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立言的新收获
——在宝鸡市老科协会员2020至2021年出版著作首发式上的发言
●文/吴万哲

今天,宝鸡市老科协和我们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联合,为常崇信、胡云林等8位作家的新作隆重举行首发式,在这里我代表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向这些作家朋友表示热烈祝贺,并祝贺首发式圆满成功! 宝鸡市老科协是全市老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工作者退休不退志、夕阳岁岁红、大展身手的好舞台,近年在倪宝生会长领导下,老科协工作创新发展,硕果累累,荣获陕西省唯一的地市级全国老科协工作先进单位。近年大力开展老有所为、学术金秋、著书立说活动,许多老同志寄情文字,用散文、小说、诗歌、调查报告、论文等文字,歌咏言志,抒发情怀,谏言献策,论说问题,讲好宝鸡故事,为盛世歌赞,为时代立言,每年都有大量会员多部著作问世,为宝鸡文学文化出版事业书写了精彩而靓丽的一笔。我们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成立于1994年,已有27年光荣历史,汇聚全市各部门、各县(区)260多名会员,是我市散文创作一支重要力量。其中有国家级各类会员15人,省级34人。2018、2019、2020年20多位会员出版个人专著。2018年24位会员获得全国、省、市、县级等各种作品奖70余项;2019年20位会员获得全国、省、市、县级等各种作品奖84项;2020年18位会员获得全国、省级等各种作品奖25项。近年协会紧密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建设实际,开展“作家进校园”、走乡村、企业、县域“文学采风”10余次;“扶贫攻坚”、“文化下乡”8次;召开作品研讨会;扶贫帮困总资金达13万多元;办好公众号《宝鸡散文家》,“讲好宝鸡故事、传递宝鸡好声音”,为宝鸡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连续多年年检“合格”,被宝鸡市老干中心评为先进集体。宝鸡电视台、《宝鸡日报》、宝鸡电台等多次报道。参加这次首发式的常崇信、常春、胡云林、王申明、李明涛、赵智宝、陈文恩、王仓文等8名同志,就是我们的资深会员。今天,他们带来了《叩问宝鸡山水》《追梦之旅》《旮旯湾》《明志集》《西岐戏苑》《缓缓的躬耕》《漆水流韵》等7部作品。

(常崇信宣读“著书立说奉献奖”通报)
《叩问宝鸡山水》作者常崇信、常春,长期供职水利部门,他们历时十个春秋,涉足远山近水,现场踏勘,用心灵叩响了宝鸡山水深秘门径,从不同视角让人知晓宝鸡山水,热爱宝鸡山水。打开此书,就像盛夏吹来一股清凉山风,一缕缕清澈透心的溪水,让宝鸡山水更具有灵性,更具鲜活的生命力。可以说本书是一本宝鸡山水资源的百科全书,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可读性、实用性和文学性,对于发展宝鸡旅游文化事业、进行爱国家、爱家乡教育,是一本难得的乡土教材。 胡云林先生《追梦之旅》全书17万字,分为从农村到城市、改革拼搏之路和回忆与思考三个部分,作者追述了自己一生刻苦求学、勤奋工作和著书立说的全过程。这部书的突出特点是记录翔实,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无论成功还是失误,顺境还是挫折,得意还是尴尬,快乐还是苦闷,都据实而录,不虚美,不避丑,通篇极力颂扬中华民族知恩感恩的传统美德,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亲人、师长、朋友充满着感激之情,对他们的“滴水之恩”,都铭记于心。各个部分全用亲历的事实、事件和故事说话,并渗透着对人世沧桑的深入思考和深刻感悟,生动具体,有血有肉。全书语言流畅,文笔细腻,文采斐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读罢此书,掩卷深思,阅人思已,有一种洗涤心灵、启迪后代、警醒世人、激励无疆、光芒四射的意义。王申明先生《明志集》,60多万字,共收160篇文章,分“调研足迹”“献策真言”“经验荟萃”,言论感悟”“人物写真”“新闻点滴”六个部分。其中最耐读,读后最值得人思考称道的是调研足迹中的40多篇调研文章,涉及我市工业农业、商业企业、文化教育、精准扶贫以及党政建设等方面。细读诸多调查报告,可以看出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凡足迹。本书具有立意新颖,问题精准,调研充实、说理透彻等亮点,结构大雅工巧,语言精彩流畅,清新生动,情感充沛凝重,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国家、社会、事业、工作赤诚热爱的感悟。许多篇什在国家及省市级报刊发表的文章,有多篇被市委上报中共中央办公厅,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跨世纪战略文献》收录,在国家、省委有关会议上交流,起到了资政治世的重要作用。

