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逝的西坝小盐庄
戴 官 宝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任何美味佳肴都少不了盐,佳肴中有了盐,才能五味调和。
为了取盐,古蜀国人在很遥远的古代就开凿深井,汲取地下深层的卤水,用地下天然气煮盐,称为井盐。上古华夏先民掌握了从海水中,利用日晒方法制取食盐,称为海盐(又称淮盐)。还有山西汾河的解州(今运城)有用盐池水制盐,称为解盐。青海高原岩湖中,自然析出盐晶,称为岩盐。
在淮安市淮阴区西坝有个村庄叫小盐庄,因为长期的运盐散落地面,形成盐碱地,括盐碱土制盐,称为小盐或苦盐。“小盐庄,家家都有盐卤缸,白天晒,晚上装,畅销四面和八方……”。这首民谣在在淮阴县周边广大的土地上流传了上百年,小盐庄是家家淋卤制盐的专业村庄,早年又叫“坛子庄"。传说古时有善人,见此地到处白骨裸露,恻隐之心闵然怜之,出资购坛深埋于地下,故后人也称为“坛子庄”。小盐庄具体位置,位于西坝和王家营镇中间,现在淮州中学老校区至富豪花园,东北西南走向的一条堤上和向阳南坡下,当时约有几十户人家。另有前庄,从五条路(现富豪花园)向东,沿荷花汪中间小路东头小石桥向北,(现在市一院门诊楼西南角),有前后两排七、八户人家,人们习惯称其为前小盐庄。前小盐庄是一片白茫茫盐碱地,前小盐庄人,祖祖辈辈就在这片盐碱地上,括盐碱土晒盐。 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以后,盐纲改票,西坝盐务开始兴起,西坝繁荣昌盛起来。早先在堤上居住的几户逃荒居民发现道路和码头上到处散落着盐粒,便把这些扫起来带回家,挑选干净的如黄豆大小的盐粒拿到街上卖,不干净的放到水里溶化,淘洗、熬晒后制成小盐。后来聪明的小盐庄人,又发现船舱里有不少散落的盐时间长了化成水。他们就用瓢把盐水舀到大桶里抬回家,放在铁锅里熬或晒,这比路上和码头扫的散落的盐熬晒更方便,产量也更高。一家一天得到的盐少则十来斤,多则二、三十斤,能收入二、三百钱,不但解决了日常生活费用问题,还有结余。有的改善了住房条件,有的添置衣物、家具。小盐庄由此壮大起来,从原来的几户,发展到几十户,遥堤上下住满了人家,每家都留有大片地面好晒盐。自从小盐庄有了名气,百十里外的人,都到小盐庄买小盐。特别是春秋两季腌菜季节,小盐庄的小盐供不应求。
小盐庄人生产的盐,都是自产自销。但盐历来都是政府控制的,个人贩卖私盐是违法的。1931年国民政府颁发了新盐法,西坝盐务稽查局,便借此机会进行检查,发布告不准小盐庄人私自淋卤晒盐。由于小盐庄人多数是逃荒避难来的人家,他们没有田地,没有职业,不生产小盐就没有生活来源。再加上国民政府在人民心中没有任何威信,没人听他那一套,禁盐布告便成了一张废纸。盐务稽查局当然也不是吃素的。第二年,他们组织地痞流氓打手,耀武扬威地开进小盐庄。他们挨家挨户上门捣毁了盐灶、敲坏了盐缸、砸烂了熬盐锅灶,把大片晒盐的盐池填平。可怜小盐庄人,怎能阻挡这些如狼似虎的队伍?稍有反抗锅碗瓢盆都被砸烂外,甚至遭到毒打。小盐庄人遭受了极大的伤害,妇女老人痛哭流涕,多少天家家户户没有了欢笑、没有了炊烟。

从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起,西坝就是盐业重镇,成为淮北盐斤最大集散地。经过近百年发展,西坝己有两万多产业工人,为了生存,他们团结一心,自发组织起来运动,罢工、罢市、集会游行。比如1919年6月,为声援"六三"运动,两万盐工罢工;1922年4月12日,几百名工人,为反对盐业停运,去淮扬道尹公署申诉、请愿;1925年3月29日,万余盐工罢工要求增加工资。1925年6月,共产党早期活动家恽代英先生,受组织委派来到西坝,后中共江苏省委派何孟雄与赵步坤到西坝,在盐工中开展革命活动。以后还有共产党员宋振鼎,受组织委派到西坝小盐庄一带开展活动。1931年国民党颁布新盐法,实行就地征税,食盐改由各地盐场就近运销。经西坝转运的食盐越来越少,逐渐的盐栈倒闭,盐商一个个转移到外地经营,西坝日渐萧条,小盐庄也逐渐失去了生产原料,生产远不如鼎盛时期。盐业历来都是政府控制的,私盐都要受到打压。国民政府公开的捡查,取缔,己经民不聊生,地痞流氓又常去搔扰,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盐场就地征税,河道渐渐不走船了,从盐河到西坝的运盐河道都逐渐淤塞,停泊盐船的港池也种上庄稼。吃水就到庄子南头的南大井取水,每逢干旱年份,还要在井底再向下挖坑才有水,打上来的水质很差、口感苦涩难喝。有民谣为证:"有女不嫁小盐庄,头顶露水脚踩霜"。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33羊9月,经过党组织的动员、发动,小盐庄的200多名妇女,手执小旗上街游行,向国民党淮阴县政府和县党部请愿。万名盐工、市民的游行,码头无法下货,道路不能通行,盐栈大门被堵塞,盐商也难以运营。最后由盐商出面与政府协商,1934年国民党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盐务稽查局不再干涉小盐庄人淋卤晒盐。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小盐庄百姓生活有了改善,年轻力壮的大多去工会拉平板车谋生,再后来土地被征用,年轻人分配进了工厂。后来因城镇改造逐步拆迁,直到鞠通路通了,荷花公园建成了,在现代化城市里,小盐庄几户低矮茅草房,看上去很不协调,最后被征收了,从此整个小盐庄连同西坝古镇一同消失了。
小盐庄人淋卤制盐、抗税抗暴的故事,虽然过去近百年,但它的故事仍在代代相传。
2021.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