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全迎
淮安市的楚秀园,座落于清浦区核心地带,占地48公顷,紧邻大闸口、文庙、东大街,原为一片野生湖面和湿地,清江市老市民称其为“南园”,1989年10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
我于1988年随淮阴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考察团赴广州、深圳一带考察学习,曾顺游了广州的越秀公园。1989年,听说我们这个公园将被命名为“楚秀园”时,我还觉得别扭,这不是涉嫌“抄袭”吗?
后来,我从心里感觉这个名称好!我们此地战国时期就是正宗的楚国之地嘛!否则,淮城如何称过“楚州”的呢?难道就允许你“越秀”,就不让我“楚秀”吗?
这“跃龙桥”三字,是淮安本地的、在全国闻名的书法家戚庆隆先生所题。
为何叫“跃龙桥”?而不是“飞虎桥”什么的呢?是因为明朝的正德皇帝曾留恋于清江浦的泽囯水乡,在这块地方钓鱼捕蟹、驾舟嬉戏,不慎落入湖中。待随从将“落汤龙”捞上来后,既受惊吓又得风寒,回京十多天后,就“驾崩”了。因此,这里被清江浦百姓称为“跃龙池”,建的桥便称为“跃龙桥”了。
楚秀园里植物品种丰富、疏密有序,花团锦簇、树木成林、多姿多彩……
“千帆报望”,曾是正德皇帝在清江浦流连忘返的景色之一哟!
这种木椅,设计得非常符合人的身体构造,坐上特舒适!我最喜欢坐,一坐半个小时不想起……
淮安的树种,最接地气的、长得最疼人的,还是柳树。瞧!这垂柳的身姿,哪个地儿的柳能比?
手捧紫砂,身在其中,耳听音乐,眼观湖景,复有何求?
纪念被顺治皇帝赐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的玉琳和尚的国师塔,巍峨耸立,与楚秀园相得益彰……
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气息的摩天轮等游乐设施,楚秀园深受市区老少朋友的喜爱……
八景之一的“雷湖夕照”。这最大的湖面,就是“雷湖”。
碧云桥,就是“赵公桥”第二。拱型桥,是我们老祖宗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之一呀!
刻有水、桥、日、月、云的浮雕,小山上面又新修了长亭。
“青春飞扬”音乐喷泉雕塑,使我回忆自己二十岁时是不是这模样?
我感觉这里的氧离子密度估计达20000,仅比长白山天池差2000……
康熙皇帝的“御碑亭”,仿佛要对游人诉说真龙天子游清浦、下江南的故事……
我家同楚秀园一路之隔,同学、友人戏称是“羊羊家的后花园”。这是上天赐给淮安人民的一块碧玉呐!我有幸可以天天漫步其间,深呼吸,忘却一切,陶醉其中……
我爱淮安,我爱楚秀园。
原创发表于 2015年10月27日《淮水安澜》网
(当时清浦区与清河区还没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