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沦陷日诉说:
日本鬼子侵占广州罪行
陆华廷/文

(图片,为广州电视台介绍童年的陆华廷泳手,在七十年代的西郊游泳场木桩围泳池游泳)
今天的广州有点点寒冷。称得上广州老字号的西郊游泳场退休老员工们,是乘着这几分寒冷的天气相聚会在全国最大园林式的泮溪酒家靠湖边的房间里,饮茶食点心,畅谈往日走过来的时光与今天的生活。这些老员工们都是60多岁至80多岁的人,其中,岁数大者,还与老泳场场长陆新民一起共事。
出席今天聚会的有:原财务人员、晋升为副场长孔宪琛、医疗室李万欢;电工吴虾;行政管理人员钟伟南;行政管理人员刘健恒;衣服保管人员薛淑仪;十分欣喜地谈论的衣服管理人员黄美珍;票房钟瑞平;守泳场大门人员李萍。还有的老员工:后来接任(原衣服保管员晋升为)吕顺源场长、(原救生员晋升为)陈子源副场长、守泳场大门人员萧卫民、群体组的吴绍强、吴树基以及近20名救生员,因各种原因,没能够参加这次的聚会。
(图片,为七十年代人们在西郊游泳场沙滩池游珠江水)
我,今天是应邀的嘉宾参加这次的聚会哩!我没有在西郊游泳场工作的经历,却是孩童时,常跟着父亲返工,在泳场里与泳场员工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有机会认识在座的老员工。老员工们十分高兴地畅谈他(她)们心里敬佩的老场长陆新民的为人故事。
(资料图片,为七十年代的西郊游泳场门前状况)
恰好历史上的今日(10月21日):广州沦陷日。
原泳场副场长孔宪琛带头说:1938年10月21日,日本鬼子的铁蹄就踏上了广州这块土地,这一日史籍上称为广州沦陷日。建于1930年的围珠江水天然西郊游泳场,或许是许多人,都不知道它,原来是有日本鬼子,侵占广州时修筑的雕煲等工事设施的一处重要防御地方。该泳场,是曾与珠江河水相通的木桩式泳池、跳水池,泳者游泳同时可水中捉捕小鱼虾和观看江面上的来来往往的船艇…大榕树环绕着天然的珠江河水泳池,好一派最具西关风情特色的价钱平宜进场游泳的公众性泳场。
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期间,党组织安排了南下革命军人担当该泳场场长的陆新民。上任后,重视开展全区性的广州市荔湾区普及游泳活动,包括发展学校等单位的建泳池、游泳体校等为创建全国游泳之乡打基础的同时,还运用泳场内日本鬼子侵占广州留下的两座隐藏式雕堡等防御设施,现场向泳场员工和广州市荔湾区内各单位的干部群众进行“不应该忘记的历史”宣讲教育活动。
我插话说:到了九十年代,南方日报社所属报纸上有刊登记者黄皓报道介绍老泳场长陆新民在泳场日本鬼子俢筑的雕堡傍诉说日本侵占广州的罪行。
原泳场行政管理人员钟伟南说:就在1938年10月22日下午,一大队日本兵占领了已空无一人的广州市政府,当晚,南支派遣军司令部在广州市政府前的中央公园举行了庆捷大会,自此,广州人开始经历长达七年的日伪统治。
大家是你一言,我一句地讲述日本鬼子侵占广州犯下的罪行,把广州弄成为瓦砾与尸骸相互堆积的破烂城市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州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持抗日战争的热情。
最后,我为了让大家相聚留纪念,是现场即席挥毫“老友乐”隶书字体, 并建议大家合照,见图。
(图片,为西郊游泳场老员工们相聚会的合照)

陆华廷,广东省明道书院陆贾文化传播者、广州市越秀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监事长,广州市荔湾区作家协会会员。九十年代的广州市荔湾区文联文学委员,曾参加广州市中青年文学创作学习班及代表广州市荔湾区参加广州市文学创作座谈会。创作的散文、诗词等文学作品,分别被《那一片星光灿灿》文学书籍、报刋和新媒体公众号等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