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荷
文 || 唐凤华
总想去看你。春来了,雪化了,你的种子发芽了吗?夏来了,枊绿了,你的小伞举起来了吗?秋来了,风急了,你的花瓣褪色了吗?
秋收终于结束了。昨天下午过了饭口,我便抽空和老伴去赏荷。坐在车上,心里七上八下的,明知道这时节不是赏荷的最佳日子,但我更想去看她。面包车停在农都大厦右侧,我加快了脚步。荷花啊荷花我来了,你可曾听见我的呼唤。
留得残荷听雨声。晚秋的红兴隆水上公园,暖阳斜照,枫叶正红,菊香四溢,杨树叶己落在树下,天蓝得出奇。三五个拍照的人,在草坪上做着各种姿势。一男士好心地指向左侧"这时候荷花没个样了,前边的杨树林黄金铺地,去那儿拍照风景最好。"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一眼,应了声谢谢依然向荷塘奔去。
三年前,发小大芹回来,我和万胖儿我们三姐妹,清晨在水上公园游玩了一次。当时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荷花,高兴得一阵叫好,拍下了满池荷花映日红的照片,并且装在我的手机屏保上,每天都要看上几眼。
水上公园,位于红兴隆医院东侧,扁石河水从公园穿越,荷花池位于农都大厦南侧,农都大厦是红兴隆的地标。当时在荷花池的木桥上,赏荷的人很多,咔嚓咔嚓的拍照声不绝于耳,我也拍下荷花最靓丽的英姿。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婉如一群仙女在水中沐浴,令人不忍离去。
小时候,我家房西壕沟里,就有很多野生的荷花,我常常爱不释手的去观看她的美丽。高考前,天天早晨背政治题,我都面对荷花嘟嘟囔囔的。荷花象个清纯的少女,一动不动地在水中站立。
记得九年级时,陈涤贞老师教过我们一篇古文一一《爱莲说》。我总是第一个到前边背课文,当时陈老师才四十多岁,他的声音高亢、清脆,走路轻飘飘的,碎碎步、碎碎念。现在闭上眼,那一幕好象在昨天,细算起来陈老师现在己经该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他老家是河南的,有河南口音。不知他现在身在何处?
当我看到满池随风摇曳的荷花时,四十年前的记忆,一下子脱口而出了"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枝不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背课文时,只是死记硬背,现在面对真实的荷花,更理解了作者的寓意。荷之美,在于品德高尚。人之美,在于超凡脱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画面啊,万物生万物长。记得萨顶顶演唱的《万物生》,曾经家喻户晓。可不知为什么,此时的荷花更让我牵肠挂肚。
残荷,枯萎了荷花。看你一眼我的心仿佛被针扎。你憔悴的身影,在水中瑟瑟发抖,一言不发。残荷,你瘦弱的身躯,依然经受着风吹雨打,超负荷的付出,让你香消玉殒,依然把能量传到脚下。残荷,不,不该用这个字眼来称谓你!秋荷更恰当。秋荷,想你又不敢惊扰你,想写你又怕贬低了你的伟大,我只能跪着跟您说话。
怎么看你,你都象我那瘦骨伶仃的老妈。无论说什么都无法表达我的亏欠,您也有过青春靓丽,您也曾一头乌发。可自从您成为母亲,您就把一切毫不保留地献给了八个子女。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都让你在死亡线上垂死挣扎。养育的恩情更伟大,还没等到我去报答。
老妈,您己经走了二十五个年头了,您最放心不下的是精神受过刺激的二哥,我们都知道他是您的牵挂。现在我们兄妹都退休了,每个礼拜天,二哥都到红兴隆农贸市场赶集,哥嫂姐妹们都争着抢着给他送好吃好喝的。上个集,哥哥的菜摊前围了一大堆人,有个熟悉二哥的人,感慨到老唐你真是个幸福的人,这么多兄弟姐妹关爱你!想不到二哥说了一句让人泪奔的话"我天天都祷告,求咱爸妈,保佑咱八个都健健康康,永不分离……"
这么倔犟的人,谁曾想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是啊,今年大哥七十六,小妹都五十五岁了。问世间情为何物,唯有血浓于水最真!老妈我觉得您的灵魂,一直在呵护着我们,希望我们肩并肩走下去。
一花一世界,一花一人生。记得我刚五六岁时,父亲常说:"青年别笑白头翁,花开花落几日红"当时不晓话中意,理解己是白头时。
自古文人多悲秋。是啊,秋是个让人顿悟的季节。秋荷,更让人潸然泪下。夏荷之美,美得让人赏心悦目;秋荷之美,美得让人追魂透骨,美得让人回味,美得让人追忆,美得让人五体投地。
从百物生到百草哀,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谁都逃脱不了它的魔爪。关键是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些问题。记得父亲常常感叹到"人世间是一座宫殿,来来往往人烟不断"这话说得明白,做得更通透。父亲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千叮咛万嘱咐他的孙子孙女,刻苦学习,报效国家。老爸,您的孙女唐颖是咱家的骄傲,她在大学手执教鞭,讲咱们北大荒的玉米和大豆,您一定会感到欣慰吧?
一池秋荷,满满的思念。我把我拍的秋荷图片,换到手机屏保上。秋荷之美,美在脚下,美在传承,美在风骨。


作者简介:唐凤华,农垦退休工人,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现在黑龙江省红兴隆经营麻辣香锅快餐店,偶发作品,网络平台,风格质朴,真情独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