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秋温暖进教室
—— 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
(在这个寒冷的深秋, 陇原读书会合水分会唐静芳、耿志平老师为合水一中高一十班新生们捐赠作品集和《读者》等书各51本,人手一册。向她们的大爱点赞!)

亲爱的孩子们:
请允许我占用你们一点宝贵的时间,说几句心里话。
我是一个没有上过一天班的下岗职工,从招上工就失业了,生活所迫,在商海摸爬滚打二十余载,披星戴月,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不必赘述。
我今天把自费订阅了多年的《读者》杂志赠送给你们的老师,他说作为奖励,送给学习进步的学生,说心里话,我心里真有些舍不得,这些书曾经陪伴了我多少闲暇的时光,在书里看人生百态,读诗词文章。当看到一篇自己特别喜欢的文章,总是反复的阅读,心头的喜悦无法抑制,不由得会心一笑,一天的疲惫在不经意间一扫而光。
我以前就爱好文学,也买了一部分世界名著,只是忙于生计,不曾写过只言片语,自从加入“陇原读书会”,从第一次参加沙龙的那天起,在老师的要求下,我认认真真地了解了范仲淹的生平事迹,重温了他的《岳阳楼记》和《渔家傲•秋思》,学习了他的《苏幕遮》,和读友老师们一起在大顺城朗读“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体会一千多年前,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爱国情怀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格。
上学时我只学过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特别喜欢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每当想起远方的亲人和朋友的时候,就会想起“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句子。并请一个书法很好的同学把这首词写在一本书的扉页上,时不时拿出来品读。

从参加完读书沙龙后,我开始拿出纸笔,把一天看到的好词佳句,以及特别优美的景物描写抄写在笔记本上,每当看完一本书有感悟的时候,我就记录下来,两年下来,记录了有七八本。每天读一点书,心里不再那么寂寞和无聊,整个人感觉神清气爽。
这几年随着父母相继离世,我的心里空荡荡的,无处安放。我就把对父母的思念写出来,在合水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了有十篇文章,虽然才开始练习,这也是对我的一种肯定和支持,再加唐老师的鼓励,让我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和勇气,我感谢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他们就是我的良师益友。
也许在你们看来,我是一个灰头土脸的生意人,与文学八竿子打不着,但我认为,文学没有边境,只要识字就可以拿起书品读,领略书中的精妙之处和处世哲学。
今年九月六号,我毛遂自荐加了段广亭老师的微信,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把文章发给段老师,没想到老师很支持我写作,在他的帮助和修改下我先后在都市头条发表了五六十篇文章,有四十多篇被都市红榜和热点推荐收录,其中有几篇有一二十万的阅读量,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第一篇文章《漫步秋晨》被《九天文学》杂志录用,在十月上半月期刊上发表,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更坚定了我继续写作的动力和信心。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显摆啥,文学之路漫长而深远,我只是一个初学者,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通过这一个多月的练习,我发现自己现在写起来容易多了,不再绞尽脑汁和搜肠刮肚。写文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日积月累,读过的书就会派上用场,在文章中引用起来可以锦上添花,文章不需要有过于华丽的语言,只要按自己内心的想法,把最真实的感情表达出来,一样可以打动人心。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写文章不知从何说起,这可能与你们年轻阅历少有一定关系,希望你们空闲的时候多读一些书,从别人那里学习有用的东西。现在条件那么好,人最宝贵的就是学校的时光,你们遇到这么好的老师是你们的福气,请你们珍惜青春岁月,用心学习,不要辜负父母,更不要让自己今后碌碌无为。我如今饱尝了生活中的各种艰辛,方才后悔当初学生时代的散漫和混日子是多么的愚蠢和无知,注定了一生的辛苦和劳累。

虽然我现在沉迷写作不能成名成家,但我不想放弃自己的爱好,如果不是自己的尝试怎么会知道自己还有这种潜能?我希望在坐的你们,能抓住美好的宝贵的少年时光,用心学习,我知道现在课本难度大,课程又多,但只要用心总会学懂弄通的,在那些无聊的没意义的视频里少上点心,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比啥都重要。
我今天啰嗦这么多,只是想让你们不要像我一样“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多谢你们聆听我一个局外人的话,希望你们学有所成,三年后金榜题名,将来成为有用之人。
爱心人士: 耿志平
2021年10月19号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甘肃镇原人,爱好看书,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都市头条上发表,数篇被都市红榜和热点推荐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