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以来,持续强降雨导致乌马河象峪河清徐段多处出现险情,洪水淹没村庄和农田,致使1.5万余人受灾、数万亩良田淹没、大量民房进水。灾情发生后,省市县三级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开展灾区群众转移和安置工作,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奔赴受灾村庄开展工作。社会各界纷纷伸出友爱之手,踊跃捐款捐物,为受灾同胞奉献爱心。广大村民不等不靠,团结一致,积极投身生产自救工作当中,谱写了一曲“心手相连,重筑美好家园”的动人歌曲。
10月11日上午,受灾较重的孟封镇闫家营村,在洪水没过庄稼的堤坝上,当发现洪水倒灌农田、水位继续上涨的情况后,村民们的第一反应是一定要采取措施,制止倒灌洪水再次流入村庄。他们不等不靠、不埋怨、不拖延,第一时间想办法弄来水泥袋、化肥袋,扛着铁锹、拎着锄把来到堤坝,自发组织成一支龙形队伍,挖土的挖土、灌袋的灌袋、加固的加固,热火朝天开始生产自救。长长的队伍中有年迈的老人,有哺乳期的妇女,有在外工作得知受灾后专门回家的游子。“天灾人祸没办法,庄稼都淹死了,但我们一定得想办法保住自己的房子。”一位老人边撑着水泥口袋边说。据老人介绍,自己和老伴都已年近七十,洪水来临时,自己家里进了近一米深的水,洪水将儿子结婚买来的电器、衣服等全都泡在水中,自己和老伴住的大掀盖双人床也进了水,床底放着的毛毯、被褥、衣服鞋子等物全部遭殃。
旁边一位在外地工作的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男子穿着高高的雨靴正在卖力地挖起脚底的污泥往袋子里装,听村民们介绍,这几日,他是专门请假回来在家乡抗洪救灾的。这位男子含着热泪说道:“千里游子一线牵,这条线就是我的家乡。无论走再远,我的根在这里,家在这里,人的一辈子丢什么也也不能丢了根,不能丢了生我养我的家!”

堤坝的对面,一群身穿橘色马甲的队伍正在开着铲车忙碌,他们来自县应急救援队和东湖街道民兵应急排、柳杜民兵应急排。11日上午,接到闫家营村又有堤坝决口的通知,这三支队伍火速奔赴现场,一进现场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丈量、砍树、挖土、筑坝……由于水流湍急、空间狭窄、人员有限,给筑坝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队员们不畏艰险、争先恐后冲到危险前沿,他们用砍来的树木打桩,又把铲车挖来的泥土灌成一个个沙袋,肩扛手抬一袋一袋搬运到决口处。由于堤坝窄险且高低不平,穿着雨鞋的队员们小心翼翼地踉跄穿梭,没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中午时分,队员们坐在草丛中吃着盒饭,有的队员感觉太劳累,就席地而卧,用矿泉水瓶当枕头,水泥袋子当被子,稍微打个盹,马上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吃饭了没?这里有刚做好的油泼面,来一碗吧?”中午一点多,村内一处空地上,徐沟贾记灌肠的工作人员热火朝天忙碌着,和面的和面、抻面的抻面、做调料的做调料,整个场面忙而有序。“本来上午就想过来,结果走错路,耽误了时间,没能赶上12点之前过来。”一名工作人员歉疚地说。得知孟封镇多个村子受灾后,贾记灌肠的员工们心里十分难过,他们决定用实际行动帮助受灾村民和救援队伍。“我们也想过捐钱捐物,但感觉不如带点食材现场给大家做饭来得实在,你想,能在现场吃点刚出锅的热腾腾的面条,怎么着也比啃干粮吃盒饭舒服。”

一个小小举动温暖全村人民,一个细微决定感动救援队伍,大家吃着热乎乎的饭菜,心里温暖了,心情舒畅了,身上感觉更有劲了,救援工作开展的更顺利了,未来的日子也更有盼头了。来源:清徐融媒体中心 常映红
