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赋重阳
宣民庆
年年九月九重阳,总把人生论短长。
先辈捐躯多壮烈,吾侪效命敢彷徨?
登高望远云天阔,启后承前意志刚。
接续征程追梦去,河山万里用心量。
再吟重阳
吴茂江(宁夏)
金秋九月又重阳,祭祖尊神赏菊黄。
敬老求安怀社稷,登高祈福祝家乡。
临风奉寿前踪续,接气辞青远俗扬。
佩插茱萸天地阔,琴心寄语世呈祥。
重阳节叹人生
郭佑
又是重阳秋渐冷,幽思浅忆庆佳期。
蹉跎昔日无忧虑,珍惜当今未觉迟。
几处丹枫红胜火,一行鸿雁美如诗。
人生恰似流星客,耀眼光芒有过时。
重阳小聚
张耀堂
结缘邀友度重阳,互报平安赴宴忙。
把酒言欢歌盛世,吟诗趣雅赋华章。
山高水远云天美,菊艳林幽客路长。
何日怡然圆梦去,此情无改用心量。
重阳节感怀
张青
结伴秋游菊正黄,佳人美景两芬芳。
心中有爱心中乐,梦里含情梦里香。
几树红枫流异彩,一行褐雁掠时光。
千娇百态随风逝,唯恋诗书继世长。
重阳登高抒怀
刘 成
重九登高鬓染霜,天蓝云淡雁南翔。
明湖百顷如镶镜,稻谷千吨正入仓。
燃火红枫山岭醉,盛妆金菊丽园芳。
吾侪幸遇新时代,携友秋游赏景光。
与友重阳节赏美秋
边淑娟
九九观花菊酒尝,田间广野亮秋妆。
登高望远兰山近,窃喜从欢友谊长。
雁子排空形一字,朝阳耀眼影千行。
开心畅叙游芳景,挚爱同歌震四方。
又是重阳
李永华
大雁南迁列队翔,岁华转眼又重阳。
流年似水迎三寿,往事随风散四方。
且看红霞天瑞赐,虽增白发气雄藏。
人生莫叹容颜老,追梦犹能意绪良。
重阳
郑国江
重阳佳节日曈曈,拾级登高仰碧空。
云舞翩跹鸿雁影,岭吹萧爽鯉魚风。
茱萸遍插身強健,菊酒多尝耳敏聪。
得遇清时逢国富,神州物阜且民丰。
重阳遣怀
李玉民
玉露金风酝素芳,天高云淡又重阳。
龙腾碧海欢嘉世,凤唱清霄乐福堂。
白叟南窗吟妙句,黄童北院戏幽香。
纵情华夏圆新梦,紫气东来送兆祥。
重阳述怀
刘向学
旭日霞光紫气升,祥云染彩满山红。
登峰遥望岚烟起,入涧欣闻瀑谷鸣。
色暖重阳观叶美,妆新戌月觅菊丰。
喜邀亲友来相聚,歌酒联欢述有情。
祈盼重九艳阳天(首句用邻韵)
万吉晨
十月塞空阴冷寒,睡时身裹大衾眠。
晓来穿起厚衣裤,霜落更需新毯毡。
久䀲才怜高日挂,少晴又觉晚风旋。
秋山不可凄凉缚,重九期逢艳冶天。
重阳吟怀
耿宝福
秋高鸿雁恋南翔,大地黄花分外香。
云迥晨光舒绿袖,露寒晚照染红妆。
韶华易逝前踪计,耳顺常怀旧梦长。
但愿人生无苦恼,诚祈百寿再重阳。
重阳抒怀
薛翠珍
云卷云舒漠上秋,离离落叶载清愁。
苍山极目情难寄,碧水调琴梦不收。
千里乡音归远路,一囊故事寄琼楼。
如何借得诗同酒,把盏重阳醉九州。
重阳抒怀
孙生玉
今岁重阳菊正开,金风着意拂窗台。
