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书法)
图片由兰光武老师提供
主编:姚京平

爱
文/兰光武
诵/李华敏
飘香的黄角兰
上中学的时候,有个黄角兰的故事,同学们还记忆犹新。
万二中座落在太白岩下,
相传是李白来过的地方。
校园里还有白岩书院
留下的书香。
校园里有几棵黄角兰
枝杆挺拔。
黄角兰含苞欲放时,
散发出馨香。
同学们下课后围着黄角兰,
赞美仰望。
有个女同学叫小玲,
她望着黄角兰叹息,
“黄角兰好香!”
被旁边有个男同学听见了,
他把玲玲的话记在心上。
这个男同学趁人不备
摘下几朵,
然后悄悄的往小玲的桌里藏。
上课铃响了,
值班老师走进教室
厉声厉色的讲,
谁摘了黄角兰,
我要看看他的模样。
同学们不敢做声,
神色紧张。
老师循香而至,
来到小玲的桌旁。
小玲胆怯怯的说,
我没有藏。
老师揭开课桌面,
把黄角兰高举在手上。
天上掉下个黄角兰,
是谁有这样大的胆量。
一阵沉默后,
一个男同学站起来,
象松树一样挺拔阳刚。
“是我摘的!”
“为什么要摘?”
“黄角兰香!”
“为什么放在这里?”
“小玲象黄角兰一样!”
老师转怒为一笑,
批评几句把他原谅。
这英雄藏花送小玲的一幕,
五十多年了,
同学们还记在心上。

半间土屋做新房
四十多年前,我的同学卢万林和后来当厂长的高帮树结婚了,我和魏少华到那半间土屋去向他们祝福。
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寒夜,
我和少华来到
重庆江北田野上的半间土屋。
在那昏暗的灯光下见到了
万林和帮树。
万林还有同学的稚气,
帮树显得成熟。
万林有话在心头,
帮树幽默风趣善谈吐。
没有张灯结彩,
没有红地毯和花束。
没有鼓乐喧嚣,
没有司仪主持节目。
他们把自己的铺盖抱来,
在这里找到了归宿。
他们简单朴素,
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征途。
“鸟成对,喜成双,
半间草屋做新房”,
外面传来“白毛女”的歌曲。
屋里欢声笑语,
喜气温暖着土屋。
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
他们在高楼大厦绘下宏图。
已是古稀之年了,
他们儿孙满堂多么幸福。
傍晚帮树手牵万林的手
在小区倘佯散步。
帮树贴着万林的耳
说“少喝酒多吃菜,我才爱!”
万林望着帮树微笑着说,
“奋斗了一辈子,
到了这把岁数,
只要每天勾二两就愉快!”
最美不过夕阳红,
帮树牵着万林的手相濡以沫
走向安康,走向未来!。

上璜那个地方
我的同学李开林,是在巫溪县上璜区的卫生所和万代春结婚的,他们的经历可歌可泣。
巫溪上璜是个好地方,
大约在50年前,
这里分来了一个
卫校毕业的姑娘。
象一朵迎春花,
给山区带来了希望。
她那双天使般的圣手,
把多少新的生命接到人间:
她那双回春的妙手,
医治了多少人的创伤。
她叫万代春,
这个名字就能让人眼前一亮。
铁路有个小伙儿叫李开林,
经同学黄秀新的介绍,
到这里来探望。
开林踏实肯干,
在广安小有名望。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他认定了这片红叶,
他看准了这抹霞光。
开林在这里住了两天,
因工作忙要回到铁路上。
代春送到门口,
已是两眼泪汪汪。
说了声“开林再见”,
代春已痛断肝肠。
幸好班车走了,
开林没有赶上。
回到寝室,
见代春哭成泪人,
已晕倒墙旁。
开林赶紧抱起代春呼唤,
“代春代春,开林回来啦!”
代春微微的睁开眼,
两手紧紧地抓住开林不放,
把那颗坚贞的心
贴在开林的胸膛。
就象那嫣去的莲花,
又迎来雨露和阳光。
这一幕只在古书上见过,
这一幕要感动多少铁石心肠。
开林给单位发电寄来证明,
他们马上结婚,
就是没有亲友
来祝贺也要拜堂。
让代春一百个放心,
让代春相信开林是
忠贞不二的好儿郎。

一江春水向东流,
爱情的火焰总会放射出
耀眼的光芒。
那岭上的映山红哟,
映红了峡江映红了上璜。
2021.10.11




作者简介:兰光武 在长江边上长大,当过知青下过乡,后来到铁路上工作。现随女北漂带小外孙,偶有诗文,喜从中来。
主播简介:李华敏,网名淡淡的茶香。现任《五月的鲜花诗歌朗诵艺术团》《世界诗人》《诗意传情诗社》《采菊文苑》《全球诗歌辽社文化网络传媒》多家平台主播。有作品在微刊平台出刊。在市级区级朗诵大赛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