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 宋 活 字 神
电视剧《毕昇传奇》
故事梗概
作者/马民权
四十六集电视连续剧《毕昇传奇》是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家为艺术对象,平中见奇地刻画北宋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从出世长大、成家立业走向成熟,矢志不渝“不做匡国安邦良相,甘为兴文济世良工”的人生追求,勇于创新,初创木活字,赴京推行获罪入狱;大赦出狱后仍痴心不改,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大获成功,并锲而不舍地推行自己创造的技术成果,最终钱塘遇害获救重生,大起大落的曲折人生。
该剧以恢宏可证的历史背景和北宋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为烘托,以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生命运概率为比照,紧紧围绕北宋朝大兴文化科技,大力发展雕版印刷和胶泥活字工艺革新的时代风云,对以毕昇为主线的人物众生相,进行匠心独运的刻画塑造,将事件因果关系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情节与种种传奇,进行波澜壮阔的精心铺陈和艺术演绎。

公元982年(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毕昇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雕版印刷世家。5岁开智,耳濡目染生长在承印诗书经史的老毕家印坊里和原草原木原生态,生机无限;野滋野味野风情,风物传奇之人文萦集的大别山山水间。12岁时,与长年在益州(今成都)等地开设印坊分铺,因王小波起义避难回归故里的叔父毕士华相聚,一见如故,穷诘天地,受到叔父满腹经纶的中华古文化的知识熏陶,立志成为象仓颉那样的造字神仙。13岁时,参加秋考,才华横溢,应对如流,技压群芳,获“白衣秀士”之誉。15岁时,为避同龄友肖祥因争爱物而结怨以及和女友恋情纠缠,游学励志,初下钱塘(今杭州)、入汴京(今河南开封),徜徉于名山大川、古寺名观、人文景观之间,开阔了有志少年的心胸和眼界。

公元998年(北宋真宗赵桓咸平元年),17岁的毕昇为送承印经卷到雾云山寺,在庙会上初会山间才女李妙音并相恋,又与肖祥结下争情夺爱之仇,并引起女友兰凤儿与李妙音争风吃醋之风波。次年的春天,毕昇与李妙音再次相聚于雾云山寺,吟诗咏情,情投意合倾心意;谈经论佛,才子佳人结知音。原来,李妙音与毕昇乃双方父母指腹为婚的天成佳偶。为消解肖祥的夺情之劫,19岁的毕昇奉父命西至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下的多云山中武圣宫祈神求卦,拜道家仙长形隐真人为师,择良辰迎娶李妙音。未料,乐极生悲,肖祥为报夺爱之仇,遣仆人纵火洗宅,将承印武圣宫的经书宝卷雕刻版印一火焚烧。情急生智,毕昇巧创木活字,并喜得双胞子毕嘉、毕成,时在公元1000年(真宗赵桓咸平三年)。

公元1004年(真宗景德元年),毕昇的父亲被誉为江淮书法大家、雕印高手的毕士奇因积劳成疾而病疫。大宋朝国书库遭火劫,毕昇奉召戴孝出山,二赴汴京协印国书。次年又喜得双胞毕文、毕荣二子。不幸的是,时任朝中宰辅的伯父毕士安逝。为赶印国书,毕昇在京中八大印坊大力推行木活字印国书,为北宋大兴科技繁荣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1018年,时年37岁的毕昇,因木活字取材不同,天气变化,水浸墨染而变形,木活字版高低不平,导致印坏国书,祸及京中八大印坊,毕昇仗义投案,被判黥面死刑,冬至问斩。绿林英雄袁斗法场断臂救友,宰相寇准及时颁旨赦毕昇死刑,罪囚于沙门岛禁中为锻工,造出单个泥活字“昇”。其间,肖祥父子多次设局陷害毕氏宗族,为避灭门之祸,毕氏族纷纷隐姓埋名,背井离乡。
公元1023年(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乾兴改元天圣,大赦天下,毕昇获赦出狱,三赴汴京。而后,返回故里蕲州府蕲水县东直河乡(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王桂墩村,痴心不改,总结木活字成功经验,吸取木质不同而变形之教训,经过千百次的试验,在六十岁耳顺寿庆之时,发明胶泥活字板印刷术大获成功,时在公元1042年(即宋仁宗庆历二年)。
公元1046年(庆历六年),毕昇二赴钱塘(今杭州)推行泥活字版印刷术,并广收世界各地门徒,在全国各地开设“老毕家印坊”分铺。公元1049年(皇祐元年),毕升之妻佛门弟子、女中才秀李妙音离开了人世。公元1051年(皇祐三年),毕昇被肖祥买通杀手,翻舟遇难于钱塘江中获救,后隐世修道。

公元1052年(北宋仁宗皇祐四年),毕昇四子三孙为其立神主碑,同年北宋文豪、名相范仲淹、沈括之父书画大家沈周先后逝世。 公元1077年(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十年),即毕昇遁世后26年,沈括遭第三次贬职任宣州(今安徽)知州,往访毕昇后裔,并谒陵勘地。公元1090年(宋哲宗赵构元祐元年)即毕昇诞辰108周年、发明木活字90周年,亦毕昇隐世39周年,沈括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撰写《梦溪笔谈》,卷十八载毕昇泥活字版。

《毕昇传奇》的故事情节,离奇跌宕,波澜壮阔。以毕昇为主线,艺术再现北宋杨家将保家卫国,宋真宗伐辽“澶渊之盟”,以及泰山封禅,大印国书大兴科技和宋仁宗即位等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旨在以真实的朝代背景和历史事件,以及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来证实中国就是印刷术的发源地活字版的发明地,“还毕昇一个清白,还历史一个真实”,从历史的高度和人性的厚度,为毕昇这位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活的灵魂输以鲜血,植以灵肉,披以华服,使毕昇这位中华平民英雄以鲜活的荧屏形象,走进今天的世界和时代,走向人类的明天和未来。从而,使世界人民“知我中华、爱我中华”,激发全球华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焕发其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万众一心同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马民权,中共党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生于湖北英山一个农民家庭。在阶级斗争挤压中,磨砺心智;在战天斗地风雨中,锤炼筋骨;在改革开放探索中,奉献青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积累经验;在大别山山水间,陶冶情性;在文学艺术殿堂中,不懈追求。历任英山县人民文化馆副馆长、工人文化宫主任,英山县文联秘书长、副主席、主席,兼任英山毕昇研究组成员、旅游开发顾问、政协英山委员会委员,是湖北省音乐家协会社会活动委员会委员、湖北楹联协会名誉理事、群众文化学会会员,黄冈市文联名誉委员、黄冈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影像》、《旅游天下》主任记者,国家注册高级咨询策划师,城乡小康发展促进中心文化研究员。崇尚:做官,大智若愚;做事,大巧若拙;做人,大雅若俗。从而,读书,观天观地观世界;出门,读山读水读人生;处世,经风经雨经荣辱;做人,任褒任贬任性情。自撰生挽:“宇宙空间,求真求实,探奥搜奇穷学者;自然社会,唯心唯物,点石成金富文人。”一生疯疯颠颠且风风火火,疯疯傻傻也风风光光;忙忙碌碌杂而不专的“万金油”,混迹文坛游走边缘科学的苦行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