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丛中,一簇黄花
李孔涛
雨潇潇,雾蒙蒙,远处的白云山峰在云雾缭绕中;近处的政务广场,清新,洁净,仿佛刚刚洗涤过,没有半点的尘埃。树木花草之间,错落有序,层次分明,同是绿色,却各有不同,就在这万绿丛中,一簇黄花,太阳般明亮。
重阳节前夕,我来到了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老党员孙广瑞家中。50载光辉岁月,浓缩在一枚沉甸甸的纪念章里。91岁的他昂首挺胸、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说起话来掷地有声。老人坐在沙发上,胸前的纪念章熠熠生辉,映照初心如磐。他激动地说:“我感到非常自豪,我有幸见证了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看到了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虽年事已高,不能再上战场,但我可以把我从战场上看的英雄事迹写下来、讲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少小离家入伍营,身经百战鲁南兵。
人民军队大学校,会武能文样样行。
孙广端1931年出生在荷泽牡丹之乡,河南开封卫校毕业后于1949年4月入伍,参加了解放南昌、赣州、韶关、广州、茂名、廉江、合浦、钦州、南宁、文山、蒙自战斗。他活泼聪明,快板伴随几千里,战斗间隙显身手,坑道里、悬岩边、大树下为官兵说唱快书《一车高粱米》《侦察英雄韩起发》等,鼓舞了士气,赢得了欢声笑语。
朝鲜战争爆发后,这个热血青年,连续七次写申请书尚未得到批准,他按耐不住,直接找到了部队首长,请求参战。“首长,我是部队卫生员,还爱好文艺,既能奋勇作战,又能宣传鼓动,就让我去吧。”1951年1月,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求,入朝作战,任志愿军某部卫生班长。他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敌人投入62000人,1个联队飞机,300门大炮,志愿军投入43000人。1952年10月14日,敌人开始进攻,打了43天,投航弹5000枚,炮弹190000发,把山头炸矮了2米,抓把土就有30多块弹片,敌人伤亡25000,志愿军伤亡16000,最后阵地仍然是我们的。孙广端在敌人的炮火和飞机轰炸下救护伤员,1954年12月,被授予三等功。1956年2月,朝鲜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院长命令孙广瑞为尖刀组组长,去20里路以外的列车上救护伤病员,他硬是用自己的身体爬出了一条20多里的“雪路”, 以便于其他医护人员跟进,最终达到目的地,军医护士们立即蹬上列车治伤看病。这次突击救护,他受到通令嘉奖。
1953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垂头丧气在停战书上签字。孙广瑞的部队从1951年3月入朝作战,直至1957年8月班师回国,整整待了6年之多。这期间,他在1954年10月,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举起拳头宣誓入党的那一刻起,他就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的利益牺牲一切!”。那一字千钧的誓词,在他的脑海里回响了68年。
三十秋令在军营,婉拒离职享逸情。
占领文化舆论地,能编能导演公卿。
孙广端军旅生涯30多年,立过战功,得过功章,被评为志愿军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全军代表大会。回国后分配到济南军区148医院,曾任护士长、军医、俱乐部主任、教导员等职,立三等功2次。
昔日军营立功,在千锤百炼中铸就了钢筋铁骨;今天脱下军装,继续谱写精彩人生。1978年10月,他转业面临两种选择:进干休所过悠闲轻松的生活;转业到地方,继续工作待遇低。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才四十多岁,怎么能被国家“养”起来呢?”他到组织部报道,欲分配他到地方医院当院长,而他不愿意离开喜爱多年的文化宣传工作,他选择了周村区文化馆这个“清水衙门”,当上馆长兼书记。
播下春华,必得秋实。到文化馆后他如鱼得水。对工作兢兢业业、孜孜不倦,把文化馆的各项工作搞得生机勃勃。他利用空余时间自学及进修导演课程,他深入生活,积极创作,自编、自导、自演了众多曲艺、小品、戏曲等节目,深受观众喜爱。他才华横溢,先后被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最美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自1992年离休后,他愈加笔耕不辍,说书演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共产党员、老兵退役不褪色的风采。利用自己的文艺专长讴歌新时代,歌颂共产党。他经常深入基层培训文艺骨干,指导文艺活动,组织文艺汇演。他潜心创作,先后编写了曲艺、小品、戏曲、广播剧、电视剧、电影文学剧本等500多件作品,出版了《幽默人生》《真真假假》《怀念战友黄继光》等8部作品集。执导《江湖行》《畅通平安》等电视系列短剧多部;在《古城青史》《金凤银凤》《戚继光》《百花女》等电视连续剧中饰演角色。央视台、山东台、淄博台曾播出根据他在朝鲜战场上的亲历素材编写的作品及以交通安全为内容自编自导了电视系列短剧。他不愧是文艺战线全能手,似夜明珠大放异彩。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离休后他含辛茹苦更加忙碌,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成为年龄最大、工作最忙的五老志愿者。还兼任了“五老”艺术团艺术总监。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辞辛劳、不计名利,将一颗热乎乎的爱心持续地倾注于关心下一代。他觉得现在的孩子都是蜜罐里泡大的,不知道咱们国家的历史,以为一生下来就是这样幸福美满。所以他立志要为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而多做贡献。天道酬勤,他受到众口称赞,受到各级政府表彰:2009年“淄博市十佳模范老人”、2012年淄博市优秀“五老”志愿者、2016年“淄博市十佳志愿者”。淄博市文联为其记一等功、淄博市委、市政府为其记三等功,教育部授予“青少年专业辅导员”称号。2017年被评为“山东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2018年国家关工委、司法部授予“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优秀辅导员”、2019年被评为“淄博市优秀退役军人”、 2020年被评为“感动淄博年度人物”、 2021年被淄博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全国“抗疫”斗争中,他不仅捐款2000元,又创作了童话剧《罪人》、对口数来宝《战疫情》、戏曲《妈妈的骄傲》三部文艺作品。
