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村雨夜
(散文)
王义书
“嘎——嘣”一道闪电劈开了无边夜幕,可怕的惊雷紧接着就滚了过来。似乎要把整个世界生吞活剥。
山脚下,那座破庙改的小学校摇摇欲坠。
声声沙哑的哭喊牵人心肺。
寻声而去。原来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正板着窗棂把妈妈呼唤。
“好乖乖,莫哭,告诉伯伯,妈妈干啥去了?”
她停住了呜咽,怀着“敌意”的目光审视着我这个“外星人”。
“听话,妈妈一会儿就会回来的。”我抚摸着她那拨浪鼓似的头。
作为新上任的镇党委书记,我第一次来到这所属于自己管辖范围之内的山村小学,又碰上了这么个进退两难的场景,也只好让“安慰药”显圣。

从小女孩那半半拉拉的回话中,渐渐地,我知道了。她的妈妈是小学唯一的公办老师兼校长、班主任。她的爸爸在老远老远的南疆当兵,她的爷爷奶奶在老远老远的北国边城,且患有老年综合症。
谈着谈着,小女孩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脸上,还挂着几颗晶莹的泪花。
我掏出自己崭新的手绢,轻轻地、轻轻地为小女孩擦掉了那几粒委屈、那几分渴盼的眼泪。然后,透过雨帘,慢慢地审视开了这所操场上茅草丛生,教室里四壁透风的山村小学,心中不觉隐隐作痛。

是啊!解放这么多年了,报纸上吹的,喇叭里喊的都到哪里去了/?!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豪言壮语何年何月才能在小村兑现?
朦胧中,一个湿淋淋的身影已经站到了我的眼前。哦,小女孩的妈妈回来了。一把褪了色的花伞下,血水从女教师那“不太年轻”的脸上慢慢地滴了下来。
原来,她在送瘫痪学生回家的路上不慎摔倒,差一点没有跌下悬崖。
说话之间,女教师已经用颤抖的手打开了那扇锁着的门。啊,小女孩脸色苍白,嘴唇儿发紫,眼睛吊了起来。
顿时,我和女教师的四只眼睛全部变成了惊叹------

目送着送走小女孩的救护车,我那两汪从来不愿轻弹的男儿泪滚落了下来,带着深深的歉意。
啊,人民教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山村女教师形象渐渐地定格在了山村雨幕中-----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巨幅墙体标语在闪电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格外刺眼。
于是,我撑开雨伞直奔镇卫生院而来。渴望为山乡老百姓撑起一片蓝天。

作者简介
王义书(王意书),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省作协、省音协、省书协会员(九级),石家庄市音协音乐文学(歌词)学会副主席。元氏作协、民协副主席秘书长。歌词曾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协奖、省委宣传部文明办奖。诗歌曾获省文艺振兴奖。故事或报告文学曾获市委一等奖。长篇纪实公开出版两部,被中国作协《作家文摘》选登一章。

诵读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