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亲
文/张水章

俗话说: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难日。意思是说,孩子出生之时,母亲经历着难以言状的痛苦;甚或有的母亲面临死亡的威胁。当看到呱呱坠地的新生儿,母亲的痛苦便会烟消云散。这就是母爱的力量。
儿时常听母亲说:“(家有)一月仨生,(来年)米面成堆”。因为大哥、大姐和我都是在农历九月生,按老话说就是人旺家兴吃粮不愁。当我生日临近时,便常常想起母亲和与母亲相关的陈年往事。
“飞人牌”缝纫机
老家保存下来的缝纫机是:“蜜蜂牌”的,它之前有一台缝纫机是:“飞人牌”。“飞人牌”缝纫机是六十年代初托人凭票购买的,使用了三十多年实在不能用了,便有了重新购买缝纫机的打算,好心人告知:“飞人牌”缝纫机是上海一厂生产的,凭优质信誉回馈老客户,可以以旧换新。经人与上海缝纫机制造厂家联系后邮机回原厂,调换了一台上海缝纫机制造三厂生产的:“蜜蜂牌”新缝纫机。“飞人牌”缝纫机伴随我家姊妹度过了童年、少年的春秋冬夏,是俺姊妹夜晚的催眠曲,睡醒时缝纫机转动的声音“哒哒哒、哒哒哒”依然盘旋在耳边,弥漫在空中。隐隐约约看到母亲在忙碌,脚踏板疲惫却喜悦的颤动,轮儿轻巧而卖力的'扭动,还有线儿无力沙哑的声音,一下一下,一踏一踏。模糊了岁月,清晰了思念。

母亲年轻时心灵手巧,是当时四邻八乡唯一熟练裁剪手艺的。为了解决当地手工裁剪做衣,方便人们穿衣问题,经当地政府提议:在柳泉公社汪营大队组建被服社。吃食堂饭时(大锅饭),社员们集体吃饭。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大锅饭,养懒汉”现象,集体食堂饭取消了,当时人们的主要思想以:“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为主导。后来,被服社解散了,母亲便托人购买了村里唯一的缝纫机,义务承担起家乡人裁剪缝纫衣服的辛劳工作。母亲正常下地参加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村里人送来需要裁剪缝纫的衣物,一般都是抽空或雨雪天,大部分都是在夜晚做,熬通宵是家常便饭。
在我的记忆里,腊月是母亲最忙最累的时间。村里村外送来需要裁剪缝纫的堆放一起,母亲按照自己用粉笔标注的记号做一件细心放好,按家分放捎信叫人家取走。遇到活少时,对于家住远一点的,特别是年龄大的、长辈或沾亲带故的,母亲总要留客吃饭。客人吃饭时俺姊妹几个就得在外面看着、等着。听着客人说:“让你既搭功夫又管饭,布少贴布还贴线”时,母亲总是笑着说:“乡里乡亲的,说那都见外了,只要衣裳穿着得劲就好”。

除夕节,团圆饭;包饺子,贴对联。除夕前后是母亲最忙最累的日子,看着母亲太累了,姊妹们劝老人家歇歇再做,母亲无奈地说:“再难也不能耽误人家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是啊,辛苦一年了谁不添置一件新衣服!除夕,母亲往往一夜未眠,村里庆节的爆竹声此起彼伏。熬柏枝,祭敬神,一挂长鞭吉祥门;新年饺子摆桌上,全家运财都称心。当村里人把做好的新衣全部取走后,疲惫的母亲在感谢和祝福声中开始忙乎着煮大年初一的饺子,招呼着燃放新年庆节的鞭炮-------
后来,村里的年轻妇女有到县城报名自费学习裁剪班的,母亲轻松不少。随着经济发展,市场改革开放,人们开始购买成衣穿,裁剪缝纫制作慢慢的越来越少,缝纫机、包边机便很少有人使用了。
两岔河遇狼

