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河文学》征稿
《兰河文学》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豫东大地冉冉升起,
《兰河文学》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兰河文学》队伍。《兰河文学》以“高雅,唯美,国风”的理念,精心为正能量艺术爱好者提供抒发情怀、展示才艺、学习交流的园地。
《兰河文学》属微刊,主要收录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
对稿件要求:
一、作品立意要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拥护社会主义。杜绝政治敏感问题,一旦发现,永不录用。
二、《兰河文学》微刊开辟如下栏目:(诗苑天地) (古风清韵) (小说园地) (散文花絮),现代诗每首限制20行以内,力求精简,思想健康,富有意境、内涵和跳跃性;格律诗平仄押韵符合要求,用新韵要注明。
凡是在《兰河文学》发表的作品,择优推荐到《文学百花苑》《暮雪诗刊》《中国乡村》杂志发表。
《兰河文学》从创刊即日起努力朝纸刊方向发展。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作家踊跃投稿。
本刊暂无稿费,不开通赞赏。
另外招募主编、副主编,诗策划若干名。
联系电话:1328371926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1760277215@QQ.COM
投稿须知
一、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检查作品,对错字、错误句子进行修改后方可投稿。
二、投稿可以通过邮箱投稿,也可以在《兰河文学》交流群贴稿。投稿时标注“投稿”字样。
三、稿件要求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

★散文坊
◎秋雨的梦
文/之 皙
几片落叶晕染着秋的柔情!
一直喜欢秋天,秋之静美、秋之温婉、秋之淡雅总让人觉得安恬舒适,素简从容。秋心一缕佳期如梦!
美丽的季节,美丽的邀约!三五好友,晚间相聚闲谈,席间,山水美食诗、书花草无所不谈,诙谐幽默、妙语如珠、简单细致、娓娓道来、深情况味、禅意了悟.......谈的欢畅、谈的无所顾忌、谈的海阔天空.......不知不觉,美食店打烊,余兴未尽,说好下次再约。
走出店门,才发现外面大雨滂沱,秋的凉和雨的湿使得心清气爽,桂花的香丝毫没有被雨水掩盖,时不时袭过鼻孔让心醉了一下又一下,车窗玻璃上夜晚五光十色的灯和雨水绘成了一幅斑驳的画,此时,每个人都随着这即兴的雨,变得诗意盎然起来。友提议说,“我们何不借着这雨,车里小酌怡情再言欢。”大家一致赞同,看着车窗的雨,深深呼吸,笑意葱茏。
于是,找到一家还没打烊的店家,准备把红酒打开,点些简餐,找几个杯子。“你们这是干吗?准备再‘加点’吗?”店家老板娘微笑着说,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菜了,你们还要打开红酒吗?“打开吧!”朋友坚持地说,想着车里还有刚刚摘来的葡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和美酒刚好相宜相融,虽然没有精美的夜光杯,没有欢快的琵琶声,但是这份心情足以胜过所有。
纸巾当果盘,纸杯放皮儿,依次型碰杯、交替式碰杯、随意性碰杯、共同举杯......真是一手葡萄,一手酒杯,想着这酸酸甜甜的葡萄或许也会在肚子里酝酿成酒吧,大家笑的很“诡异”开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雨下的像不像我们欢腾的心情?”“如果有雨也有星星会不会组合成无数的流星雨?”“你们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秋天的高原应该很美哪天一起去看看吧!”“我刚读一本村上春树的书《萤》,很喜欢。”“最近又长胖了不少。”“今天会不会成为我们以后的美好回忆?”平常没有时间没有心情说的话像霎时开了闸,说的这样简单自然,这样随心所欲,这样飘渺悠远。突然一友说,“我们不是在做一个雨梦吧,怎么感觉不够真实”。我们用葡萄的皮儿贴在她的脸上,调侃似的笑起来,她喊着,“你们竟然取笑我”,一边在一友脖子里轻轻挠起来,让她一下跳了起来,大家都笑的不行了,愉快的笑声飞出车窗外好远,和着雨声,为这个夜晚助兴。
又一日,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微风轻抚着条条雨线飘来飘去,秋桐的枝叶上雨滴偶尔滑落下来像顽皮的孩童,草坪上晶莹的苍翠像块块碧玉点缀着珍珠,水塘里秋荷的莲蓬遮挡着水面的雨涟漪美不胜收。“凭轩望秋雨,凉入署衣清”,刚刚度过夏季的浓烈和炎热,这雨后秋景的美让人安静、轻松、愉悦。
很多时候不辜负自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敬意,不负一场雨,不负这份秋意里本真的自己。
“今天忙吗?过去找你们。”
“好啊!”
电话里与友人们相约。
打开车窗,呼吸着清新的雨后空气,顾不得偶尔飘过来的雨丝打湿衣服,赶忙去见友。
细雨飘过窗台,微风轻轻柔柔,与友人们品茶闲话,烟火日常、诗和远方,在茶香里弥漫着,一切都觉得十分美好。偶尔拿起好吃的果脯茶点,这是多么喜欢的味道!有友来访,或许,心灵相近之人总是能感知相同的气息吧!在同一时间忽然想起,无事却登门打扰,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愫。就这样一同随意的聊着,闲适自然。
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友说,我们去一家农家小院吧,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好,一路上,欢声笑语,不觉已抵达。
把桌子摆放在农家小院的太阳棚内,我们木凳围坐,雨稍大了些,雨水顺着太阳棚成了丝丝雨帘,小院主人亲切地招呼着我们,把刚刚做好的农家菜端了上来,香味扑鼻,我们禁不住嗅了起来。肉沫拌粉条汁沫粉恰到好处的融合,入口爽滑且香浓,青青小炒炒出了蔬菜的原汁原味,简简单单却色香味俱全,更让人意犹未尽的是农家炒鸡,用自家的散养鸡,在大锅灶里翻来翻去,加上配菜和各种调料,看上去轻松放置,但却是熟练后的恰当比例,吃起来肉质劲道,越嚼越香,一种家的味道,情怀的味道,就这样,我们在这个农家小院里讲述着那些久远的故事和久违的心情.......
在一片心之清灵中,我在想,仅仅是这绵绵的秋雨柔软着彼此的尘心吗?更多的是一颗相近的心吧!

