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叙永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叙永县作家协会
顾问:肖体高
主编:靳朝忠
副主编:余远忠 陈言熔 蒲文忠
执行副主编:李腾双
策划:李腾双
编辑:李腾双
题名:牛放
题字:陈仕彬
编委:
靳朝忠 余远忠 陈言熔 李腾双 蒲文忠
钟剑平 赵 焰 王 兴 叶科霞 李 莉
楼 政 熊开艳 杨 馨 陈 会 陈奕西


写在创刊前面
叙永边城,却有强大的儿童文学气场
四川泸州叙永边城,地处川南,三省通衢,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在叙永县,活跃着一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爱好者 ,叙永的儿童文学之优秀,已经成为一种文学现象。 叙永作家协会共有会员五十余人,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有近二十人,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如靳朝忠、刘光富、陈言熔、叶科霞、楼政、熊开艳、李莉、陈会、陈奕西、黄国锋等等。
2012年,泸州作家肖体高(曾在叙永工作二十多年)的散文《童年的最后一缕阳光》荣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带动了叙永等县的儿童文学创作。此后,2013年,靳朝忠的儿童散文《颤悠悠的小木桥》和刘光富的儿童小说《老树下的快乐时光》,2015年,陈言熔的儿童小说《左耳的声音》再次荣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靳朝忠的儿童散文《颤悠悠的小木桥》还入选小学四年级群文阅读教材“新语文读本”。2017年,靳朝忠的儿童散文《乌蒙苗乡校园采风》和叶科霞的儿童散文《丢失的香包》又荣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2021年,楼政的散文《落叶坝下的黄昏》再度荣获此奖。短短几年内,一个小县城五人六次获此大奖,在全国也属罕见。
叙永儿童文学现象,曾引起过全省、全国儿童文学界的注目和重视。2017年“叙永•中国儿童文学笔会”在叙永召开,迎来了《中国校园文学》、上海《少年文艺》、江苏《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选刊》等大刊主编。时任《四川文学》主编书法家牛放先生欣然题赠“叙永•中国儿童文学之乡”。全国与会各儿文大刊主编纷纷在题赠上面签上大刊名称和自己的名字表示认可。这些重量级的大刊编辑亲自为叙永儿童文学作家授课,并把脉叙永儿童文学创作和发展方向。叙永作家协会成立了“中国儿童文学之乡”QQ群,县内外、市内外、省内外的儿童文学作家们在群内经常交流作品,切磋技艺,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交流和创作氛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儿童文学气场。赢得了全国、省、市级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副教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四川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一书中评价:“以几乎占据了四川儿童文学创作半壁江山的泸州儿童文学来说,泸州市前后共有10篇文学作品获得了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靳朝忠的散文《颤悠悠的小木桥》《乌蒙苗乡校园采风》、刘光富的《老树下的快乐时光》、陈言熔的小说《左耳的声音》和叶科霞的散文《丢失的香包》......熊开艳创作的《长胖的窗帘》,在2019年'非常梦想--四川省第三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在获儿童文学一等奖。”
边城叙永的儿童文学作家们都在积极行动,在县作协主席靳朝忠的带领下,通过抱成团,组建儿童文学创作的生力军,老作家言传身教,有目的地提升一些有一定创作基础的作者的创作水平,对取得一定成就的作者及时予以鼓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叙永的儿童文学事业定会更加繁荣昌盛,让“叙永•中国儿童文学之乡”这面旗帜高高飘扬。
叙永•中国儿童文学之乡编辑部
2021.10.20
颤悠悠的小木桥
作者:靳朝忠
最是清明时节,让人挥之不去的仍是郊野青青荒冢前萦绕的缕缕白烟“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动人的诗句,燃起一种千年厚积的情绪;何况是我这样两鬓苍苍的人,又偏值这绿肥红瘦、情感多汁的季节。泪光,照亮遥远的记忆,记忆中一道颤悠悠的小木桥。

常常偷渡小木桥的,是当年蜀南叙永县立初中同班同桌的兄弟俩,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哥哥,要聚餐了!”,上午第四节课,我悄悄摇了摇哥哥的手臂。眼眶深凹的哥哥心领神会,递了一句暗号:“小木桥……”

那是一个充满天灾人祸的饥荒年代。政府每月只供应三两肉。学校每月聚一次餐——吃一顿肉,就三两,润润肠子而已。想着家中腿、脸水肿的母亲在风雪冬寒中整日没命地给人缝衣、浆洗,供我们上学,我和哥哥怎忍心吃。
午饭,开始分肉了。桌长伸出颤抖的手,一人一片匀匀地分。我感觉桌长那分肉的手,像有千斤沉重。几双眼睛聚焦般盯着菜瓢,几个来回,每人碗里已有五六片鲜肉了。肉片大小不一,很难把肉分匀。这时,桌长又把一些零碎的小肉片细心地掂量着夹进先前分得略少的肉碗里。分完后,我把肉倒进哥哥的碗里,哥哥再把两份肉小心翼翼地装进一个小瓷盅里。当时,学生们都住校,纪律很严。学生要回家加点餐,必须凭“通食证";晚自习后,想回家看看父母,顺便住上一-宿,也须凭'通宿证”。校园原是一块佛地,名叫定水寺,坐落在三面环水的半岛上。永宁河渡口有人站岗把守,南面犀牛沱有一条小道,也有学生会干部躲在砖窑里窥视,捉拿偷出校园的人。我和哥哥早侦察好了:东面水势汤汤的大树河上有一道小木桥,是水磨工人临时架设的,学校没派人站岗。

