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 方
火红烂漫的大燕山,不知是在燃烧岁月的激情,还是在向一个季节的成熟轻轻告别?
我喜欢大燕山的晚秋,那一处处层林尽染的景象,瞬间能让一个人的狂妄自大就此去放低身价,在自然生命等同的理念中,有一种种飘落就此去煅烧灵魂,升华自我。如一滴滴晨露去慢慢蒸发,然后生成天边的云彩,只是那一片片落叶,在秋风中随意的飘舞,已然有了各自的一处处远方; 还有那,涨满堤岸的滦河之水,同样让你内心的浮躁,就此去放下一种谋求,让一种奢望,彻底沉淀在这一季清凉的过往中……

当如棉的白云,开始走高,天空的色彩,依然蔚蓝;那最凉爽的风,已从不远处的塞外贯穿到整个山谷。这满满的秋意,远离不掉漫散的时光,又何曾只是一行雁字的不辞而别。只是在刹那间,心中已生出一双无须隐形的翅膀,正同这穿梭林间的一只只山雀,归属在一处自然的梦幻里……
人们常说,叶落最知秋之意,然而,在这个百草枯竭层林尽染的季节,大燕山依然未曾杜绝秋日里那一种小小的绽放。

看……那一朵朵、一丛丛紫罗兰色的山菊花,已开遍一面面坡、一道道岭……这似曾让人走空的秋日,也许对自然又多出了一种怜悯与关爱。
大燕山的菊香与色泽,同蔓延在峡谷中成熟的高梁玉米一样,似乎一时都被火红的枫叶与金灿灿的白桦林一并夺了彩头。但我暂时却有了这种偏爱,未曾忽视你默默的吐蕊,一展芳姿;就像那沉甸甸再也直不起腰的谷穗,你不去张扬自己的饱满,我却接纳了你的这种谦卑。这漫山遍野的花开,与参差不齐摇曳在田地里的大豆高梁交相辉映,又不曾彼此依赖。是一种蕊香的暖、色泽的暖,在踏秋人的心中,已然滋生出一片让人欣慰的海。

只因生在大燕山,长在大燕山,也许我也曾去忽视你自然的浩瀚纯粹,曾给予世间的美好情怀; 但,在这万般浓烈的日子里,又怎能不让自身的激情去燃烧,而不至心死于一处荒野。如果,能在一种生命的质换中,理解其真正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去追溯一个灵魂的不断升华,从一种生命看似的结点上,重新去体味它的精神存在,便是一种生命的再延续。
一个人,面对自然的凋零,能做到不喜不悲不惆怅,不去添加个人的某种情绪、私心与杂念,让狗尾草橡子果最纯焠的味道,去杜绝世间庸俗不堪的气息,只躺在满地金黄的色彩上去想,其实人的内心世界并非宽广,思想有时总在一处狭小的空间内攀爬,去朝朝暮暮、去患得患失。然而,在这一景火热的秋情面前,若个人的某种酸楚,不就此去流露,甚至一时忘了自已曾经的不愉快,放下内心中的那种沉重。在大燕山最动情的景色面前,本不该洒下惹人的泪水,而去伤感自己无意的凄凉。

然而伤感,却总是自己的,这人人都会有。但,不能任着自己的性子去大开闸口,不且时宜的倾泻释怀。如果,能在秋日的这片浓烈中,让一颗赤裸的心跳能淡然一处,对自然的衰竭以及生命的近逝有了这么一个小小的认知,去情于一幕暂短的花开,心同一季无声的叶落;不去狂喜,也无深悲。让一种生命的渺小,瞬间得以释放,一样的光彩照人;此时,一种生命的存在,已与无限的自然融为一体;若能与一程过往的岁月相约,去彼此相伴、彼此眷顾,不管处在岁月丰满的黄昏,还是时光清瘦的黎明,都不曾去待慢这一朵小小的山菊花开,一片薄薄的枫红飘落;也不曾去辱没我们平凡的名字。让一个人的生命步履,在自然懒散的节奏中去放慢,不去同这个季节的长风驿马去走快,在一种看似利益丧失的收获中,而不去惋惜自己。

这人生,如同四季的流光一样清浅,而衰老,只是一个人一天天的去叠加岁月, 去褶皱自己的青春年华,而不曾重复自我。就像大燕山这一季坦然的秋色一样,如果你一直对每一朵花开、每一片落叶,都去爱的明朗无私,温存有度; 内心中便多出一片雨露阳光……

作者简介
作者:不死鸟,男;本名:张来德,笔名:远方,河北丰宁县人,生于1966年,专业菜农,喜欢绿色生活,绿色人生,由此去深爱上世界的真美好,喜欢上了诗;我是一个天天写作业的人。

诵 读 者 简 介
晨风,酷爱跳舞、唱歌、朗诵,师从大庆诗文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孟昭臣老师,希望用声音诠释美好的事物。

编辑制作:杜琴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