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推介
十月,秋深深、念濛濛
张冬平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当心事还挂在红叶上随风摇曳,带着寒意的黄菊,就在漫山遍野的田头地角,吐出一缕缕让人不寒而栗的霜气。远处白云澄澈如雪渺茫茫,近处风卷残叶秋惆怅。一瓣瓣飘落的思念,被冷雨砸成一地零乱的秋。随着风声鹤唳,鬓角上染白的沧桑,沿着始终挂在心坎上的遗恨,万头千绪,千绪万头,一齐飘向十月,深深的秋......

(那千头万绪汇成深深的秋……)饶文柏摄
一种思念,刻骨铭心,一种念叨,总让人难忘。天到了这个年岁,才知道岁月的薄凉;人到了这个年龄,才懂得母恩如山。生活中那些点点滴滴的曾经,生命里那些微不足道的过往,总是缠绕心头,怎么也挥之不去。也许,人生就是这样,与父母长久厮守在一起时,觉得一切是那么淡然乏味,甚至还嫌父母嘴碎,爱唠叨,可一旦失去了,才觉得原来有父母的日子,却是那样的珍贵。
“天冷了,别忘了加衣”,每到这个季节,无论我在乡下田间地头劳作,还是在海角天涯打工奔忙。这句土得掉渣的嘱咐,总是跟随着我形影不离。曾几何时,当我听到这句话,总是心不在焉地唉唉哦哦,或皱着眉头,不耐烦地岔开话题。俗话说“娘肚里十个崽,崽肚里没个娘”,这话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天下母子的情结。随着年龄的拉长,经历的增长,我才渐渐懂得母爱的伟大,母恩的浩荡。以致心中对母亲的愧疚感与日俱增。母爱无声,到这时才能够浅浅领略和深深感悟。这时想起来,真是追悔恨难当,泪如泉水涌。

(渐渐懂得母恩的浩荡……)曾向阳摄
如今秋已深深,重阳又临,遥望苍茫的秋色,看菊花开遍原野,赏秋意桂花纷纷。在诗人王维的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下,更增添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重重牵挂。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又一次把我重重地扔进泪河里。现今祖国强大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一天,看到许多人带着大包小包的情感赶往故里与父母分享,秋阳中听到别家院落母子爽朗的笑声。我也驱车回到故乡,打开门像往日一样连呼妈妈,可空荡荡的屋子,却没有一声回音,望着站在墙上的娘,此时此刻,心犹如千万把锋刃在不停地搅动一样,泪在脸上流,血在心中滴。娘亲啊,你听得到我的呼唤吗?哪怕你只应一句也好,或咳一声也罢。可你却那么绝情绝意,冷冷地站在墙上,看着我撕心裂肺地哭喊……

一眨眼光阴熟了,一瞬间世纪老了。如今,我也鬓角挂霜,感受到了桂花跌落尘埃时的疼痛,听得到菊花绽在冷霜里的呻吟声。在长长的一生里,别的什么我都不在乎,唯有母亲的一言一行,总是在我眼前晃荡。在那个没有父亲呵护的贫苦年代里,您用单瘦的肩膀,扛起了风雨飘摇的家,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四姊妹拉扯成人。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冻着,热了为我们搧风,冷了给我们添衣。我多次听大姐说,冬天里我们冷得发抖时,您甚至把父亲遗下的血衣,含泪洗了又浆,浆了又洗,缝缝补补地呵护我们过冬。吃饭时为了让我们姊妹吃饱,常说在外面别人家吃了。却转过身,把我们用过的饭碗偷舔。这一切的一切,怎不教我们肝肠寸断呀妈妈,我的亲娘……
看着布满蛛网的屋子,凝视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呆呆地靠近那页熟悉的小窗,看着雨滴划在玻璃上的泪痕,听着窗外雨打芭蕉的呻吟,一滴,一滴,沉重得如跋涉在泥地上的脚步。我太熟悉这声音了,那年重阳后的一个深夜,您说很冷,我紧紧地把您抱在怀里,看着您安详地蜷缩在我的臂弯里,叹声气静静地走了,永远地走了,再也不理我们姊妹们的呼唤了。那雨曾狠狠地敲在窗户上,淋湿了我脆弱的心,那雨曾滴答滴答地滴在您出行的黑黑棺椁上,仿佛王母娘娘迎接您的奏乐,又仿佛是我们姊妹别你时伤心泪滴……

没有风的忧伤,只有雨的相伴,秋意的心绪带着伤痕的情感,在这寒寒的季节里流淌。生命中,只有一种爱是安静的,是无求的,虽然不言不语,虽然是那么朴实无华,却是完全无怨无悔的给予,那就是父母给予子女的崇高和伟大的爱!希望拙文,能在这金钱至上的浮躁社会里,让每一位为人子女者,在父母有生之年,多一点照顾,多一点陪伴……
轻音乐:钢琴曲《秋日私语》-理查德 克莱德曼
拓展阅读-点击下面文字打开链接:
夏启平陈阳梅《挑风担雨追文梦-记农民作家张冬平》
[张冬平简介]
张冬平,笔名雪海无垠。湖南省邵阳县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协会会员,邵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蝴蝶》朗诵平台签约作家。已在《湖南日报》等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100万余字,并多次获奖。出版诗集两本,与人合集一本,长篇小说一部。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