◎看 戏
文/范友军
一场秋雨过后,地里的庄稼获得了大丰收。太阳一出来,把挂在院墙上一串串的玉米耀得金黄金黄。
我知道,我的乡村每一年的这个时节,都会在村南头的那块空场地搭上舞台,请来一班唱戏曲的连唱三天的大戏,以示庆贺。
记事中的看戏,是生产队解散后,秋庄稼都收割完,冬小麦都播种了,父辈们都闲了,便组织上了年纪在村里辈份高的在一块商议,算算三天的戏得多少钱,每家得兑多少,算盘珠一打,本子上一记,第二天不到一顿饭的功夫钱都收齐了。不过那时根本没有“强迫“的意思,每家虽然都算好了,但也有家境比较拮据的,好在,家庭经济比较宽裕的会多拿些,正好可把少拿的差额弥补过来。用大哥的话来说,拿多拿少都无所谓,没有一个人去计较,因为,都是乡邻乡亲的,亲如一家人。
钱一收齐,便联系了戏曲团,听听广播里播报的天气预报,再定了个好日子。说到好日子,当时是有讲究的,包括下不下雨。初一如果下雨,前半个月不会有太多的好天气,十五要下雨,后半个月也不会有太多的好天气。当时,总认为父辈们的这种推测带有迷信色彩,可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推测真的很准,有几次初一下了三天的雨,天晴了,就定初六晚上有夜戏,可谁知戏唱到不到半个小时,雨就不打任何招呼地下了起来,而且是越下越大,一直连下三四天。后来,父亲也曾多次说,这不是迷信,是人们总结的经验,经验大于学文嘛!于是,只要初一不下雨,唱戏的时间不是定在初二就是初六,大都唱戏的时间都会定在上半月的。
时间订好,戏台搭好,吃过晌午饭便见一辆解放牌的卡车拉着道具和演员直奔村南头的那片空场地。
记得当初村里还没通电,剧团靠用小型汽油发电机发电供应灯光和及其它应用。你还别说,一个小发电机发出的电不仅使整个舞台灯火阑珊,而且喇叭里传出的声音十里八村都能听得到,让人真给稀罕坏了。
看戏其实是听戏。不过,对于当时我们这些“夜猫子”来说根本是无心去听戏的,我们主要看的是谁的脸画得最花,谁的腔唱得最憨厚,谁的“武把子”耍的有力,我们会一直看到最后,后来便知我们大都喜爱的是武旦。花旦一出场,我们就没了精神,干脆溜到舞台后面看演员们画妆或卸妆,有时还会被维护场外次序的人叫住,要么说让回家睡觉,要么嘴里说在这竟挨事等之类不奈烦的话,我们一听吆喝,吓得一溜烟的跑回了家,钻进被窝里睡起了大觉。
后来上了小学,更是对看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辈们请戏请的是一年比一年“质量”高,欣赏水平随着日子的富有逐年上升。剧团的演员们也是十分“卖力”的,一场戏唱下来,汗流浃背,满脸顺淌,父亲总在看过戏后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正如现在的我们一样,再困难,只要不丟掉身上的那种精气神,日子肯定会富有的。
一直以来父辈请戏大都请的是豫剧。因为豫剧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更重要的是豫剧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它的风格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例如:《十五贵》、《白蛇传》、《回龙传》以及后来请来的《包青天》、《打金枝》、《包公坐监》、《朝阳沟》、《秦雪梅》、《七品芝麻官》、《巻席筒》我们听得越来越有劲,炽爱得越来越深。好多剧目中的经典段子和唱腔下自6岁儿童上自70岁父辈都可来上一段,有时那调拿的十分的准:要吃还是家常饭,要穿还是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党叫干啥就干啥,绝不能挑肥捡瘦讲价钱,想想烈士比比咱,有什么苦来怕什么难……熟悉上口的唱词飘荡在村的上空,久久烙印在灵魂最深处。
秋的确迷人,给予人的甚多。晚霞落去,村南头的那片空场地灯火阑珊,喇叭里传来阵阵豫剧声: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会有人跟随,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才会有权威……

