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十赋重阳①
王友全
一赋重阳文化长,起源春秋汉弘扬。②
敬孝老人好传统,吃糕饮酒赏菊忙。
二赋重阳好风光,秋高气爽雁南翔。
红枫多情寄相思,丹桂出墙送馨香。
三赋重阳收割忙,硕果累累稻谷黄。
金秋自古丰收季,天道酬勤喜洋洋。
四赋重阳菊花放,敢傲霜雪志坚强。
自洁不怕蜂蝶远,他花落去我花昂。
五赋重阳茱萸棒,驱疫避邪保安康。
只要茱萸插头饰,来年一定无病恙。
六赋重阳菊糕飨,九层五色石榴镶。
枣栗银杏松子馅,吃了它后再无香。③
七赋重阳登高望,遥见牛郎织女忙。
等到银河高铁通,朝夕相伴美鸳鸯。
八赋重阳思故乡,明月婵娟添惆怅。④
游子多少心酸泪,笑说他乡是故乡。
九赋重阳也彷徨,四十余载苦奔忙。
戎边虽有封候梦,未能锦衣见爹娘。
十赋重阳玄妙藏,重九寓意长更长。
中华民族正复兴,重阳就是强上强。⑤
2021.10.14
①注:重阳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据《重阳由来》记载:九是单数中的最大数。古人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同时,根据活动内容,或习俗,还称为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女儿节、祭祖节、敬老节、老年节等。
②注:重阳文化即重阳节的祭祖、 敬老等感恩文化。重阳节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九月初九这天成为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到了唐代被正式定名为重阳节,沿袭至今。2012年12月28日,我国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③注:吃了它后再无香,指吃了重阳菊糕后,就觉得再没有其他糕点能比得上它的香了。
④注:明月婵娟添惆怅,即一想起李太白的“举杯敬明月”和苏东坡的“千里共婵娟”,就愁上心头。
⑤注:据《重阳由来》记载:九是单数中的最大数。古人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同时,又因“九九”与“久久”同音,寓长久长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