老店无好餐”。《李登辉》“天生阴霾笼台湾,一脸奸佞赛秦谗。魂归日倭蒙蒋路,至死残留污水潭”。《蔡英文》“挟洋愚民梦黄粱,三根铁棍胜颜狂,待到皇天晴朗日,台海巨浪卷妖娘”。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西方取个经书分分钟的事,《西游记》偏偏弃易择难,妖魔鬼怪,历尽艰辛!这就是《金刚经》告诉孙猴子本事再大也要“悟空”的佛义。许峰诗魂楚韵将“火与土”相触还带血性,这就是我读许诗的感受。这也是我以《退尽缤纷见楚魂》作此文题目的原因。“火神”“九头鸟”,“虽九死犹不悔”。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央红一方面红军由出发时八万六千人,尔后平均每一里征途牺牲超过三个红军将士,二万五千里艰辛终于到延安,只剩不足三千人,无粮无衣无弹药,疲惫之师毛泽东向湖北大悟县藉红四方面军将领徐海东借二干元落脚救急,徐隶属张囯焘直接部下,他当时拥兵超过万人之众,是一支大部队,他查自己部队已仅有七千银元,但亦毫不犹豫立马交给毛泽东五千元,毛泽东要写借条,徐坚辞不受,并说他领导的红军包括当时的陕北红军随时听中央调谴。毛泽东为此感动了一辈子。五五年授衔,徐海东因重病于一九四〇年后一直养病再无战功,于是拒大将衔。毛泽东听后劝说“你是为中国革命立过大功的人,授你大将不算高也不算低,排名第二”。一棵树,果实收成只是季节性的欢乐,树干枝叶则一年四季在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冷暖交替承受的甘苦中,许峰诗歌的收获或许像这棵树,会有高潮和低潮。可我想说的是,真正让这树树故事壮丽的是担当的根部,根越往黑暗坚硬的深处扎,树就越深入黑暗和苦难的吸收中,而这棵树反而会越高大茂盛茁壮!历史的天理良知都在读懂社会人生深处的黑暗和苦难的智慧里!或许许峰的诗作在一些高雅之士看来真的直白到有点“土”,作为一个生长于湖北荆楚农村又为囯家安危血性而战的军人,许峰诗作完全可以归入楚文化爱国主义的屈原符号系列。荆楚历史诗魂故事背后有一个关于起源于黑暗血性中坚韧求索的关于“火神”及其祭祀的《楚辞》谱系,那“虽九死犹未悔”的爱国主义楚风楚韵情怀是许峰直白表述血性诗作的关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文化理解上有一个信仰的祭典窗口,其密码就在伟大的爱国主义舍生取义的悲壮践行中。许峰诗歌选择并较好地承传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所有愿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讴歌奋进的人分享和借鉴的!


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咏物悟道100首》(诗集)四本书。
组稿:放飞 编辑制作:杨柳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