青春壮士擎家国,红粉滋兰护玉腮。
万里江山先烈创,千秋社稷后人偎。
神州锦绣难描尽,翁妪欢声好梦来。
辛丑重阳
李育钢
近日东篱开寿菊,来时北塞献嘉禾。
三三令节松风舞,九九芳辰鹤露多。
向处题糕酬玉韵,何人赋酒对秋河。
话归故土曾为客,望远登高渡汉波。
重阳遐思
高飞
重阳独觅剩芳娇,哪管天凉落叶飘。
自古登高思望远,从来逸兴欲凌霄。
鬓霜发细情不扰,尘面眸花趣未凋。
流水淡云酬此日,繁花似锦定相邀。
重阳节感怀
黄支全
寒露离兮菊酒酬,征鸿南去唳声休。
山川遍染红黄色,峰顶欣观远近秋。
佳节倍思多忆往,茱萸欲插更添忧。
登高避疫人长久,敬老知恩谓上流。
重阳节老兵重登旧阵地
李修伟
秋日齐登芒乃山,层林尽染挂金帘。
阳坡爭艳山菊美,阴壁竞奇莺语欢。
放眼新营闻战鼓,倚身老阵叙兵缘。
他年但可策竹杖,战友重阳再奋攀。
重阳抒怀
陈亮
踏浪高歌九曲前,金风移步定无边。
裁霞一抹枫林染,凝露双峰竹叶鲜。
藤阁临空飞浩海,兰亭点酒绕轻烟。
乡邻敬老尊贤趣,几笔家书问谪仙。
重阳独吟
马生文
岁岁重阳今又是,年年赋颂总褒扬。
拾阶楼顶寻秋渺,极目郊原刈穑光。
膝下顽孙添喜庆,人间正道系衷肠。
曾经几度团圆梦,辗转飘零走四方。
重阳节感吟
路秀娟
深秋依旧遇重阳,寸草春晖万世长。
红叶满山林尽染,寒霜两鬓体犹康。
高堂坐镇家中乐,子女传承百世昌。
孝老尊亲非一日,植根骨血谱千章。
重阳节有感
夏丽
镜照朱颜变化稠,万千感慨涌心头。
重阳岁岁菊花灿,细雨年年草色休。
晚暮霞光斜玉影,清风落叶梦魂州。
前尘往事如烟雾,转眼中青就入秋。
重阳感怀
王祥
又逢九九话重阳,落叶飘零野菊黄。
望里秋山空寂寂,眼前征雁一行行。
东篱把酒花迷影,西阁铺笺墨染香。
日暮情怀何处寄,清词浅唱祝安康。
兴游北长滩
郜明锋
十里长滩越黑山,金风冷雨起云烟。
如期结伴诗心动,做客相逢岁月穿。
几度情怀花径后,一番意欲水车前。
欢声笑语鉴秋老,执笔悠然寄韵笺。
重阳
赵云超
北雁南归列两行,登高望远又重阳。
荷花凋谢枫林艳,柳叶枯萎菊院香。
岁月虚飘三顿酒,韶华易逝一秋霜。
雄心但在何愁老,五十焉输少壮郎。

重阳惬怀
谢慕
仰头眺望雁南飞,俯览山坡牧畜归。
一阵秋风红叶醉,无边爽气自扬眉。
重阳采风
李凤云
翻山越岭度重阳,目睹枫红瘦柳黄。
古刹武当香火旺,素斋鲜果溢芬芳。
重阳节感怀
刘艳娟
金菊吐芳秋色美,年轮转瞬又重阳。
每逢今日心情异。望远登高思故乡。
重阳抒怀
阎学军
韶华逝水又重阳,时菊浮金带露香。
雁叫长天征路远,秋风落帽感苍凉。
重阳节吟
张立平
九九重阳观异彩,山山遍野泛金黄。
登高尽揽丰收景,塞上江南盛世祥。
重阳登高
呼永峰
雨后兰山气色新,红黄间绿不输春。
他年今日知何处,瑟瑟风寒撩倒人。
重阳节抒怀
严琴英
桂菊随风九九香,枯枝冷叶露犹霜。
