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六朝博物馆
皇甫素红
南京因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建都于此,前后达300多年,故被称为“六朝古都”。六朝时期人口超过百万,和古罗马并称世界两大古典文明中心,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大都会。若想了解这一段历史,走近六朝博物馆是个不错的选择。
六朝博物馆位于南京玄武区长江路302号,总统府东边。
进入大厅,特别敞亮,阳光透过钢结构玻璃天棚洒在地面上,形成了光影迷离的效果,南北两面墙上有两个圆圆的月亮窗营造出浓浓的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美轮美奂。原来这座博物馆是美籍华人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儿子贝建中先生率领的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建造的。整个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大厅里两辆造型别致的木车,走近细瞧,一辆是指南车,一辆是记里鼓车。单从名字就能猜到它们的用途:一个是用来确定方向,一个是计算里程的。令人惊讶的是,这两辆车结构并不复杂且完全是靠机械传动系统达到指南和记里的。而且早在17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这样神奇而又非常实用的车,我们不能不感叹和折服于古人的聪明才智。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分为三个展厅。首先参观的是地下负一层——“六朝帝都”展厅。在展厅的小平台上,是一个考古发掘现场,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段厚度达二十几米的六朝夯土城墙。据考证,这就是六朝时期宫城的建筑遗址。城墙边上还有一些青砖,那是用来包墙的。六朝时期就有了包砖墙,其建筑规格和技术都是非常先进的。可以想象得到,这么厚的城墙当年该是高高耸立,宫城该是多么巍峨庄严啊!当时一个外国使者来到建康,就赞叹说:“台殿罗列,状若众山,庄严微妙,犹如天宫”。在这一展厅,还可以看到六朝时期的城壕排水道,非常宽大。据记载,那时不管下多大的暴雨,宫城内都可以做到雨停地干。应该说,这样的排水设计还是非常先进的。还有牛车出行俑,再现了世家大族出行时前呼后拥的气势和排场;尤其是下面的一条由青砖侧立铺设的道路,经过一千多年的岁月,至今基本完好无损,中间两道深深的车辙印,再现了当时作为“六朝帝都”,“东方大都会”的繁华景象。最具吸引力的是瓦当墙。瓦当是古代一种建筑构建,起到保护檐头和美化作用。古代瓦当有很多种,这面瓦当墙展出了三种瓦当:兽面纹瓦当、莲花纹瓦当、人面纹瓦当。最为独特的是最后一排人面纹瓦当。这是东吴时期孙权在位时独有的建筑瓦当。凑近了仔细观看,发现几乎每块都不一样,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沉思;有的慈祥安静,有的怒目相向;有的浓眉大眼,有的小鼻子小眼睛;几乎找不到相同表情。正是因为它数量极少,存在的时间很短,而又各不相同,所以显得极为珍贵。六朝博物馆的馆徽就是一个人面纹瓦当的图案。
接着来到二楼,是“六朝风采”厅。一进入展厅就被那独具匠心的布展所吸引。许多地方竹影婆娑,绿意盎然,展品与翠竹相得益彰。展厅设计者别具匠心的用竹子作为区域间的隔断,让参观者在清新自然的环境中感受六朝的历史风貌和独特的文化。这也正切合了六朝时期名士超凡脱俗的形象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正如苏轼的诗句所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这一展厅展出了六朝时期许多精美文物,可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青瓷的艺术,主要展出大量青瓷文物。六朝时期以青瓷为主。青瓷的表面和胎里含有适量的氧化铁,经过高温还原,表面呈现出优雅悦目的青色,故得名“青瓷”。有一种青瓷器皿,上面有鸡头作装饰,被称为鸡首壶,其造型别致,做工精美。至于它的用途有的说是装酒的,有的说是装水的,至今还没有定论。青瓷单元最引人注目的是镇馆之宝——青瓷莲花尊,上面有精美的莲花纹饰,高85厘米左右。因为它是南北朝时期同类器物中规格最大图案最精美的青瓷,故被称为“青瓷之王”,也是六朝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六朝博物馆镇馆之宝——青瓷莲花尊)
第二单元是塑像的艺术,这一单元展出许多陶俑,它们个个面带微笑,形象鲜明,生动有趣。女子都梳有高高的发髻,身穿上简下丰的裙装,楚楚动人;男子多戴有冠帽,褒衣博带,风流倜傥。
(六朝博物馆陶俑)
欣赏这些陶俑,能感受到浓浓的六朝贵族气息和俊男靓女们怡然自得的万般风情。第三单元是线条的艺术。六朝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是文化艺术科学宗教都相当的繁荣。出现了一大批雄视古今蜚声海内外的文学家艺术家。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出自于这个时代。通过展厅的墓志石刻和画像砖,可以领略那个时代独具特色的书画艺术魅力。
在这个展厅最后一件展品不仅是六朝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还是禁止出国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叫青瓷秞下彩羽人纹盘口壶。整个壶身布满纹饰,精美细腻,融道教佛教于一体。它的出土将我国釉下彩工艺向前推进了五百多年,当之无愧的国宝!
(六朝博物馆镇馆之宝,禁止出国出境展览的文物——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
最后来到三楼“六朝人杰”展厅。这一展厅也分为三个单元。一是治国单元,介绍了六朝时期的帝王及能臣武将。东吴大帝孙权是第一个将都城定在南京的帝王,开启了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东晋时期的王导谢安是当时王谢两大家族中的代表。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谢”就是指东晋时期世家大族王家和谢家。二是思想单元。这一单元介绍了六朝时期的思想和宗教。其中六朝时期兴起的玄学以及代表人物竹林七贤的相关故事特别有趣。三是文艺单元,介绍了六朝时期的诗歌、小说、文艺评论、书法美术等发展情况。这一时期的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干宝的《搜神记》是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和浪漫主义小说的发端。还有关于大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曺不兴“落笔成蝇”的故事以及大书法家之王羲之“东床快婿”的故事等都十分引人入胜。
六朝博物馆是每个南京人以及热爱南京的人了解六朝历史不能不去的地方。

作者简介:
皇甫素红(笔名:维生素),中学退休教师。喜欢旅游,偶尔写写游记或散文,记录所见所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