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桥系列论文第十六篇
金华君
【枫林咽泉】景
枫林咽泉特殊的地理特征,引来历代赞誉。
我们有幸认识,且有许多民间传说,如乾隆游江南到此,狂饮后口噎,咽泉又一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引来了更多游客。而古诗流传,引来了诗人,也希望笔者论文流传,引来更多的人。
关键词
枫林咽泉 龙蛇窘 不通痛快 乾隆皇帝 感叹 大开眼界
景因诗生,诗从景来,相得益彰,千秋流芳。
清潘成年有《枫林咽泉》诗云:
我游枫林坞,不见枫林树。唯闻涧水声,依旧出烟雾。
这首诗,是否在春夏之交写。枫林一般秋天红了叶。春夏间绿色。秋天游览见色彩,第二句不见枫林树,是树红叶不在,好像无枫林树。所以,诗不按常理而妙。
第三四句更证明了春夏二个物象:涧水和烟雾。这个季节水多雾浓。整个世界唯一听到就是流水声。
清葛长祚有《枫林咽泉》诗云:
山水清音静者收,乱峰深处见灵湫。
阴晴汩汩龙蛇窘,昼夜潺潺风雨秋。
吞吐按时疑漏滴,机关藏内识岩幽。
这首诗是写秋天景色,颔联写明秋。如颔联“龙蛇窘”,其窘,写得传神,莫非为艰涩之水,困迫之境,水形如龙蛇袅袅,如龙游浅水被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龙蛇窘,与枫林咽泉的咽泉,其咽解释,表未声音受阻而低沉,如哽咽。
或许,咽泉,声音不大,像人呼吸受阻困难,形容身体虚弱。哽咽,总之不能痛快。汉 王充 《论衡·效力》:“渊中之鱼,递相吞食,度口所能容,然后嚥之,口不能受,哽咽不能下。”
三国 魏 曹植 《释愁文》:“临餐困於哽咽,烦寃毒於酸嘶。”
新登县志记载,泉水时来时止,像人喝水,喝一口停一下。水来时,石下“咕咕作响”,如水下咽喉一般,于是称“咽泉”。
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走到泉边,狂饮一阵,水呛入气管,差点噎死。乾隆皇帝感叹地说:“泉水虽好,但嫌来得太快,口渴者容易丧!”
因为到了秋天,水的能量少了,自然如人声哽咽,不能痛快地流。没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壮气势。
我们认识了枫林咽泉,有了这个特殊地理特征,让我们大开眼界。

作者金华君,系台州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温岭市文联诗词家协会副主席,箬横红叶诗社社长,单位在温岭市箬横镇人民法庭对面事务所中(箬横镇纬三路136号),职务主任。
《新时代诗刊》微刊阵容团队 排名不分先后
名誉社长:
丁景玉(不老松) 孙德振 黄昌才 冷娃(孙凤章)
社长:
仙城君 丁明亮 醉梦仙城(王东军) 沙漠蛙
艺术顾问:
宫一心
执行编辑:
沙漠蛙 白云飘飘 醉梦仙城
总编审:
黄昌才 神国小王子 仙城君
刊头题字
张建良
投稿邮箱:13592233204@139.com 微信号:wdj668560
或扫下方二维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