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九重阳登高赋

文/屈军强

又逢九九贺重阳,长久长寿祝安康。
九节传说道仙鹤,红叶题诗爱深藏。
秋菊盈园闻芳馨,金蕊姿艳菊酒香。
今朝怀古陶渊明,绿情红袖自轩昂。
登高望远思难尽,悠悠我心秋画长。
避难消灾插茱萸,头戴菊花引吉祥。
祭祖拜亲长安梦,尚德和善启华章。
异乡过节思亲念,岁岁重阳胜春光。
长天燕归观兴替,水底流云逐夕阳。
爱老敬老多助老,古谣吟诵自腾翔。
福寿喜门老者笑,捷报世传百菊黄。

七古.重阳快乐

文/李周省

宁静致远登高望,
福海寿山菊花香。
胸怀若谷天地情,
纳福迎新父母祥。

辛丑九月九(陕西扶风)

重阳节有感

文/牟新宇

飒飒秋雨逢重阳,
笑对人生心宽广。
夕阳彩霞无限好,
老有所依唯健康。

重阳吟

文/田帝

塞外数月衣渐宽,
破帽遮颜脸无欢。
不期重阳今又到,
顾影自怜几时还。

中午参加了县作协,书协,老年大学,县图书馆举办的庆重九雅聚活动,写诗一首:

古稀之年逢重九

文/柏又

银杏金黄美水秋,
七星河畔翔沙鸥。
盛世白发沐厚爱,
太平老弱有搀扶。
垂钓赋诗唱周原,
伏枥舒志思献筹。
载歌载舞重九日,
举步劲朗情悠悠。

岁次辛丑九月九日

重阳感怀

文/边丽萍

整装欲旅布囊羞,且把盛心胸底收。
徒壁题诗云半掩,茅亭占韵月堪留。
风前落帽自翻笑,酒后抒狂乐忘忧。
寒江水里和烟卧,从春平仄敲到秋。

重阳吟

文/成喜良

时令悠乎又重阳,
层林尽染播绿秧
山河依然生碧翠
日月同辉放霞光
黑发不遇难著章
而立欣闻翰墨香
老骥伏枥书远志
夕阳纳祺秉烛忙

静养观河赏波浪
无为听涛织闲网
不求晚归鱼满仓
有欲朝发旭曦亮

2021一10一14(九月九日)

感悟人生

文/何俊峰

草木渐消,月华如练,浩浩秋色直逼窗前,都是净,皆是禅。就在这一刻,人间忽晚,山河已秋。世间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沉静了下来,文者泼墨,词人伤远,流转的是四季,消磨的却是光阴和生命。在这路遥马急的山河间,我们都只是匆匆行客,于时光里的一朝一夕,恍然前行,过流水炊烟,过秋光冬雪。时光无声无息,光阴静若寒蝉,想来,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生命的妙乐之处。自古以来,多少人尚未看够人世风华,生命就悄然到了尽头;多少人尚未体会沧海桑田,江湖就悄然成了远方。

漫漫尘路,看似遥不可及,却只在一瞬间,年华迟暮,春归人老。奔走的旅程里,柴门茅舍,树木清华,梦幻亭台,雕栏曲榭,那些曾经真切经历过的物事,有时候连自己都浑然不知。生命,本该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对于光阴,对于浮沉,所有生命皆若迷离烟火,唯有刹那光景。始终觉得,万千人事,皆讲机缘。缘起之时,我们降临人间,在似水流年里转山转水,遇到一些人、经历一些事,与那些疏疏密密的温暖和美好,或者擦肩而过,或者相伴为邻,或者惊鸿一瞥。

缘灭之时,我们不问归期,转身离去,不管曾有过多少爱恨,从此千山暮雪,再无相见。岁月何其锐利,多少亭台楼阁,多少荣华故念,都成了光阴里飘荡的尘埃,被忽略,亦被尊重。人世浩荡,山河路远,须臾的生命,经不起事态变迁,亦不能解读沧海桑田。或许,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去担心,生命的终点到底在何处何时。做好自己,内心淡定从容,对生活充满热爱。珍重现实当下,在经过的每个晨起暮落,每个烟火深巷,每处风景驿站,静静站定,观天光云影,看日月星辰。若能如此,人生苦短的旅程,便可温暖有情,感动欢喜。

九九喜赋

文/屈军强

喜迎九月九

九九重阳感万千,
丹青霜叶拓新妍。
一杯菊酒味香烈,
百事皆高动笔端。

忆古九月九

点玉浮金花笑颜,
白衣送酒乐文人。
渊涵波静太平曲,
兰秀偕芳勾梦新。

传奇九月九

孟嘉落帽吟诗欢,
俊雅高风古尽传。
琼树瑶林豪气爽,
南山隐士喜开坛。
登高九月九

重九登高远景明,
金华览画伴秋风。
香扶夜月腾真气,
殷盼友亲福寿中。
赋兴九月九

霜叶深秋红色扬,
黄花吐灿气生秀。
谈经习射念重九,
淡醉赋诗国运昌。
怀古九月九

黛色蓝光秋意深,
梦寻高惠品菊丰。
佩符落帽人同喜,
磊落清贞唱大风。

九月九品大千《重阳登高图》

笔墨华滋恋翠峰,
楼台庙宇古松声。
移情尘外论书画,
望月怀人指趣浓。

艺术乱弹

文/屈军强

(一)笔下写什么?写心,写情,写意,写自己的快乐事。古语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书为心画"、"书者,散也"。书家笔下应该有传统的形与意,应该有文化的情与爱,应该有生活的雅与趣。一往情深,诗意盎然,才可以书聚气,以书畅神,以书益康。天地之心,言情书美,让人有了心平气和,不激不厉的愉悦心性。

(二)雅集,是雅士酬唱聚会的一种文化形式,是诗书并茂、茶酒助兴的一种快意人生。"兰亭雅集"美文翰情传世,"虹桥雅集"文学唱怀欢乐。小雅集寓意深远,大雅集美妙体验。今日雅集者挥毫泼墨,佳品共赏,茶香性灵,酒助豪气,追慕古风,游水乐山,看花听歌,聊天吟诗,富有特色。人生如寄,观赏、品美、效善、诗酒、茶艺、尽兴,所以能传而广之,雅集乐于胸怀,颇得天趣,乐哉!美哉!

(三)行书具有"灵动感",行书的路径为"二王--米芾--王铎兼其它。行书创作要把好三关:一是以法为意,写古人的意,得自己的神。二是以创为新,取舍应专致。三是以文化心,以线悦人,以趣夺目。一代有一代的书韵,一笔有一笔的风格,心灵通达者必成。

(四)书法创作之妙,在于勤、悟、气、新、趣,点画超然,神采方能引人。好的书法作品,都会有孙过庭笔意的"时和气润"、王羲之美文的"惠风和畅",更有张旭和黄庭坚的勤奋与真功,字字平中见奇,句句灵动典雅,不知不觉中,让人体味出古人的独特、作者的意念和人生的乐趣,引起崇敬赞叹之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