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网(王爱民 李西锋 通讯员 陈明鑫)临近重阳,瀍河区五股路街道的“红色驿站”热闹非常。69岁的居民李普香感慨万千:“五股路街道是铁路系统办公及职工生活区域,地狭人稠,退休的老人找不到像样的活动场所。不过现在好了,‘红色驿站’为我们提供了读书学习的好去处,还有免费的图书、饮水机、微波炉、冰箱、共享伞、充电宝,街坊邻居都很喜欢这里。”
沿着瀍涧大道向东出发,距离“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1公里路程,就能看到五股路街道的“红色驿站”。这里是67岁居民王明吉的日常“打卡地”,唱歌跳舞、诗歌朗诵、剪纸绘画,退休后重拾兴趣爱好,“红色驿站”成了她的“快乐驿站”。
门外车水马龙,室内干净温馨。驿站不大,功能齐全。内设志愿服务站、党群议事厅、综合空间(党建书屋、休闲区)、未成年人活动室、“瀍涧大道精神”展厅、榜样长廊、健康加油站、李延风宣讲工作室、墨苑(书画室)等多个功能空间。
“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洛阳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洛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事关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要深化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五股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辉介绍,“红色驿站”是街道按照瀍河区委党建工作部署,精心打造的党群综合活动中心,通过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兴趣文化活动将群众“聚起来”;坚持人民至上,树牢共享发展理念,发挥“红引擎”党建联盟作用,联合辖区洛阳机务段、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洛阳铁路公安处等联盟成员单位,为居民提供医疗健康、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让群众的心“暖起来”;依托“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依托李延风宣讲工作室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讲活动,架起党群“连心桥”,让基层党建“强起来”,打造具有五股路特色的红色党建品牌。
“红色驿站”汇聚“红色能量”,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在“红色驿站”党群议事厅,记者了解到,群众提出的“‘红色驿站’在假期开放”等建议已落实。五股路街道将“红色驿站”纳入党员干部节假日值班范围,全年365天不间断正常开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红色志愿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据悉,自去年7月投用以来,“红色驿站”已组织开展理论宣讲、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剪纸合唱等文体活动、未成年主题教育、读书沙龙等活动223场,开展城市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58次,普法教育讲座、健康义诊等公益项目服务近800人次,“红色驿站”平台作用逐步彰显,这里正在成为党员群众的“幸福驿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