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感受雨
散文/海韵
下雨,是一件令人讨厌的事。不过,那多是在户外饱受淋漓之苦时。然而用脸、用手、用心去感受雨,听着雨便会使人进入一种稳定状态。
雨声单调而不乏节奏:杜甫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沙沙沙”,是春雨在轻拂纱窗了,如同一支轻柔的歌在悠悠地唱,婉转、缠绵,又带有一丝瘦弱的清秀。黄昏时分,上灯了,对着两杯冒着热气的清茶,与朋友喃喃地说着闲话。雨声淅淅沥沥,人的心也随之而沉静,春天的花草,儿时的伙伴,缥缈如在梦中。
夏雨,人们往往爱用“滂沱”二字。夏雨来势凶猛,气势宏大,“哗哗啪啪”砸在屋顶上面,如闻战鼓,如见兵戈,震撼人心。听着夏雨的来去,使人感到了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秋夜的雨声最适合一个人听的了。独倚软枕,拥被而坐,静静地听着雨点穿行于树叶之间,滴哒于屋檐下,间或有两片落叶来叩窗扉,聊听唧唧虫声,沧桑之感油然而生。秋季正是一切到了成熟的季节,又是一切即将衰败的季节。在这种盛与衰奇特融合,兴与亡瞬息更替的时候,雨声就如同一首凄婉的歌,吟唱着时光易逝的感叹,繁华难驻的无奈。

“留得枯荷听雨声”,该是冬天的事了。这时候的雨宛若天地间无助的游魂,万物皆静惟它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冬雨跚跚而来。那感觉不像是滴在地上,而如同滴落在人的心中,凝为块垒。这时侯,你可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静静地躺着,闭目养神。冰寒与我无关,雨声与我无涉,你的心思也可如这冬雨声一般,若我若无,既忘我又惟我。
说到听雨,又不能不使人想起宋人蒋捷的一首《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皆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听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人生易老,韶华不再。雨声无意,诗人多情。大抵人活世间,对尘世你在意也罢,不在意也罢,它依旧如浮云苍狗,象雨一样来者自来,去者自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