◎杂感.余生唯剩单纯
文/兰子
年过半百,虽然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也总该洞穿世界吧,但我做不到。
见多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见了就忘了,学不会,用不了,下次与人共事,还是简单如初。
大概天生缺心眼吧,总爱把人往好里想,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哪怕别人说什么都是为我好,实际都是为自己好,下次人家再说,看对方说得那么真诚的样子,我依然相信。很多时候是事后明白,但下次照样相信。
我相信我遇见的都是好人,相信上天的公平,相信善恶循环,于是我坚持用单纯武装自己。
我用单纯武装自己的行为,做事别含太多目的,干什么就是干什么,不怀其他成分,说什么就是说什么,不隐其他用意。我也用单纯武装自己的内心,人活在世间,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想得太多,要得太多,得不到时徒增烦恼,所以,活着,开心快乐就足够。
荣华富贵谁不想要?得到了当然好,众人高看,群星捧月的优越感。得不到怎么办?就地而死吗?用痛苦埋葬自己吗?谁愿做谁做好了,我不,我要快乐活下去!
单纯的心,每天饿了有饭,冷了有衣,累了有家,已足够。

★诗苑天地
◎放歌丰收节
文/雨寒
翠绿浓妆依依别
金色的原野迎来新喜悦
天高地阔人雀跃
祖国大地迎来“农民丰收节”
五谷丰登争亮相
展台上琳琅满目看花眼
豫东银城郁郁葱葱
秋天菜香瓜甜分外浓
葡萄坠枝,冬瓜卧田野
每一片土地上都充满着丰收的喜悦
唱起来吧!祖国的千秋伟业
放歌丰收节,心情被激越
村头里炊烟袅袅
满屋子挤满了乡愁
饭桌上闪着清辉的月
邀来嫦娥品果香
乡村振兴激活着新创业
丰收的成果走进每一片穷乡僻壤
唱起来吧!银城的田畴涡河的水
农旅开发闪光辉
诗歌阳夏倾情的约
金风秋韵,尽情的唱
让我们的歌喉尽情的放
奋进新时代,共享美好新岁月

◎归 乡
文/范友军
孩提时
酣甜地吸着家乡的奶
衩裆棉裤穿得透心凉
娘总说
乡下的孩子这样穿更健康
春来时
缠着坑沿边的柳枝把笛声吹遍了乡野
杨树顶端上的鸟巢开始温暖
生命在日子里更加强盛
夏浪中
一头扎进大坑中的深水里
刚一露头
知了在老榆树上唱翻了天
暮色中听到庄稼咯吱咯吱的拔节声
秋来时
庄稼地旁挖了一个长长的沟
烧出半生不熟的红薯和玉米棒
吃个肚儿圆
吃个洋相百出
冬寒时
雪落满了整个院落
抓把雪摁进嘴里
甜在心里 美了心扉
仿佛整个世间都是自己的
在长长的河提上放飞梦想
长大了
原以为
这辈子会永远陪伴着村庄
像父辈们那样
情倾注在散发芳香的黄土里
谁能想到
为了梦想和生活
背弃了生我养我的家乡
多少个无眠的夜晚
在异乡的楼阁里
双眸里总闪现村头的树梢
有人说
那是一种乡愁
也有人说
那如一枚船票
一头是我 另一头是故乡
年老时
都说年味淡了
很想找回烟花飞舞的最美时光
因为
那里寄托着儿时的多彩和快乐
灯笼在十五的晚上
把春风招惹得满巷乱跑
似乎在此时
闻到村西头桃花散发的幽香
老屋里的那头牛奈不住寂寞
哞哞几声
把原野里的黄土翻起了层层热浪
种子开始生根
生命开始复燃
此刻 我仿佛看到了
乡野呈现一派好美的春耕图
央视春晚伴着年夜的饺子
迎来新年第一声鐘响的那一刻
富便降满了人间
起早
迎着东方微微发亮的光
扑进日夜思念的家乡
老远听到
院落里响起了幸福的乐章
多年的陈酒惹得父辈满脸红光
淳朴憨厚的话语落在盏盏酒杯里
尽情无休地诉说着
日子越来越富有
跟着共产党走
一定会迈上小康大道