凝窗远望南飞雁,往事悠悠念故乡。
重阳节感赋
刘秀云
黄昏寒漏已心飞,逆旅孤灯梦寐稀。
欲报慈亲真孝爱,醉携老我有相依。
重阳有感
李劲松
漫道深秋颜色美,沧桑岁月起新潮。
而今喜度重阳日,展望明天又步高。
重阳笔会有感
杨波
菊花展会度重阳,时感秋来别味香。
蘸墨挥毫多惬意,人生六秩始辉煌。
重阳有思
孙峪岩
孤在异乡为异客,今逢九九也思亲。
欲携登望难如愿,默插茱萸只一人。
重阳登高
王德祥
惊雷过后见重阳,庭院秋华分外香。
翁妪健躯登秀岭,群情振奋抒华章。
重阳喜乐祥
陈立君
岁岁重阳丹桂香,英姿飒爽进学堂。
老年风范红心照,曼舞轻歌国盛强。
重阳思乡
张建忠
重九思乡情切切,梦回大漠似愁肠。
人生漂泊何时歇,岁暮深秋在朔方。
重阳节念北长滩
王菁华
重阳登顶西山眺,塞上长滩是故乡。
红枣黑梨招远客,土鸡米饭味尤香。
重阳杂咏
孙映
重阳未敢踏征途,几本诗书共酒壶。
最是唐人多韵事,王维帮我插茱萸。
辛丑重阳感怀
秦瑞娟
篱落秋风柳叶飘,楼空菊冷感无寥。
登高独望乡关处,却见红枫似火烧。

重阳念怀
徐和
重阳言敬老,九九望天堂。
父母音容远,儿孙梦境长。
修心拥社稷,养性览沧桑。
华夏仁德赞,承家世代昌。
重阳
马利明
今日又重阳,攀登北武当。
上山观寺院,下岭赏红黄。
疑看瑶台景,谁涂粉彩妆?
秋风前夜醉,扑倒美颜筐。
重阳感怀
吕树君
西风吹渐紧,九九两重阳。
有幸登高处,无言望远方。
拳拳游子意,隐隐鬂毛霜。
唯愿回归早,相携赏菊黄。

塞上重阳
薛锋
华夏共重阳,高天雁字长。
诗人还塞上,浓墨写苍黄。
重阳节
李晓华
九九重阳日,秋深菊染黄。
登高望远处,举目觅家乡。
九月九忆
孙剑
登高思故里,别样菊花香。
历尽千帆劫,重阳九九伤。

水调歌头•重阳遣怀(毛滂体)
赵学义
眺望乾坤朗,南北换新装。
神州河清海晏,民众谱华章。
丹桂红枫似锦,
紫菊黄花如绣,草木露为霜。
寂寞嫦娥舞,树下醉吴刚。
看苍穹,横阵雁,惬南翔。
惠风和畅,把盏思句话农桑。
携负文明鸿业,
同铸中华美梦,情愫咏重阳。
景色东方耀,紫气兆祯祥。
清平乐•重阳又登北武当
刘新芳
兰山红遍,枫叶金秋璨。
谁在当空持彩练?百里如诗画卷。
遍野流韵芬芳,一行鸿雁南翔。
遥望故乡千里,晚归暮鼓武当。
浣溪沙•岁岁重阳(韩偓体)
邓建伟(福建)
旷野东郊菊淡黄,远山北岭沁幽香。
一年一度复重阳。
作赋有时伤感慨,行吟何处乐清狂。
修身养性寿而康。
小重山•九九赏菊(薛绍蕴体)
赵传法 临朐
九九公园布景新,盆盆秋菊艳、蝶飞巡。
蕊丝伸展惹游人。临花近、香气沁芳身。
莫道冷昏晨。风吹霜染体、更清纯。
凌寒傲放视如珍。高洁性、环境长精神。
秦楼月•重阳节
何桂珍
菊丛烨,清寒塞上金风烈。
金风烈,园林尽染,水天澄澈。
