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重阳,细雨蒙蒙,毛主席那首诗《采桑子·重阳》直接蹦跳出来: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的那种美、劲道、壮观、铺天盖地而来。
一大早,原计划先去看父亲,再去拜会师傅。然而机缘不巧,临时调了课,不仅排满了白天,连同晚上也征用了。万般无奈,赶紧打电话告之,不得不忍痛割爱,更改了行程。
重阳节难道就这样擦肩而过吗?心悬在窗外,没完成的心事,打成了结,结上了霜,怎么也摆渡不到事情的对岸,就那样翻江倒海,夜不能寐,一直到天亮。
晨课一结束,就给老爸打道歉电话,父亲不同于往常,跟孩子似的撒娇说:“他没地方吃饭,一副没人管的委屈模样”,我迅速答应他:“都准备好了,快来,给您补上!”
九月九的酒就这样被搬回到餐桌上,正午的阳光暖暖地从室外洒向房间,一种久违的温度把每一道菜都炒出精品的味道,那首《久别的人》也从他乡回到了故乡。
父亲开心地品尝着特意为他准备的水果,开始夸口他给楼下的李伯说:“女子保准给他弄了好多好吃的,让李伯跟来一起,见证现实。”然后啧啧地表扬我:“看看,做得多吧!他连一道菜也吃不完呀!”我打趣说:“老爸!我允许您打包带走!”老爸心里那个乐啊!
气氛融洽到太阳都喝忘情了,一直照在老爸的身上,让他看上去年轻了四十多岁。虽然是迟到的重阳节,只有我们父女二人,父亲的开心让他的孤独走远,他的释怀让他不再寂寞,也许这就是我们之间最好的相守。仿佛船儿一下子划到了彼岸,就在那一刹那,莲花朵朵开,一时间香气扑鼻而来。
父亲想打个盹,午休,我就给他盖上小薄被,他嫌麻烦不让盖,我说:“在这你就是我家的太上皇,好好享受吧!”随后,我就悄悄地溜达出来,在广场上也晒晒后背,补补钙。
走着,走着,静下心来细细思酎父亲一反常态的背后,父亲诉苦道:“小李的杏林诊所在休假,他最近脾气不好,给我阿姨发火,是因为腰和腿的老伤让他没办法控制情绪,疼地他失声喊叫……”当年铁骨铮铮的硬汉,今天也跟婴儿似的抽搐。
他打算隐瞒我,结果我一个问候电话让他憋不住倾诉的洪水,一下子泛滥横流。就像掉队的士兵找到了冲散的队伍,终于回归了大本营,有了组织的靠山!
正在盘算下一步的棋子时,睡醒的老爸一嗓子把我叫回房间,他第一次拄着拐杖的动作,戳疼了我的心,我善意地跟老父亲商量:“跟我去看中医,要不你儿子回来跟我闹气,批斗我呢!你不给我当个挡箭牌?”他快乐地同意。
三点,我们从川口出发,一路上,我替他解开他跟公共场所的德性PK的误区,作为公民,你只有做好自己的良知,经营好自己的家风,你没有权利要求任何人跟你的道德水准在一条水平线上,那也是一种绑架!父亲终于放下,忍了好几天的那口怨气。
在北关换车的上下途中,又一次感到父亲的不容易,他还坚持不打车的原始节约原则,我只好顺从地跟随,他聊到:“这个地方有十年没来过了,恍惚就在昨日。”感概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他都快九十岁了!
到了兰总的办公室,桌子上摆着整齐划一的尊重规格和被重视的水果与食品。父亲总怕给别人添累赘,连水都很少摄入,不想去牵连别人服侍他。兰院长不仅给他解决内心的恐惧想法还帮他处理了伤痛的根本所在,让他如沐春风,如饮甘霖,从来时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到调理后的一马平川、纵马驰骋。整个人改天换地,脱胎换骨。
归去来兮,难以置信。父亲感觉兰院长跟变魔术似的,不可思议。他自己表示还会再来,兰大夫是神医。父亲好像跋涉千里,只为在途中与兰老师相遇,救他脱离苦海,让他远离折磨。喜悦之情,难以用语言表达!父亲释怀的笑容一下子回到了他年轻时生龙活虎的状态。
树上成群的报喜鸟的鸣叫声,又把我带回到当年龙腾虎跃的父亲下班回到家的场景。我们兄妹五个就像这一群小鸟一样围着父亲叽叽喳喳,接帽子的接帽子,拉衣服的拉衣服,递毛巾的递毛巾,给父亲打裤脚灰的打裤脚灰,倒水的倒水,只有母亲去端饭、摆菜。
那年、那月,此时、此刻,情景再现,忍不住,泪眼婆娑,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十九年了,子欲养而亲不待。今天又逢重阳,母亲连续缺席十九年的节日,茶寿的父亲也孤独了十九年的节日,脑袋里翻滚着《长津湖》里的一句台词:“如果我们这一代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心里全是对自己没有给父亲晚年更好的生活待遇的自责。
目送父亲下车的背影,让我深深体会了李清照的《醉花阴》里的心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此生有幸,得遇医术高明、手法精湛、医德高尚、人品若兰,有君子之香的兰大夫,救我父亲于水深火热,解我身痛心疼的医生,渡我抵达人生海阔江天的另一岸,让这个补来的重阳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知道重阳是一道分水岭,我能感觉到远在塞外的娴儿还在夜阑卧听风雨声,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边关生活,闺蜜娟儿在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的大散关,而我也将面对瀚海栏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冬天。
此去山高路远,此去黑云压城城欲摧,雪拥蓝关马不前。举杯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都只是这条路上的一个点,一页插图,于谦有《石灰吟》以明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只想给女儿留下一个点赞的背影!
郑板桥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砺仍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一直是我心中坚持下去的动力!
李峤的作品《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杆斜。把风有的气魄,都泼墨地如此荡气回肠,让我如何不仰望?如何不生敬畏之心?
而今天,面对重阳,师傅唯愿我历尽千帆,不染岁月风尘,归来仍是少年。 愿此去繁华似锦,再相逢,依然如故,青春不散场。愿乘风归去来兮,繁花片片落满地。在每一个节日回眸都是时光清浅,岁月嫣然。
重阳,我能否用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楚丰华
2021.10. 16
03:09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