啊,令人心惊胆战的小木桥!哥哥让我拿着瓷盅,他先试一试,猫着背,小心翼翼地挪步。木桥一步几摇,颤颤悠悠。好不容易挨到对岸,吓出我一身冷汗。我大着胆子,索性跪卧在小木桥上,一手端起瓷盅,一手抓住横木,手膝并用往前挪动。“哎哟!"”一 枚小铁钉划破了裤子,膝盖浸出血来。“小心!”快到对岸了,哥哥也跪卧在小木桥头,摇摇晃晃地接过瓷盅。

回到家,望着水肿得不成人样的母亲,我和哥哥咬着嘴唇,泪眼汪汪,心在笃笃笃笃地淌血。“要好好读书,今后不要挂念我了。”母亲用盐水给我洗净血迹,缝好裤子;又熬了一小盆玉米粥,一家人辛酸地喝着。
下午, 我和哥哥偷偷溜回学校, 第五节课都快下了。老师把我们拉进办公室,恶狠狠地训了一顿,说要记过处分。
现在回想起来,真傻!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原委告诉老师呢?那时,面黄肌瘦的老师,同样也养育着面黄肌瘦的儿女,该会原谅我们吧!

小木桥,颤悠悠的小木桥!几根细细的树干,竟承受起了两颗沉甸甸、泪淋淋的孝心。
第二次偷渡小木桥,便有些胆量和经验了,有人说,鲫鱼能治好水肿。听到这消息,就像乌云笼罩的天空忽然露出一缕阳光;又仿佛身陷绝望的人盼到了救星一样。课外活动时,我和哥哥便到校园南边的稻田里去捉鲫鱼。一次,我们捉到好几尾鲫鱼,挖了些野菜,趁着黄昏暮色,偷渡回家,又急急地熬了一锅汤。母亲泪眼望着我们,咽不下去。“孩子,你们吃吧!长好了身体,用功念书。”我和哥哥见母亲不忍心吃,便一人舀了几汤匙喝了,母亲浮肿的脸上才飘起一丝苦涩的笑.....

母亲,您真的把一颗脆弱的心化作筹码,押在儿子的成长上了。
多少年过去了。当我快念完大学时,母亲便匆匆离开了人世。一份深沉的愧疚,落在了我和哥哥的心上。几年前,哥哥去世了,我的内疚之情更深更浓了。于是每逢春节、清明以及母亲的生日、祭日,我便把节衣缩食的积蓄买成香烛、纸钱,在母亲坟前大把大把的默默地烧,把我一年来发表的悼念母亲的诗文,连同我的愧疚和怀念,尽情地燃给逝者。

小木桥,颤悠悠的小木桥!几根细细的树干,承载了两颗晶晶莹莹的孝心;让我懂得了永生永世地感恩母亲,小心翼翼地爱着孩子,教育孩子。
如今,那小木桥已被岁月的流水冲去。那些养尊处优的小公主、小皇帝们是难以走进这道动人的风景了。
啊,小木桥,颤悠悠的小木桥!你能再一次架设在我心灵的渡口么?于这清明时节,让我穿上褴褛的粗布衣衫,跪卧横木,缓缓挪动,再为母亲送一次寒食的冷斋吧!
(上文获得2013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同时入选小学四年级群文阅读教材“新语文读本”。)



靳朝忠,四川省叙永县第三中学语文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央文史馆诗词创作研究院理事,创研员。叙永作家协会主席。2013年、2017年连续两届荣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儿童文学田野上孜孜不倦的守望者,两代人皆酷爱儿童文学,希望在儿童文学田野上,永葆初心,收获快乐,收获宁静。

红军长征在叙永(组诗)
作者:余远忠
题记:1935年2月初,中央红军进入四川叙永境内。红军在叙永境内进行了叙永攻城战斗、三岔河战斗、漏风垭阻击战等几次较大的战斗;途经叙永营盘山,对滿山红红的桔子秋毫无犯;在石厢子召开了历史上重要的鸡鸣三省会议,张闻天顺利接替博古,毛泽东重新回到了领导岗位;在五龙山成立了川南游击纵队,掩护中央红军转移。
一.激战山岔河
一九三五年,山岔河的冬天
浓雾弥漫,火烧岩
石块垒成的石寨,居高临下
俯瞰着宁静的村庄
茂密的桦槁林
把一场血腥的行动
和黑洞洞的枪口
隐藏得天衣无缝
一群麻雀飞来
又惊慌失措地
飞走
从中午开始
整整一个下午
拉枪栓的声音,扣板机的声音
子弹飞舞的声音,呐喊的声音
山岔河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转移或撤退的冲锋
反复胶着
有人倒下,紧紧握着大刀
有人挂彩,脚印灌满鲜血
一群人吹着号角,迎着枪林弹雨
从一个山头,冲向了更高的山头
调皮的鸡爪漆
伸出红红的小手
与擦肩而过的红五星
悄悄比较
谁的颜色更红更亮