神驰意远舒凉靥。诗情涌动诗心越。
诗心越,登高吟唱,寄情蟾阙。
沁园春•重阳节赋
刘成宏
伴侣枫林,陪友菊蒲,共醉重阳。
念山川廖廓,青松泄韵;
亁乾气爽,灿菊流觞。
醉蟹酣鱼,青筠白苇,
馥郁葱兰涨国昌。
识途马,有松朋梅友,依旧疏狂。
凝眸前路辉煌。
问锦绣、神州靠孰镶。
在炊烟袅处,民珍国泰;
灯红乐地,将念危亡。
五岳虽颜,三江纵好,
当晓花中隐毒王。
怀忧客,应倏然奋起,仍效冯唐。
感皇恩·重阳登山感怀(毛滂体)
高银春
塞上贺兰山,晓烟笼雾。
山道崎岖峭岩驻,
断流枯涧,尽现穷崖绝谷。
秋风声瑟瑟,无人顾。
回首东行,登高远目。
一马平川育田亩,
几弯乡径,漫野霜枫红树。
重阳雁影远,天涯处。
采桑子•重阳忆旧(李清照体)
凌思桃
重阳听雨诗文乱,
惆怅心情,惆怅心情。
岁月流年,相伴读书声。
翻开旧照相思溢,
忆起年轻,忆起年轻。
才智修行,似水逐飘萍。
念奴娇•重阳登沙坡头(苏轼体格)
乔维祖
重阳登岳,见晴天万里,云雁留迹。
光照菊魂香靥梦,冷浸一天秋碧。
兄弟齐肩,茱萸遍插,影在清凉壁。
黄河如带,借孤烟赏落日。
欲醉独步狂歌,举怀对月,来得他乡客。
三五绯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故地神游,长城脚下,何用飞鸿疾。
月明星暗,风尘箫续羌笛。
江城子·重阳节里赞孝心(苏轼体)
常惠琴
社区院内荡和风。
夏秋更,老人增。
年迈父亲、驼背路难行。
妻子凄然分手去。
心欲碎,泪频崩。
三儿轮换挽一程。
语言轻,晚霞明。
媳妇亦然,且又唱歌听。
邻里街坊齐点赞。
花绽放,露晶莹。
临江仙 重阳感怀
(用龙榆生著唐宋词格律临江仙格三)
张文豹
菊酝新醅齐敬老,媪翁欢度重阳。
登高揽胜步铿锵。
志从心里出,人在景中央。
炫彩丹枫铺锦绣,闲亭小憩茶尝。
晚年安逸报贞祥。
福来贤毕至,华夏更坚强。

【1】
出句1:提壶一醉重阳日;(薛翠珍)
对句1:倚杖孤吟九月秋。(刘 成)
对句1:耀眼三秋好景光。(高飞亮)
对句1:策马相逢暮雨时。(张燕荣)
对句1:饮酒三杯暮雨时。(刘艳娟)
对句1:问字千秋开世时。(张耀堂)
对句1:品酒三痴暮雨时。(许宗金)
对句1:下笔闲吟九月天。(边淑娟)
对句1:落帽孤吟碧玉天。(阎学军)
对句1:包粽孤香端午天。(赵传法)
对句1:倚杖孤吟万里秋。(邓建伟)
对句1:饮酒三巡幸福年。(黄支全)
对句1:祭祖三思九九时。 (张文豹)
对句1:把酒相逢端午时。(田刚)
对句1:倚树半眠续梦人。(马生文)
对句1:得句孤吟白露时。(赵云超)
对句1:征雁千行白露时。(王祥)
对句1:对酒三杯九九时。(肖剑顺)
对句1:携友同欢九月菊。(刘向学)
对句1:把酒孤吟六十秋。(吴茂江)
对句1:倚杖孤遥九九风。(王德祥)