★古风清韵
◎七律·晚秋(新韵)
文/观澜(内蒙)
深秋满目尽斑斓,如画江山更美颜。
枫叶舞飘归故壤,金菊怒放绽篱栅。
行行大雁飞南暖,处处残荷染露寒。
遍地稻禾低首笑,压枝硕果庆丰年。
◎七律.老家秋雨
文/刘弘(河南项城洪流清河)
根根银线晃悠悠,满目金黄已暮秋。
不嗅农庄飘果味,唯观铁马放歌喉。
雁行弯曲离家院,雨细缠绵入梦洲。
跌宕心潮无处落,村南村北可停休。
五律,重阳节
文/范艳军
又逢九重阳,登台望远方。
寒凝风叶艳,冷沐菊花黄。
把酒添幽兴,邀朋叹晚凉。
澄杯浮瘦影,曲枕念高堂。
◎五津 咏菊(新韵)
文/李静(辽宁)
姹紫傲然生,娇妍别样情。
为君思远客,奉酒品菊浓。
倩影迎寒秀,清风带露凝。
凌霜七彩质,香蕊伴依行。

◎七绝 又重阳(新韵)
文/李忠会(四川南充)
稚嫩重阳揽九秋,骑肩眺远碧江流。
暮年白发登山顶,见海西边落日头。
◎七绝*上秋山(新韵)
文/曾海光(广东)
客路还乡未解踪,清芳送我染山红。
莫非这是蓬莱景?片落犹伤带雨浓。
◎七绝·秋情
文/源流诗纪(广东)
诗题红叶寄云彤,恨晚相知爱已封。
绽尽黄花秋韵老,冰心依旧菊茶浓。

◎七绝.组诗二十二首
文/诗情画意 (广东)
◎(一)相约国庆节日
中秋月后又欢期,国庆休闲要准时。
邀约旅游郊野去,欣为节日写新诗。
(二)辉煌七二秋
岁月辉煌七二秋,江山锦绣耀神州。
蒸蒸日上东方国,砥柱人间泛碧流。
(三)风和日丽◎
风水绵延顺畅流,山河无恙美神州。
循其规律毋邪恶,国泰民安七二秋。
(四)秋意浓情◎
秋意浓情万壑川,云蒸霞蔚漫山妍。
神州美景真如画,旖旎风光四季鲜。
◎(五)秋收丰硕果
春夏勤劳播种忙,秋收丰硕滿粮仓。
小康生活欢歌颂,粤海诗情雅韵长。
◎(六)人生路
跌撞朝阳到夕阳,人生道路有多长?
风华岁月匆匆后,老眼昏花鬓染霜。
◎(七)故乡
秋意浓情艳丽阳,云蒸霞蔚漫山岗。
丹山墨水风光好,地绿天蓝美故乡。
◎(八)鬓早霜
清秋桂菊已闻香,岁月匆匆近九阳。
莫憾今生非与是,无情双鬓早添霜。
◎(九)深秋情浓
院内花开菊正香,秋风律动柳枝扬。
天边大雁雲相伴,依恋无言送远方。