(叙永旧城貌)
二.攻打叙永城
叙永城东,普照山
沿石级而上,松柏之间
一个个冰冷的名字
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上
排列得整整齐齐,永远
保持着冲锋的姿式
他们,最先冲向碉堡
他们,最先爬上城墙
他们,在太阳升起的时候
最先,用自己的鲜血
染红黑泥湾的土地
枪声停下来了,大部队
冲出去了
他们,留下来了
留下了,一个个名字
没有年龄、民族、籍贯
甚至,没有留下一件
属于自己的物品
只有,一树树红红的桔子
一块带血的银元
以及,年年春天
早早到来的小白花
让一个个蕴育生命的名字
从普照山上站起来
向着前进的方向,向着
太阳升起的地方,眺望

三.营盘山上桔子红
冬天的营盘山,没有雾
也没有斜风细雨
一树树红红的桔子
一张张撅起的红唇
挂着晶莹的露珠
桔子树下,一群
疲惫不堪的队伍
阳光温暖着
冰冷的汉阳造
红桔子,红五星,红缨枪
映红了桔园老人
疑惑的眼神
战士们迷迷糊糊
吃一颗桔子
放一枚银圆,吃一颗桔子
向敌人射出一颗子弹
刺刀举起来了,红缨枪
举起来了
托起了一枚枚殷红的血
桔树上,桔子依然散发着
诱人的香味
桔树下,已堆满一粒粒
小小的石子
多少年后,一位叙永籍将军
饱蘸永宁河水
“营盘山上桔子红”
七个红色的大字
映红了丹山三十六峰

四.毛泽东在石厢子
一次彻夜的长谈
一付挑子的交接
一碗有滋有味的红烧肉
毛泽东拨弄着灯芯
挂在墙上的马灯
灯光,照亮了屋内的
毎一个角落
手中,燃烧的烟头
深深烙进肖家大院
烙进,从遵义到石厢子
无数个不眠之夜
石厢子在痛,东北三省在痛
中华民族在痛
北上,北上,北上
烟头,闪着光芒
指向北方,大年三十
毛泽东在石厢子
轻轻一挥手
历史,沿着一条
叫长征的道路
跑步进入了
春天

五.漏风垭阻击战
漏风垭,那棵老黄桷树
告诉我
十五名倒在怀里的,还是
黄发垂髫的孩子
操着不同口音
远道而来
用自己的胸膛
压住迫击炮的声音
用自己的骨头
在漏风垭
筑一道铜墙铁壁
整整五个小时
潘文华失去文华
周成虎成为纸老虎
十五名年轻的生命啊
怀着火种
永远留在一个叫永宁的地方
屹立成
高高的脊梁

六.红色五龙山
五龙山的雪
融化得比往年
更早一些
暧融融的阳光
照耀着
一个普通的农家院坝
彭德怀神情凝重
五十支汉阳造
六挺重机枪
一字排开,六百余名
红色种子
撒向川滇黔边区
他们每个人都是将军
树枝在马尾巴上奔跑
鞭炮在刺刀上怒吼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
镇雄,威信,长宁,江安
崇山峻岭中
一个人就是一片森林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
高高举起的火把
照着中央红军
打土城,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
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川南游击纵队
深深嵌入岁月,嵌入脚下的土地
用镰刀和斧头耕耘
用鲜血和生命浇灌
在五龙山的春天
举起一朵朵红色的花朵
2021年5月4日



余远忠,蒙古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期少数民族培训班学员。种过庄稼,学过木匠,教过小学和大学、当过公务员。八十年代开始写诗和散文,曾在《青年作家》、《四川文学》、《国防时报》、《青年之声报》、《中国西部》、《大地》等发表诗歌、散文。散文《大美无㾗画稿溪》曾获2015年四川散文奖,散文《桃花香,李花香》曾获《泸州作家》2013年年度文学奖。现任职于国有企业,2020年7月起任泸州市作家协会第八届常务理事、副主席。

温馨提示

投稿邮箱
2563560978@qq.com
投稿时附作者简介和一张清晰的个人生活照。可以应作者要求配图和配乐(投稿时加入想配的图片和乐曲名称,注明演唱者等)所有投稿都以正文发送或加编辑微信707904340直接发送投稿,不发附件,如果投稿十日内没有收到用稿回复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投稿以后记得加编辑微信号707904340,以便联系,未加微信的投稿,一般不予编发。
关注《中国儿童文学之乡——叙永》能欣赏到更多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