(协会会员“著书立说奉献奖”作者左起李明涛、王仓文、王申明、陈文恩、胡云林;右一常崇信;右三作者;前排左起支委刘小会、副主席赵莉渭、肖吉萍)
李明涛先生长篇小说《旮旯湾》,是一部散发着浓郁的黄土地风味的“老物件”,讲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陕西关中渭河湾,农村孩子李苍狗目睹了安家落户、知青下乡、征兵参军等不同身份人不一样的生活场景,从八岁上小学到十九岁考大学,历经了半耕半读、回乡务农、当民工当民兵、高考复习等一系列农村生活的故事。全书30万字,40章,每一个章采取版块式结构以主要人物的名字、外号或事件为题目,依次展开,其中的青春血祭理想、爱恨浇铸良知、风土滋养伦理、智慧点燃信念……情节细节描绘引人入胜,故事结构曲折迭荡起伏,人物个性鲜明,反映了农村有志青年不懈的追求与挣拼,表达了对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的感恩情怀。著名文艺评论家常智奇评论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李明涛一直从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小说中汲取动能,其作品接地气,语言生动隽永,文笔独特,充满浓厚的关中地方风味。 赵智宝先生的《西岐戏苑》,是一部介绍从古代到近现代岐山戏曲发展史的著作,特别对清代以来岐山戏曲脉络更为清晰,此书填补了地方戏曲文化的空白,是一部地域性岐山戏曲地方志的大作。本书4篇19章,从民间社团、业余剧团、自乐班、戏曲名家、戏曲创作等诸多方面反映了这一艺术瑰宝,全书40多万字,图文并茂,是呈现在宝鸡大地上的璀璨的文化大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著作。 现年85岁高龄的老作家陈文恩第8本散文集《缓缓的躬耕》,分为“往事追忆”“岁月如歌”“锦言荟萃”三大部分。他的文笔朴实厚重,语言淳朴直率。他用“激扬文字”弘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回放冯俊华的“一石二鸟”》揭露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和险恶;《出头的椽子》颂扬了一个公社书记心系民众、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公仆精神;《他们生活在幸福的海洋里》通过讲述宝鸡市儿童福利院救助、关爱、培养、教育孤残儿童的故事,诠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讴歌了福利院工作人员无私的人间大爱;《让生命在尊严中谢幕》以较长的篇幅记述了殡仪馆工作人员鲜为人知的辛勤劳作;《吾家小史》通过讲述自己的家境和成长故事,揭示了普通百姓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正如评论家谢荣珍所言:“认真拜读他的著作,细细品读书中的一篇篇佳作,我的心灵被一次次震撼。”他用手中的如椽之笔,写世间百态,写官场风云,写百姓生活,写日月春秋,给人们以更多的感动与启迪。王仓文先生的《漆水流韵》,集结了作者多年来发表在各类报刊上的文学作品,涉及散文、诗歌、小说、文学评论、新闻通讯。通览全书,浓郁的乡情久久萦怀,亲切的乡音声声在耳。天然秀美的麟游大山绿浪绵延,淳朴可爱的乡亲辛劳耕作的画面历历在目。我为家乡麟游而自豪,为仓文纯挚的乡情而感动。作者对现实人生充满忧患反思,满怀悲悯对生命意义审视叩问,字里行间荡漾着浓郁诗情。

(协会人员“著书立说奉献奖”六本书籍;左起:王申明、常崇信、李明涛、王仓文、胡云林、陈文恩)
近年,我们协会和市老科协多次联合举办会员作品首发式,对推动我市开展的“书香陈仓”“全民阅读”“学术金秋”和会员“著书立说”活动,起到了积极意义,也对作家作品走向社会、走进读者起到一定推介、宣传作用,在这里衷心感谢市老科协的各位领导,也衷心感谢各位会员的大力支持。 最后,再此向几位作家表示祝贺,向所有参会同志表示感谢,祝愿大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身体健康,快乐生活,同时,写出更多更好的著作,期待来年的又一次聚会! 2021.10.13

作者简介:吴万哲,陕西麟游人。党员,大专文化,高级职称。中国影视文学协会、中国编剧协会、陕西作协、戏剧家协会、编剧协会、文化创意协会会员,宝鸡市文联委员、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主席。有影视及各类文学作品300万字,拍摄电影《秦•火》《吕建江》等5部、电视剧1部、微电影30余部。编剧电影《秦•火》荣获“布鲁塞尔西欧国际电影节”“国际长片单元提名奖”“最佳外语片导演”“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原创外语片剧本”,“温哥华华语电影节”“长片单元现场提名”,“西班牙马德里国际电影节”“剧情长片单元(国际)现场提名”;英模电影《吕建江》荣获新西兰电影金蕨叶奖优秀影片奖、河北省文联“河北文艺贡献奖”、“美丽中国”特别奖、中央政法委第五届平安中国大奖等;微电影《墨宝》《万家酣梦》《追梦》《新生》《生命的托举》《寻根》等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
电话、微信:15891078984
(来源:宝鸡散文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