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12月25日,贵州行第六天的上午,我们"春光国旅"一行20人,在游览了小七孔、大七孔、西江苗寨、天星湖、黄果树及青岩古镇之后,我们又返回了贵阳。
26日早饭后,我们告别了曾居住过两次的"神仙居大酒店",向遵义进发。两个小时后,旅行车停在了遵义会址停车场。
大海说:"叔叔阿姨们,今天我们去参观贵州行的最后一站"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址位于遵义市老城区红旗路80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建筑建于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原为国民党第25路军,师长柏辉章的私宅。红军进入遵义后,红军司令部就设在这里。我们知道,大家就是奔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而来的。那就话不多说,咱们启程吧"!
我们跟着导游走了大约六七分钟,就来到了遵义会址的正门。只见大门上高悬一块巨匾,那是毛主席于1964年11月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是毛主席为中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走进大门,是个大院子,院子中间是个广场。会址的主楼与临街的店铺分开。主楼坐北朝南,一层为红军长征资料展厅,还有娄山关大战演示厅。大海说:"当年的会议室在二层,原来是主人的小客厅,面积只有36平米"。我们注意到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长方形条桌,四周围摆放着20把木边藤心椅。墙上有参加会议的人员照片,共20位。

大海说:"这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址,在这间小客厅里,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现在大家看到的摆设仍保持了当时的原貌"。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在极端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存亡的转折点,遵义因此而闻名。从此,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红军四渡赤水,摆脱了敌人,振奋了士气。又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所以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九《毛主席诞辰纪念日》

参观完"遵义会议会址",我们由主楼走出来,当我们来到跨院广场时,院子里站满了穿红军装的人,他们是重走长征路的团员们。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知青,有抗战老兵,他们都六七十岁了,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原来,今天是12月26日,是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6周年纪念日。近年来,每到9月9日和12月26日,民间举办唱红歌,怀念毛主席的活动越来越多。你看,重走长征路的队员们,身穿灰军装,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广场中间。我们也默默地加入到队伍之中。
一位男主持人说:"首先,我们向毛主席像三鞠躬"。
礼毕后,接下来是女声独唱《边区的太阳红又红》。随后,一位身穿红军装的女同志上台演讲,她说: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伟大领袖毛主席,今天是您的生日,岁月悠悠,思念悠悠,四十三个春秋,我们的心,日夜为您守侯。怎能忘,韶山冲,湘江流,英俊少年为国忧,背井离乡赴长沙,千里跋涉真理求。小夜校,讲习楼,您与大众交朋友。怎能忘啊,秋收起义,井冈山头,武装革命滚滚洪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夜空闪烁星斗。怎能忘,安源煤矿您奔走,社会阶层分析透。劳苦大众是靠山,革命分清敌我友。怎能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里长征凯歌奏。惊天地,泣鬼神,血的历史千古留。怎能忘,宝塔山,小溪流,黑夜油灯闪闪,领袖整夜未眠。未雨绸缪,大义凛然赴重庆,三大战役您挥手。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怎能忘,天安门城楼您挥手,华夏儿女傲立神州。怎能忘,您当年忠贞为国愁,何曾怕断头,您的骄杨血溅荒丘,爱子英灵异国留。您满门忠烈为大众,人民思念的泪水默默流。您艰苦一生,廉政带头,看您的皮鞋,特别是您的睡衣多少补丁,敢问哪个国家,有这样的元首。天下已红遍,江山靠谁守。放心,伟大领袖毛主席,红旗不会变色,江山千古风流。您的光辉思想,必定日月同辉,万古千秋!
(完)
注:1.参考书目.《天星桥》、《黄果树瀑布》。
2.资料来源于网络。
2021-9-30

【辽西大地】文学社作者简介:李红卫(笔名:山野村人),河北省遵化市人,现住京东燕郊。河北省作协会员,唐山市和遵化市作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作家理事会唐山分会理事。当过农民、工人、小学教员,供销业务员,图书出版发行员。酷爱文学,多年笔耕不辍。于北京、省市各大媒体报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主攻小说、诗歌、散文,并出版长篇小说《蓝天上的彩虹》。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时代的发展,作品多见于网络。曾在《遵化文史》、《燕山诗文》、《畿东文化与艺术》、《芳菲文艺》、《江南诗画艺术院》、《红月亮诗画艺术社》、《世外桃源美文美声》、《晓犁文化传媒》、《都市头条》及河北、北京、广东、内蒙古等公众栏目发表了多篇文学作品。

【辽西大地】文学社主播简介:静远。【辽西大地】文学社主播团团长,爱好朗诵,在文字的世界里传递爱心、自由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