孙广瑞在淄博市学校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受青少年喜爱。他始终坚信,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每当他穿着军装,佩戴着军功章出现在学生面前,就把同学们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这30年里,他几乎走遍了周村区所有的中小学校,为孩子们作“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报告,仅开着老年代步车到学校作报告就有六七十场次。他还不断拓展教育平台,在清明节扫墓时给万名学生作《不忘先烈》的报告,在“七一建党节”给社区、街道和关工委的党员们上党课,还走进山东省女子戒毒所和戒毒检测治疗所,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的故事。为了增强教育效果,他深入学校了解学生生活,编印了《我是红领巾》专辑,内有50多件爱国、感恩、法制、文明、礼仪教育等节目,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相声、快板、小品、童话剧等形式表现出来,收到很好效果。他说:“红色基因要传承,没有先烈的牺牲,就没有现在的和平生活,我们一定要爱国家,从身边的每一点小事做起,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爱头上的每一片领空,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饱含深情始终坚持站着给师生讲课。有谁知道,他是咬紧牙关,强撑着。近期一个护工抱了他一下,当时他很痛,经医院检查竟有4根肋骨有折痕,毕竟年纪不饶人,他的骨头已糠,体重也有110斤,降到了90斤。在此状况下,他不声不响,小车不倒只管推,上午到医院治病,下午他又坚持去讲课、参加活动。多么好的一位老人,令人感动,令人疼爱;多么好的一位功臣,吃苦耐劳,低调谦恭,让人肃然起敬、敬佩不已。
铁马金戈英烈汉,凛然大义堵枪眼。
一拳打砌新天地,抗美援朝百载安。
孙广瑞和黄继光、邱少云是一个部队的战友。2017年在儿子的陪同下,他还拜谒了沈阳志愿军烈士陵园。在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的墓碑前讲述英雄的故事,在烈士墓留念,为讲述红色故事积累素材。他是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用青春、热血、汗水为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一座“红色精神富矿”。他讲的《立国之战彰显中国精神》,精妙绝伦,受到了大家的追捧。他一入场,“老英雄好,老英雄您好,”问好声此起彼伏。他声情并茂,把特级英雄黄继光、二级英雄龙世昌的感人事迹娓娓道来: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机枪眼英勇牺牲。同年10月19日,在上甘岭597.9高地争夺战中,已经负伤的爆破手龙世昌将爆破筒塞入美军地堡,并用胸口顶住,随后在爆炸中和美军地堡同归于尽。“先烈为什么不怕死,是因为他们思想上只有一个信念,出来打仗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保卫人民和平的生活。”他激动地说:“抗美援朝战争共产党以弱胜强,这是为什么,因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人民服务,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要保卫人民的和平,这种信仰是不可战胜的。”他骄傲地说道:“抗美援朝战争是我们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者的伟大胜利,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打败16个强国。历史反复的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听党的话、跟党走,中华民族才能不断的走向复兴。”现场响起发自肺腑的热烈掌声。孙广瑞老人表示,“我要努力讲好党的红色故事,引导大家从波澜壮阔的党史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 他的演讲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大家决心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争做时代新人而努力。
孙广端桃李满园,他不但竭尽全力注重专业演员的培养,也关心培养业余文艺人才。许多曲艺爱好者慕名向他求教,他从来都是热情辅导、耐心指教、不图任何回报。他对自己有约法三章:一不收费、二不收礼、三不吃请。在服务社会的诸多活动中,他不仅不吃、不拿、不要,在许多情况下还要自己慷慨解囊。他经常资助困难学员,本该由公款支出的费用,有时也是他自掏腰包。在兼任淄博市曲艺家协会主席二十余年间,他不但不要报酬,而且往返40里的交通费都是自己出。1995年,影视厂家在淄川摄制《马鞍山保卫战》委托他从周村找十几名群众演员,讲好按人、按天给报酬。但该厂家以经费紧张拒付,一走了之。孙广端心胸宽广,不计小事,不能让群众吃亏,二话不说,把自己的2000元给付,当年他月工资400多元,他一下竟拿出出了5个月的工资,当别人说他傻时。他说:“与朝鲜战场上牺牲的那些战友相比,我不知幸福 多少倍。”类似这样事在他身上,数不胜数,8部书就有7部书是自费出版的,仅此一项就花费了十几万元。
人生能有几回搏,孙广端把人生的三分之一奉献给了军旅;把三分之一奉献给了关心下一代事业;把三分之一致力于红色文艺创作。试问,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有多少人能在最后的三十年里依然神采飞扬地传播正能量?
峥嵘岁月,他穿上军装,是共和国引以为傲的宝藏;岁月静好,他作为老党员,还在为社会殚精竭力。他仿佛划着记忆之舟,再次靠近一百年前那艘南湖上的红船,怀揣初心与使命,驶进那风雨历程。建党百年,无数英雄用血肉和信仰,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他用赤子之心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真善美,用他幽默的智慧传播着正能量。孙氏广瑞,民族脊梁!
牡丹花开,从容华贵,昂首挺胸,如洛神出水,一顾倾城,一瞥惊鸿,栽到老,活到老,其乐融融。让人不禁想起刘禹锡那脍炙人口的诗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