◎(十)深秋丰收景
雁阵悠悠返故乡,翻山越岭喜翱翔。
深秋一片丰收景,禾稻田园遍地黄。
◎(十一)秋日晚景
秋风喜雨渐天凉,稻谷随风阵阵香。
落日秋霞金灿灿,歌声浪漫万山扬。
◎(十二)寒露荻花
深秋寒露夕阳斜,芦絮茫茫映落霞。
遥望湖滨幽径处,渔歌阵阵乐生涯。
◎(十三)寒露天
气爽秋高寒露天,农村沃野稻丰田。
南飞大雁排人字,金色云霞缀岭边。
◎(十四)盼来秋凉
深秋寒露已登场,终究迎来气候凉。
一夜风吹声势大,江边岸柳雨中扬。
◎(十五)叶落归根
寒露时来气候凉,秋风尽染树林黄。
青春岁月无遗憾,叶落归根享誉光。
◎(十六)红椒映眼
红红火火辣椒鲜,锦簇枝头映眼前。
一派田园丰硕景,剁成制酱庆新年。
(十七)秋稻飘香◎
秋深夕照岭村边,稻熟飘香万顷田。
遥忆故乡收获景,家家喜悦庆丰年。
(十八)咏残荷◎
绿衣褪去叶归塘,昔日仙姿暂息芳。
藕蓄淤泥怀大志,来年春夏更风光。
(十九)漫步重阳◎
晨起山边步履扬,抬头又见雁归翔。
秋林满目重阳色,盛世年华景艳芳。
(二十)重阳在山庄◎
墨水丹山度九阳,纵横沟壑叶枫黄,
松涛竹影吟诗韵,笑语欢歌闹客庄。
(二十一)雌雄苦瓜◎
藤挂苦瓜爆眼眶,一条青绿一条黄。
出神入化堪般配,恰似雌雄凤与凰。
(二十二) 秋伴重阳◎
落叶萧萧莫惋伤,秋风相伴度重阳。
人生似旅匆匆过,岁月安康福运长。

◎七绝·秋情
文/源流诗纪(广东)
诗题红叶寄云彤,恨晚相知爱已封。
绽尽黄花秋韵老,冰心依旧菊茶浓。
◎风入松,重阳节(词林正韵一晏几道体)
文/范艳君
喜逢风雨庆重阳。金色秋光。
滩涂翻作园林好,看秋景,鸟语菊香。
游客神怡心旷,祭坟纸币飞扬。
寒阳时令变秋凉。迎接重阳。
市民信步观栏柱,凭谁锁,滚滚长江。
三峡平湖荡漾,新堤万里金汤。
◎西施•重阳佳节思故友(柳永体)
文/王省南(浙江)
染眸篱菊馥芬飘。雅骨傲风刀。
艳姿金蕊,秀萼托千娇。
灼灼黄花,莫道严霜冽,爱秋意萧萧。
又临九九重阳节,思心友、望幽寥。
失吾手足,无不痛啼号。
故里寻盟,再没怀人叙,梦里找闲唠。

◎十六字令 秋蝉(二)(张孝祥体)
文/富贵梦
蝉,老树枝头振翅艰。
声凄厉,秋夜扰清眠。
◎再题重阳
文/雷鸣
一抹愁云掠心上,无声秋雨湿重阳。
风卷残红晨霜落,思绪零乱又冗长。
岁月如刀摧菊老,游子思归常望乡。
把酒解闷嫌杯小,豪情一笑对沧桑。
◎古稀重阳抒怀
文/刘均生
光荫如梭七十年,蓦然回首心怡然。
青春不复韶华逝,写字吟诗心里安。
蹉跎岁月人渐老,蹒跚行路爬山难。
古稀之年逢盛世,老骥越活心越甜!
◎悟两首
文/聂山峻
一
赤裸来世长河中,岁月欢乐应时空。
爱恨情仇逐波去,掬月清唱踏征程。
匆匆过客千辛苦,人生蹉跎攀高荣。
奈何桥上必经路,流芳百世有几名。
(二)
半旧青衫披霞烟,铅华尽处傲临仙。
凡尘杂事泼月夜,心意桑田索悟禅。
◎北川河观鸭
文/伯胜月
野鸭悠闲戏逆流,频划足蹼稳如舟。
眼寻虾草充肠腹,爪印泥沙宿荻洲。
冬恋薄冰凭羽翼,夏迷肥水得虫蜉。
回头望客嘎嘎笑,物我情谐俩自由。

★《兰河文学》编委:
名誉主编: 华晓 春 姚化勤
主 编: 一骑红尘
小说.散文编辑:在路上
古诗词校对:长思瀚宇
古诗词编辑:蓝天白云
美术编辑 : 冰清
执行编辑: 兰 子 刘均生
校 对: 雨 寒
副 主 编: 雪 儿 冰 波
编 委:雨寒 一骑红尘 蓝天白云 范友军
刘均生 兰 子 高山峻岭 在路上 冰清
冰波 雪 儿 长思瀚宇 冬 雁
(以姓氏笔画为序)

点击二维玛 关注兰河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