“一个鸡蛋吃不饱,一个名声讲到老”,母亲平常最注重人品、德行。在“一打三反”整五凤、肃四清年代,有人传谣说父亲工作有问题。母亲是个急性之人,当天夜晚心里不踏实,和大姐交代看好姊妹们,母亲连夜就去找父亲。
农村冬天的夜晚漆黑而漫长,因为那时的村里人还不知道电是什么工具,感觉寂静而清冷。母亲是看着昏黄的月亮估摸时间的,认为后半夜天快明了。匆匆出门,寒冷瞬间浸遍全身,行走的脚步声惊动几声犬叫声。夜风凉气袭人,驱散了母亲的疲劳,没有丝毫的困倦睡意。抬起的双眼看清前方的路,走的很急,只有发黄的月牙在静寂中散发着忧伤。我常常在想,冬夜的温暖是上苍慈爱的心肠,为了慰抚夜行的人忍受酷寒后,赐予的一种补偿。
昏黄的月光,拉长了多情的树影,宛若一个冷艳的绝代少女,伫立在冬夜的寒冷中,风吹叶落凋零,凄楚而孤单;寂寥的原野上,清癯的树梢悬挂着一丝寒冷,凝结着一份宁静,仿佛是一朵冰冻的大地上剪下的冰凌花装点在夜空中。如果世上还有谁所不屑又难能感知的快乐,那就是冬夜之下,风声凄厉于遐迩,月影婆娑于朦胧,四周如水,偶尔饥鼠窸窸窣窣,忘怀天地个人之得失的惬意,苟活在这个冬天的晚上。
心有事无意路边景,赶夜路唯有脚步声。当母亲走到两岔河时,猛然间听到:“嗷……”的一声狼叫;母亲大吃一惊,冷战起来。这是什么声音?是狼叫!害怕也没有用,母亲立马冷静下来,停住了行走,站在那里静观其变。狼的两只眼睛,绿幽幽的, 幽灵墨绿;几分狡诈里隐藏着深埋的残忍。母亲信佛,心中祈祷:“佛祖保佑,今晚遇见狼了,各走各的路,啥也不伤害谁!”狼是有灵性的动物,可能是佛祖保佑,狼停下来看了一眼,便慢腾腾的往架子沟方向去了。看着狼过去了,母亲急忙小跑着赶路,到了河边见撑船人还没有来,便绕道拦河坝蹚水过河。当母亲见到父亲时天还没明,问过父亲方知是误传才放心。

秋雨夜坟地子时的灯
那年农历十月,铁匠老孙外出做完活和人家唠嗑,直到夜里十一点多了见天下雨了,便匆匆忙忙往回赶。从马洼沟上来,经过坟地时,发现有昏黄的灯光。老孙这人胆子大,从来不信邪,定要看个究竟。当老孙壮着胆走近一看,才知道是母亲和大姐在麦地拾红薯片。当时农村大都是天黑了才分过称红薯,然后各人切(擦)各人的红薯片。母亲为了抽空赶时间帮助乡亲做裁剪缝纫工作,分的红薯和大姐一块切成片,担到麦地里撒开晒干。这天晚上母亲正在缝纫衣服,大姐说下雨了,便和母亲慌忙到坟边麦地里拾红薯片。铁匠老孙见是母亲在拾红薯片,便帮忙拾完红薯片后,担着送回家。铁匠老孙常常跟人们说起这件事,说啥时间送布块母亲啥时间做衣裳,不打一点磕台。当老孙担着红薯片到家时,见我后大哥每人坐个门墩睡着了。老孙对母亲夸道:诶呀,恁家这俩娃子真听话!

关于母亲的往事很多很多,历历在目。为了帮助乡亲缝纫衣服没有休息好,下地回来时从崖头跌下去,腿部骨折。姊妹们围着母亲哭,母亲忍着疼痛劝自己的儿女不要哭、不要着急。村里人去柳泉公社黑沟村请来了骨科村医老李来给母亲看病,半年多时间,母亲慢慢可以下床活动了,就是腿骨接的有点偏......
往事已尘封,并非无影无踪;不曾忘怀的记忆,终究化作意念偶然的插曲。岁月的天空,清凉的风,抽芽的穂,是遇见花开,还是花落?我欲感受岁月静好,却无法将挽留青春重走一遍,今年88岁高龄的母亲头发白了,腰也陀了,走路也慢了!人世间路是远的,山是高的,河是宽的,岂能与母爱相比?走遍天下的路,踏千座山,越过万条河,困难挫折在人生道路上阻拦,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刻服。母亲一直是颗闪亮的星,如伞时刻为我遮风挡雨,似阳光照亮我前进的路,温暖的情感是我实现梦想的美丽,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愿母亲健康平安,幸福快乐!愿天下所有母亲开心长寿!

作者简介:张水章,1998年,获得“建行杯”文学作品荣誉证书。国家安全资格证书。 2000年加入作家协会,至今在报刊电视发稿:新闻258篇,文学稿217篇。 2000年、2001年,连续获得年度宣传荣誉证书、青年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在2007年9月《一拖厂歌》大型征集活动中,参与三百名家作品竞选,进入前20名,获得中国一拖纪念藏品及收藏证书。 2010年,获得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三工”宣传工作荣誉证书。 2014年获得SGS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证书。 我的格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先做人后做事,人品大于能力。 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