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我的老照片说起
文/刘玉伟
我从小就喜欢照相,尤其是1970年参加工作以后,经常会在照相馆里拍上一张一寸的照片留做纪念。1975年我花了近两个月的工资在寄卖所里买了一部华山牌的120相机。我们铁路上的养路工工资算是比较高的,每月是45.80元,而那时工厂里学徒工的工资才是18元。我们那时在铜川南站铁路地区职工食堂吃饭,每一个月最多也才十四五块钱。
我有了这部相机后,就经常用它为我和同事们拍照。1976年5月,我和同事们第一次登上西岳华山,就留下了许多最好的瞬间。还有我在铜川许多难忘的照片,也都是用它记录下来的。

我1981年结婚后,又和爱人花了近百元买了一部红梅牌的120双镜头相机。这部相机也拍了许多我的亲朋好友们的照片,还记录了我们宝贝女儿小时候点点滴滴的成长变化。我们后来又买了一部135的彩色相机,我就是用这两部相机拍了很多黑白和彩色的照片,记录了我和亲友们在那些年里许多美好的往事。
喜欢拍照的人都知道,那时120黑白胶卷只能拍16张,135黑白和彩色胶卷也只能拍36张,每一个胶卷都在十几块钱左右。拍好以后还要拿到照相馆去冲洗,每一卷下来也要花不少钱。因此,那时候出去游玩拍照片时,不是现在用手机想拍啥就拍啥,想拍多少张就拍多少张。我总是小心再小心地去拍好每一张照片。就是再小心也有出错的时候,有的一卷拍下来会有几张是坏的,有时一卷都没有拍好。拍照片也和拍电影一样,总会留下一些无法弥补的遗憾。你就是以后再去补拍,也无法找回当时的感觉和风景。

2006年11月,我们在苏宁花了近两千元买了一部数码相机,从那时起再也不用买胶卷了,也可以肆无忌惮地想拍多少张照片就怕多少张照片。但是,对于自己喜欢的照片,要在照相馆里冲洗出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喜欢拍照,也喜欢保存照片,开始是用大大小小的相册来保存。以后照片越来越多,光靠相册来保存已经不行了。我就把一张张照片贴在硬一点的纸上。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在空白处写下每一张照片的拍照时间,还有照片中都有谁也会写得一目了然。这样就是过去多少年,只要拿出来看看就能想起来。如今我保存的黑白和彩色的老照片已经有近9600多张了,有我个人的,也有我的亲朋好友们的。

我所有的老照片里,最早的一张是我1951年9月满一岁时和双胞胎哥哥的合影。2015年5月22日,西安的《华商报》征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我把这张照片送到报社后,就被报社选上了。5月25日报社记者又分别在西安和咸阳拍了我们哥俩当时的照片。6月1日《华商报》用一个版面刊登了征集到的3张老照片,还有现在合成后的照片。题目就是“和我的童年合张影”,我们哥俩的照片被放在头条位置,几乎占了半个版面。
我喜欢这些老照片,闲暇时拿出来看看也是一种享受。我每一次看着这些老照片,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激动和感慨,因为照片中的许多人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们也只能在照片中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回忆起我们过去几十年里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如今手机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了每一个人必备的通讯工具。正如我们说的那样,手机取代了照相机、录音机和录相机,手机也取代了游戏机、电视机和报刊杂志。出去游玩,大人小孩都会用手机来拍照 ,拍完照片后又可以在手机上做成音乐相册,和亲朋好友们一起分享。我从2016年8月起到现在已经做了一百多个音乐相册。每一次外出旅游,或者是老同学、老同事和家人们在一起团聚时,我都要用拍好的照片做一个音乐相册,少的有五六十张,多的有一百多张。
我2020年2月做的三原工务段职工老照片集锦的音乐相册,发到朋好友圈以后,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流览量就达到了2965次,转发量也有150次之多。这里面的许多老照片是我1991年在工务段行政办工作时,有人要把1989年在办理第一代身份证时拍的照片烧掉,这些都是用完之后剩下来的。我觉得这些照片还可以,就全部作为资料保留了下来。2020年年初,家在三原的老伙计加了我的微信,我就把她已经去世的父母的照片,还有她和她弟弟等人当时拍得照片发给她了。她看到这些老照片后很感动,除了对我表示感谢外,还说她都没有这些老照片。我就把这些老照片用手机拍照后,做了一个音乐相册发给她。她又发给她的朋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在三原铁路地区传开了。她在微信群里告诉我说,这个音乐相册在三原地区都快要传疯了,因为相册中的很多人早已经不在世上了,他们的儿女有的也是第一次看到。

我做的115个音乐相册里,流览量大部分都在一二百次,转发量最多也不超过十次。我把所有的音乐相册看了看,《我们相聚在沉香亭下》,是我2018年11月2日制作的,流览量是665次,转发量是29次。还有我2019年9月28日制作的《我们在母校团聚,同庆国庆七十华诞》的音乐相册,流览量为671次,转发量17次。因为这一个是我们西安的老知青在兴庆宫公园的聚会,一个是我们西安市43中学初六六级同学的聚会,因为老同学多,所以流览量和转发量就多。2020年9月11日,西安天朗中老年大学在宝鸡眉县的“太白唐镇”拍摄电视片,我是天朗的学员,参加完这次活动后,就制作了《天朗气清,穿越历史,梦回大唐》的音乐相册,流览量也达到了555次,转发量是10次。
我从喜欢照相到喜欢拍照,又从喜欢拍照到喜欢做音乐相册。其他人做得音乐相册仅仅是把照片都添加进去就行了,我还要给每一张照片都写上文字。当然我在音乐相册里都不会写他们的姓名,基本上都是写着我的老同学,我的好朋友,或者是他们是一家人,他们是好夫妻,他们是好姐妹好兄弟等等,尽量不去泄露他们的个人信息。因为我是发到朋友圈的,我的亲朋好友们一看就知道照片中的谁是谁了。前年我把一二十个我认为没有保存价值的音乐相册都删了,我这里一删不要紧,其他人也都看不到了。老同学们纷纷发来微信埋怨我不该这样做,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轻易删掉老同学和老同事们的音乐相册了。

我知道他们也和我一样,没事时就想看看这些音乐相册。对于我们这些年过七十的老人们来说,这些老照片就是历史,就是过去,就是幸福和快乐!因此,经常翻看老照片,看看以前的音乐相册,真的是一种很好的享受。我们从老照片里能看到那些已经去逝的亲友,也能知道还健在的亲友们生活过得如何。我每一次看到这些老照片,都要告诉自己,我们有幸遇见今天的好时代,就要好好地活着,继续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努力前进。

刘玉伟,2021年10月20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