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藕与荷花的传说
作者:牟洪营
我想:大家对《封神演义》一定很熟悉吧。那里面有讹诈的故事,哪吒死后被他师傅以莲藕作骨肉救活的故事一定令你唏嘘过。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3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太乙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哪吒身上。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调皮捣蛋顽劣不堪的哪吒却徒有一颗做英雄的心。然而面对众人对魔丸的误解和即将来临的天雷的降临,哪吒是否命中注定会立地成魔,他将何去何从。

荷花是莲藕的花,开在水上部分。藕是莲藕的根茎,长在水底淤泥里。莲蓬是莲藕的果实。莲蓬,是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呈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经脱粒、 摊晒、脱壳加工后即成滋补食品—莲子。荷花就是莲花。莲花、芙蕖、菡萏等都只是荷花的别名。莲藕,就是平时吃的藕,是茎。
荷塘里,去年未挖尽的莲藕躺在塘泥中,就可成为种藕。到了春天,种藕开始发芽。种藕的顶叫“藕苫”,被鳞片包着。藕苫萌发后抽出白嫩细长的地下茎,称为“藕带”。藕带分节,节的周围环生不定根,节上抽出叶芽和花芽,分别长成莲叶(也称荷叶)和莲花(也称荷花)。一般是在3月,藕带分节处先抽出叶芽,叶芽在水下生长,逐步伸出水面。荷叶出水前都向内卷成棱条状,出水后刚开始只露出小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就是指荷叶的幼时。随着荷叶杆的长高,荷叶也慢慢舒展,直到长成我们熟悉的伞面形状。

到了6月,藕带分节处抽出花芽,长出花梗。荷花出水前,是包得严实的花骨朵,出水后也还是含苞待放。随着花梗的长高,荷花慢慢怒放。在荷叶与荷花的成长期,水下泥里藕带的不定根处不断地生长出藕带,不停地分节,继而节上再抽叶芽和花芽。这样,一段种藕可以发展成一大片的荷叶与荷花。荷花充分绽放,长出莲蓬。随着花瓣展开、脱落,莲蓬也逐渐长大,莲蓬里的莲子也变得大而饱满。

最初由种藕的藕苫抽出的藕带,作为莲的地下茎,长在泥里,从春天到立秋前,它一直在水下滋长、蔓延。如果想吃藕带,顺着刚出水面的小荷叶尖向下寻找,直至淤泥中,可以找到鲜嫩的藕带。莲藕与藕带是同源器官。立秋后,藕带膨胀变大后就成了莲藕。
除了种藕可以发芽长出荷叶和荷花外,去年未摘的莲蓬中的枯莲子,掉进塘泥中,条件成熟,也可以作为种子发芽,长出荷叶、荷花、莲蓬、藕带和藕。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莲藕在中国民间有很好的名声,尤其是经杨万里的写照之后,更是名声鹊起。每每想起那白白嫩嫩的莲藕,我就不由得不去想那作者怎么那么会安排呀,拿莲藕作体多么适合,多么有吸引力啊。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莲藕,是莲肥大的地下茎,可作食用。须状不定根,着生在地下茎节上,束状,每节5-8束,每束有不定根7-21条。根系多分布较浅,长势弱。莲田主要在沼泽地栽培莲藕,中国湖北盛产莲藕,属于水八仙之一。
中华大地自古就是荷花的国度,人们爱荷、栽荷、赏荷、惜荷、颂荷、画荷,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古人说:“莲花,君子者也。”多少年来,颂荷的诗词,写荷的文章,画荷的墨宝,赏荷的奇闻逸事,可谓琳琅满目,层出不穷。翻开中国文学史,第一首写荷花的诗歌是《诗经》里的《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而《乐府》中的《江南》:“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则一直被人吟唱,至今余音不绝。而写荷花被公认为最好的诗文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和周敦颐的《爱莲说》。杨诗写:“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文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们至今仍然脍炙人口。当然,人们爱荷还在于她的多种用途和特定的意涵。

传说中的观世音菩萨好像坐的就是莲蓬。可见它是多么的神圣。难怪现在网上叫跟荷花有关的文明的人那么多啊。这大概是源于莲藕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名。
据查《大正藏》经典说,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其实许多花都柔软、乾净、充满香气,只是花有一特殊的生态是其他植物没有的,因此承担了佛教的象徵使命,春夏秋冬,四季轮转,花落花开,花朵具有谢而又发的生命力,本是许多文化喜爱惜用的主题。但世间花卉先开花后结实,莲花则在开花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莲花“华实齐生”的特质。莲花因此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
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一切事理通达了,参透了,自然凡事都看得开,不再贪婪、恐吓、焦虑、痴心、嗔怒,在精神上自然摆脱了苦境,变得轻松愉快。所以佛教中的莲花,代表一种智慧的境界,即所谓“开悟”。《无量寿轨》说:“是菩萨(观音菩萨)作是思维,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觉悟莲花,清净世界不染烦恼。
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