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曹雪芹纪念馆(2)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曹雪芹纪念馆之二
昨天,我们就《曹雪芹纪念馆》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概括的阐述。今天我们继续延伸一下。
我们走进纪念馆的展室看一看。我们看到,同时也查阅相关资料获悉,曹雪芹纪念馆内分为五个展室,分别陈列有曹雪芹当年居住的地方;写作《红楼梦》的书斋;香山地区美丽的自然环境所给予文学家的灵感;二百年来有关曹雪芹身世的重大发现以及与故居有关的资料等。此外,我们还获悉,这里还有一些碑刻陈列,这反映了曹家与香山地区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我在曹雪芹纪念馆
另外,据有关史料记载和介绍,曹雪芹纪念馆原是以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老屋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座小型乡村博物馆。后来的1971年,又在老屋的西壁上发现题壁诗,其中一幅与传说中的鄂比赠曹雪芹的对联基本一致,因此部分红楼梦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此建筑是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的地方。
曹雪芹纪念馆的陈列室内,就是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根据有关诗文所说的曹雪芹的晚年"著书西山黄叶村"以及其他描述,即北京植物园,也就是原正白旗所在地。其中辟地8公顷,建成曹雪芹纪念馆,借名"黄叶村"。我们注意到,纪念馆门口现有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先生的题匾。展室中除介绍了曹雪芹的生平经历,还陈列有与曹雪芹和红楼梦有关的许多实物资料。原来的题壁诗重新进行了临摹复制并按原状展出。
我们还看到,曹雪芹纪念馆周边(即黄叶村)林木葱郁,绿草如茵,环境十分优美,同时又非常的清静。按照有关资料所叙即:村内不仅设有"河墙烟柳"、"薜萝门巷"、"竹篱茅肆"、"柴扉晚烟"等景点,还有茶馆、酒肆、古墩、石磨、水井和屋后的菜地,好一派悠闲的乡村田园风光,不仅令人陶醉,更令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
在即将离开《曹雪芹纪念馆》之时,望着“茅舍”前面的一尊曹雪芹的塑像,我突然灵机一动,与这位大文豪合了个影,留下了一份美好的回忆。
这里我还要说明一下,由于本人的孤陋寡闻和才疏学浅,关于曹雪芹本人的诸多相关情况,了解的很少,只能从他好友留下的不多的诗文中,以及其他很少的零散材料中探知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