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太极原理
2019年7月永平社区诗词讲座提纲
赵南成
周易被称为中国诸子百家的“群经之首”,代表了东方文化的最高智慧,而周易的来源,在于太极原理。
太极图说
[宋]周敦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一、上一世纪五十年代最好的一首爱情诗,木上有火鼎卦,元吉,亨。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歌颂了爱情的甜蜜、美丽,这种心心相印的坚贞,是源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回归,与裴多菲“生命尤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以其阴阳平衡的功力,超出了裴多菲的诗。
怀念山城
何其芳
你是我黄昏中的晚霞,
我向你唱夕阳的诗。
而你的歌却是繁星,
闪烁在我灵魂深处。
我的诗只是萧萧落叶,
以温热的梦嘲笑暴风雨。
你的歌似花的沉默,
用永久的芬芳蔑视权威。
二、舜帝禅让大禹时的歌谣,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三、负阴抱阳、阴阳和谐之美的爱情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原载《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6期。
体现了“阴阳一太极”之哲学美感。胡适是中国新诗的开山鼻祖,这首诗歌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首白话诗”。这首诗如同现代版的“梁祝”,也可能是写胡适先生与韦莲司的爱情,胡适先生回忆起这首诗时说:“我感触到一种寂寞的难受。”
诗歌有韵律,却故意打破了本身的押运,形成白话,这也!为白话诗歌做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和尝试。
下面这首无名氏作品,体现了老阳少阴之美。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恨不同日生,日日与君好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被遗忘的唐诗,长沙窑诗文瓷壶
四、推算妇女生男生女的诗,体现了阳变阴合的玄机
七七四十九,问娘何月有。
除去母生年,单奇双是偶。
奇偶若不常,寿命不长久。
下面这三首广受关注的唐诗,也是含有周易原理的:
1.黄鹤楼
唐 ·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首虽未列入唐诗排行版,也因其想落天下的构思和飞驰雄奇的气势,而获得广泛赞誉。
3、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王维这首五律在唐诗排行榜中虽然只排到第65名,但诗的美学境界却融入了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尤其是对宇宙的本质认识和本原性思索。如著名哲学家卡西尔所说:“真正的诗不是个别艺术家的作品,而是宇宙本身一一不断完善自身的艺品。”
尤其是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这两句:“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红楼梦》中的香菱在讲到这一联时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找不出两个字来。"为什么会“千古壮观”呢?为什么会使人觉得自己口里说不出“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香菱语)”,对于这千古名句,一般的评论家是这样分析的:作者擅长写景,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孤"写出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即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伤感的印象,用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直”字,一个“圆”字描绘了沙漠中的景象,作者善于用字,情融于景,意境雄浑,等等。不少专家用语言美、情感美、节奏感、意像美去赞扬这十个字,但却少了关键的一美,后文再讲。
这当然是写诗的基本要求,要苦练用词准确、生动这个“基本功”。准确、贴切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
有个叫心雨的诗友,写了两首同题的七绝发我,我看了两首差不多,这是其中一首:
白鹭
文\ 心雨
竹林薄雾罩轻纱,
春草葱茏长新芽。
觅草黄牛哞哞叫。
惊飞白鹭溅水花。
我阅后略作改动:
白鹭
文\心雨
竹林薄雾罩轻纱,
春草萋萋吐嫩芽。
耕地黄牛哞哞叫。
惊飞白鹭溅水花。
并告诉她:原诗两个“草”,去一个;“葱茏"多是夏天,而且指树林为多,换成“萋萋”。
心雨说,细细看老师修改后的,“吐字"是比“长"字生动有古韵。“嫩"字也比“新"字有古韵。又问可否将第一句的“罩"字改为“笼”字,这我就很难答了。例如贾岛的“推敲”典故,他骑在毛驴上推来敲去,拿不定主意,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中,连韩愈也要“立马思之良久”。心雨又发了一首《春游》:
春游
文\ 心雨
微风送暖踏青游,
山路蜿蜒溪自流。
几瓣落红伤野意,
一行白鹭解春愁。
丝丝柳絮拂面过,
簇簇花团眼底收。
坡上玉笛音袅袅,
牧童牛背笑回眸。
并说:“我写春游,应该是开心事。但写几瓣落红让人有点伤感,见到白鹭飞又开心起来,这样写意境,妥当吗?"
我回答说,诗句清新流畅,但只是景色的堆砌,无太多诗意。不仅是个别字句的问题,是整体的构思,这要多读名家名作,才可慢慢提高。此诗缺乏典型性,放到惠州可以,放到肇庆也可以,模仿唐诗的词句但缺少神韵,人称“化石诗”。诗无定法,我只管你词语有无错漏,至于怎样写,用哪个字词更好,自己揣摩。你问这个心情,我无法答,因为是你写诗,不是我写诗。
这是题外话,又是题内话。因为上面专家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已指出其准确生动。只有理解这点,才能往更深一层理解,在哲学层面上思考。而哲学层面上想通想透了,又能促进我们写诗赏诗的生动、传神。
要讲清为何“千古壮观",为何无言却逼真,无理却有理,就要从哲学层面上分析,就是在前人分析的诸种美上,再加上一个“神秘美”或叫“终极美”,即宇宙意识。
这十个字,就展示了平面、直线、曲线和圆形的宇宙四种基本图形,呈现了红、黄、青的宇宙三原色,包括了水(河)、火(落日)、木(烟)、金(落日)、土(沙漠)五种的宇宙基本元素,也叫五行。于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宇宙的本真存在。而人类生命也是宇宙产物,生命的结构也是宇宙给予的,对于表现宇宙的基本结构的诗句,人的心理结构产生感应,或叫“共震”。
以上是将意像拆开来分析,更重要的,当然是从整体上把握这两句诗体现的运动中的宇宙图景:表达了有限向无限的宇宙瞬间存在,宇宙是无可把握的存在:
落日照长河,无限向有限;
落日将消失,有限向无限;
孤烟向长空,有限向无限;
长河日夜流,有限向无限。
“有限”与“无限”的瞬间转换,给人以无比沈醉的神秘感、神圣感,弥漫的思绪,持久的吸引力。
空间性:深邃、广袤、高远、静默、无限;
时间性:它所呈现的是宇宙的诞生,创世之初的鸿蒙初辟的景像;
瞬间性:落日坠河、孤烟。落日是代表宇宙的力量;孤烟,生命的力量(弱、小),瞬间之间把有限的、寂静的世界衬托起来,突出起来。
这两句诗包含了从有限到无限的宇宙意识,表现了深邃无限的空间性,宇宙洪荒的时间性,长河落日的瞬间性。真正的诗是介入宇宙的,面对浩瀚的宇宙,诗不会沉默。作为一个被著名艺术理论家贝尔称为"有意味的形式“,其实就是诗的“纯粹性”和“不寻常性”,贝尔归结为“终极的实在”的诗的最高境界,这就是宇宙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