对句1:驾鹊千寻七夕情。(张月琴)
对句1:对月孤吟万里秋。(薛锋)
【2】
出句2:且借茱萸寻旧梦;(薛翠珍)
对句2:偏宜篱菊饰新妆。(刘 成)
对句2:何妨蓠菊入新家。(张耀堂)
对句2:常依蓠菊慰寒心。(许宗金)
对句2:又观寿客赋新诗。(边淑娟)
对句2:但凭桂子嗅浓香。(赵传法)
对句2:犹尝橄榄忆深秋。(张文豹)
对句2:权将茉莉敬新宾。(马生文)
对句2:还将蓠菊送新朋。(赵云超)
对句2:还将菊蕊问秋风。(肖剑顺)
对句2:堪依篱菊咏新辞。(王德祥)
对句2:偏逢篱菊换新妆。(张月琴)
【3】
出句3:最怕秋深,最怕风寒,
最怕登高痴望眼;(薛翠珍)
对句3:何妨霜降,何妨露冷,
何妨恋旧醉吟怀。(刘 成)
对句3:何妨路远,何妨夜冷,
何妨赏景喜观光。(高飞亮)
对句3:偏逢月冷,偏逢情苦,
偏逢抱怨盼归心。(张燕荣)
对句3:偏逢雨大,偏逢露冷,
偏逢寄远抒来情。(刘艳娟)
对句3:还忧水远,还忧月冷,
还忧送远寄随心。(张耀堂)
对句3:心忧路远,心忧雨冷,
心忧逆旅宦游人。(阎学军)
对句3:何忧冬浅,何忧冰冻,
何忧解困智缠身。(赵传法)
对句3:常愁岁至,常愁影薄,
常愁抱病苦缠身。(邓建伟)
对句3:方知梦魇,方知雨霁,
方知落魄自归根。(黄支全)
对句3:何来月满,何来日暖,
何来眺远醉填心。(张文豹)
对句3:何妨露重,何妨月冷,
何妨向远醉含情。(田刚)
对句3: 稍嫌夜短,稍嫌雨骤,
稍嫌起晚误归程。(马生文)
对句3:何忧夏老,何忧鬓白,
何忧务实远行舟。(赵云超)
对句3:犹怜月老,犹怜鬓白,
犹怜念旧远征尘。(王祥)
对句3:何堪雾重,何堪露冷,
何堪落魄惹离愁。(肖剑顺)
对句3:何妨雨急,何妨雪冷,
何妨走远阻归心。(刘向学)
对句3:方知水急,方知雨细,
方知眺远念离愁。(吴茂江)
对句3:尤怜面皱,尤怜发白,
尤怜起早醉吟诗。(王德祥)
对句3:尤怜日暮,尤怜夜黑,
尤怜寄远苦离情。(张月琴)
对句3:何堪夜半,何堪雨暗,
何堪向远恨离愁。(薛锋)

《黄河诗词学会》微刊
主办:宁夏银川黄河诗词学会
顾问团:李增林 魏康宁 海军 李自德 陈勇 张铎 张嵩 邓成龙 白林中 杨波 宣民庆 闫立岭 丁玉芳 闫云霞 左宏阁 郑晶
总编:张美玲
主编:余丽萍 赵云超
副主编:张文豹 李新红 李建敏 陈军 范春荣 呼永峰 张海鹰 李育钢 薛锋 郜明锋 韩兰翔 张青 黄支全
编委:王晓亮 杨小林 张顺焦 沈海荣 薛翠珍 刘燕 刘艳娟 孙剑 张立平 邓建伟 王祥 史丽娟 陈丽萍 董玉荣 夏丽 张月琴 秦瑞娟 何桂珍
刊头题字:陈勇
本期制作:刘燕
排版说明:按投稿时间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